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结肠功能紊乱(diabetic colonic functional disorder)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临床上可见便秘、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严重的便秘和腹泻常是病情恶化的诱因。对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者占75%,主要症状为呕吐、便秘、腹泻、大便失禁。我们总结近3年来糖尿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探糖尿病继发性胃肠病的发病情况、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1~8年诊治随访的1739例糖尿病人中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病例,就其中符合诊断依据的80例的临床资料,从诊断依据、发病机理、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80例糖尿病中继发性胃轻瘫32例,占40%;继发慢性便秘26例,占32.5%;继发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22例,占27.5%。结论糖尿病继发性胃肠病在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者中发生率颇高。其机理主要为长期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导致内脏自主神经受损及合并微小血管病变进而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诊断依据应考虑原发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排除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其他疾病。治疗应以坚持糖尿病规则治疗,有效控制高血糖为基础,辅以相应对因对症疗法。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症状与糖尿病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因糖尿病住院患的胃肠道症状观察,了解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特点。方法:收集1986年1月-1997年4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74例糖尿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结果:224例糖尿病患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胃肠道症状,以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为主。I型糖尿病患胃肠道症状与疾病病程无关,2型糖尿病患病程与胃肠道症状发生成正比。有胃肠道症状组空腹血糖显高于无症状组,而糖化血红蛋白水乎在两组无差异。有胃肠道症状组糖尿病患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高于无症状组患。结论:33.2%糖尿病患存在胃肠道症状,以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为主,1型糖尿病、病程长于10年、空腹血糖高及存在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患胃肠道症状发生几率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一种,临床上以顽固性腹泻,水样便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有时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肠病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顽固性腹泻多发生于糖尿病未能严格控制的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临床除口渴、消瘦、饥饿、舌红苔光等症状外,以顽固性腹泻、水样便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为特点,腹泻以夜间或晨起最著,故祖国医学称之为“五更泻”。我院自88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并发顽固性腹泻8例,均用四神丸加减治疗,基本治愈。现将治疗用药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对近3年来收治的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7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以典型糖尿病症状就诊者占1772%,以各种慢性并发症或伴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者占7975%。主要表现为:大血管病变2858%、神经病变2222%、感染1746%、头晕1270%、微血管病变794%、腰痛476%、腹泻317%。治疗前空腹血糖78~346mmol/L,平均1433±881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30~89mmol/L,平均601±149mmol/L。认为对Ⅱ型糖尿病应提高警惕,凡遇与Ⅱ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外伤后感染长时间不愈;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胆结石;脑血管意外,无症状心肌缺血;视力障碍;长时间腹泻,或以顽固性腹泻,水样便或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常规无异常等;应想到Ⅱ型糖尿病之可能,并作相应检查,以防漏诊,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1],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稀便或硬结便)等临床表现的症状群^[2],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的身心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占胃肠门诊的25%-50%。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腹泻为主型、便秘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类型。笔者采用行气导滞法治疗便秘为主型IB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与排便有关的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证的功能性肠病。往往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与大便性状异常.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本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的30%~50%。根据临床主导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多见。西药多用解痉药、止泻药、导泻药、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缺点。根据主症的不同,本病应归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范畴。在临床中,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死亡率,已在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居第三位。糖尿病的心、脑、肾、眼并发症较严重,并研究较多。但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胃肠并发症亦颇为多见,糖尿病病人出现胃肠道症状者高达75%,糖尿病性胃轻瘫(disbetic gastroparesis,DGP)主要症状为呕吐、便秘、腹泻、大便失禁。该并发症不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糖尿病的有效控制,故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96倒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作诱因,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给与心理学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口服洛哌丁胺,有明确诱因者针对诱因口服洛哌丁胺1~2次,2mg/次,无明确诱因者腹部前驱症状出现时口服洛哌丁胺1~2次,2mg/次,症状复发时重复上述给药方法。结果 有明确诱因者占65.7%(63/96),诱因以饮食因素、受凉、精神因素为主;临床表现除腹泻外伴有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感者占64.6%(62/96),伴焦虑和(或)抑郁者占26.0%(25/96);单用心理学治疗有效率14.6%(14/96),其他患者加用洛哌丁胺治疗有效率100%,洛哌丁胺副作用为便秘,发生率9.8%(8/82)。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有明确诱因,治疗上应重视心理学治疗,洛哌丁胺按需给药疗效满意,可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15%。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以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住180例癌症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法,针对其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以减轻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腹泻病,从病原病因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感染了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引起来的,称为感染性腹泻;另一类,是由于消化不良、腹部寒凉、使用药物或其它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等病因出现的腹泻,称为非感染性腹泻。据天津市各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患者就诊观察,感染性腹泻是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类,占腹泻就诊人数的82%,非感染性腹泻占18%。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痛,且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而且在腹泻或排气后,其腹痛的症状会很快缓解。有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在腹痛缓解后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症状,如焦虑、紧张、失眠、神经过敏等;部分该病患者还可出现体质欠佳的状况。目前,  相似文献   

16.
1.便秘的概念: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在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现,健康人的排便习惯有明显的不同。90%的健康人排便次数每天3次到每3天一次之间。其中每天1次的占60%,每天2~3次者占30%,每天2~3次者10%,排出的大便应软而成形,便柱长,可盘曲2~3圈以上,大便太稀而不成形,太干而排出不顺利。便柱短,甚至硬如羊粪样均为不正常。故便秘指排便过程的不顺利包括:①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②排便困难、伴随着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坠胀,便不尽感或需手法帮助排便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捏脊疗法在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应用,并探讨其相关原理。方法将120例慢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外另外再采用捏脊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便血、消化不良、便秘、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共有25例便血,22例消化不良,16例腹泻,13例腹痛,8例便秘。经治疗后症状消失46例,改善17例,无变化或加重21例。而治疗组中,共有28例便血,21例消化不良,17例腹痛,14例腹泻,6例便秘。经治疗后症状消失72例、改善11例、无变化或加重3例。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改善率(96.51%)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捏脊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相关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为糖尿病腹泻与糖尿病便秘,有时两者交替出现,其发病率约为10%~20%。本文将对糖尿病腹泻与糖尿病便秘分别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改变多见于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有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和阳痿。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血压节律的变化与正常人相反,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约50%糖尿病患者于夜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升高。为了降低糖尿病神经病(DNP)患者因血压节律变异致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现对56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昼夜与卧立位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改变多见于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有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腹泻、便秘、排尿障碍和阳痿。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血压节律的变化与正常人相反,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约50%糖尿病患者于夜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升高。为了降低糖尿病神经病(DNP)患者因血压节律变异致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笔者对43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昼夜与卧立位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