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活血化瘀法为主结合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病患者5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血脂(TC、TG)、血粘度指标(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显效33例,占66%;有效13例,占2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3.
4.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常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2):42-42
糖尿病瘀血证是近年糖尿病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临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血管神经并发症已取得显著效果。本人就糖尿病瘀血证的病机、瘀血证存在的客观依据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多以“阴虚燥热,气阴两伤”为主,古籍中虽有“血渴”的记载,但尚未有以瘀论治本病者。气阴两伤必然导致瘀血内阻,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致瘀血。津血同源,阴血燥热,煎熬津液,津亏液少,不能载血畅行亦可致瘀血,瘀血阻滞经络,又见变症百出。可见瘀血是糖尿病日久的必然产物,又是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致病因素。笔者通… 相似文献
5.
6.
正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在没有抗高血压药物或措施的干预下,血压持续升高,三次以上非同日、坐位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达到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治疗上西医多着重降压,减轻靶器官损害,但有时症状缓解并不理想,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也困扰着患者。 相似文献
7.
痔疮为临床常见病,常于肛管、直肠末端黏膜、肛门边缘皮下这几个部位的静脉丛发病,主要表现为静脉丛曲张、扩大成为柔软的团状,或肛门部位静脉破裂,形成血液瘀滞型血栓,以及肛门边缘皱襞皮肤出现肥大、增生或发炎病变。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血瘀是糖尿病肾病进展至ERSD(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治疗对逆转病情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系列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对该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并能通过多渠道发挥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趋于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据统计约30%~40%糖尿病患者发展为DN[1],DN初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逐渐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伴有血压升高及肾功能衰退,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ERSD)的发生。在我国古代中医病名里,糖尿病肾病并无相对应的病名,而是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归纳于消渴、 相似文献
10.
<正>中风源自《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几种。中风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病之首,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致病特点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历来研究中医的重点病种之一。中风尤以缺血性中风最为多见,究其原因,通过对中风古今中外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从《内经》时代内虚邪中的外风论,发展为金元时代的内风论,金元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依据各自的诊病思想,提出心火暴甚正气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采用体内电刺激血栓形成法,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能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FMCL(60mg/kg、30mg/kg)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能明显延长电刺激所致的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时间,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山楂叶总黄酮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使脑组织的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12.
<正>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性常见病,应用5a-还原酶抑制剂和生长因子抑制剂有一定疗效,但价格昂贵,且有一定副作用,影响临床使用。因此为了寻找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探讨BPH是否存在内皮功能损害,活血化瘀法是否能改善BP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我们对136例BPH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生活工作压力的增高,患失眠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也是临床医师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恩师刘艳骄博士从事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数十载,是最早提出建立中医基础医学学科体系、最早提出建立中医睡眠医学学科之人,从事睡眠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25年,提出了中医睡眠医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及具体 相似文献
14.
介绍姚淮芳教授临床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经验。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以阵发性胸部闷痛为主症,主要病位在心,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病核心病机为心脉痹阻。本虚指脏腑阴、阳、气、血亏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临床治疗胸痹应标本兼顾,治标实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运用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浊、温阳通脉之法,久病必瘀活血通脉法应全程应用,治病必求于本,治胸痹本虚应考虑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之虚,辨证运用益气、补血、滋阴、养阳等方法。虽然临床胸痹证型繁杂,但以阳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者居多,姚淮芳教授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频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人随机分为2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破血化瘀抗栓药物,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小板膜蛋白颗粒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破瘀抗栓颗粒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者的血液粘、浓、凝、聚状态,可做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影响血液流变学的活血化瘀中药药物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中药药物研究的方法,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以宏观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为分类项目,阐述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的作用,如影响血液粘度的中药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中药药物,抗血栓形成的中药药物等,中药药物的单味药和复方药对于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细胞流变学指标均具有广泛的作用,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单味药或复方对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具有作用,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可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细胞血液流变学、分子血液流变学水平研究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发现中药有效单体及有效成分,或组成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发挥中药复方的优势与特点,提高活血化瘀中药的流变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中药药物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
<正>毒邪为风湿病的重要病因,分为外侵毒邪和内生毒邪,毒邪可导致血瘀,血瘀日久可内生毒邪,毒瘀互结是风湿病中的毒邪致病的病理关键。所以解毒祛瘀法可贯穿风湿病疾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