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实验室技术的进步,为准确鉴别病毒性疾病提供了条件,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日益增多。过去被认为原因不明的所谓孤立性心肌炎或斐特拉氏心肌炎,经过近年的研究,认为即系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在自然人口中的死亡率,每年均为0.4/10万人口。有人对平素健康而遭意外死亡者的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肌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心肌炎疑似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肌炎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80例心肌炎疑似患者中,55例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心肌炎,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68%和77%,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2%。结论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心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尽管近年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但目前还有特效疗法。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来的病毒性心肌炎采用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及肌注辅酶Q_(10)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0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心肌炎X线诊断资料尚少见。我们以灵敏度较高之电计波与X线记波对比研究二者对心肌炎之诊断价值,观察心室壁异常运动出现之频度,类型及性质,以求对心肌炎之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主要讨论电计波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结果。一、一般材料分析对根据目前条件临床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闫党占 《北方药学》2015,(8):149-149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共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疾病。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初步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与基因的易感性和体内多种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就这方面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83例临床心肌炎患者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者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健康志愿者不予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增高。经连续2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肌炎患者ICTP和PIIINP血清浓度均下降,其中ICTP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疗效可靠,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干预胶原代谢,抑制胶原过度增生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较常见的心肌疾病 ,也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心肌炎研究较多并受到高度重视[1] 。作为临床医生 ,对心肌炎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1 病因许多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世界卫生组织监测研究报告显示 ,柯萨奇病毒在人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例中 ,2 0 %为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 36 0 / 10万 ,病死率为8% [5] 。2 发病机制病毒进入咽部大量繁殖后进入血中引起病毒血症。由血流进入心脏毛细血管侵入心肌纤维繁…  相似文献   

8.
刘爽  刘晓雷  张涛 《北方药学》2006,3(1):46-48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和因子的改变作了总结,并讨论病毒性心肌炎在中、西医治疗领域中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然而对该疾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目前多采取综合、支持治疗。随着心内膜心肌活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分子杂交等技术在心脏病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病毒性心肌炎可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这一观点已被肯定。因而人们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更加重视,众多研究人员致力于良效抗心肌炎药物的探索。1 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伴有脑症状及异常脑电图,其发生机制尚未明了。我们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明显增加,提示 LPO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则旨在同时检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血浆及脑脊液中 LPO 含量的变化,以探讨 LPO 与脑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凡具有脑症状病人脑脊液中 LPO 均明显增加(P<0.01)。说明 LPO 在脑症状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脑症状出现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报道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有所上升,但重症病例较少,大多数为轻型病例。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生死亡,家长非常担心感冒后引发病毒性心肌炎,长期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心肌炎,甚至其他更严重的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心肌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等检查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心肌炎疾病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潘红星 《中国医药》2009,4(11):853-855
目的探讨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方法对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巴塔地区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所有诊治的恶性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者作为并发心肌炎组,未并发心肌炎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及种族以1:1相互配对(配对者年龄差≤3),调查分析肥胖与吸烟是否为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对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AS9.1.3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者患恶性疟时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危险性比非肥胖者大(P=0.0271,比数比=3.5,95%可信区间1.152~10.633)。吸烟者未被入选回归模型。结论患恶性疟的肥胖患者易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应及早采取干预性防治措施并慎用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抗疟药物。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患恶性疟时并发心肌炎的危险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83例临床心肌炎患与20例健康志愿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健康志愿不予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结果 心肌炎患血清胶原前肽水平较健康志愿明显增高。经连续2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肌炎患ICTP和PⅢNP血清浓度均下降,其中ICTP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疗效可靠,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干预胶原代谢,抑制胶原过度增生而改善患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赵芳 《医药世界》2010,(9):1109-111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经治疗49例痊愈,1例转为慢性,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重症可致死亡,应及时治疗,加强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知识普及,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研究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磷酸肌酸钠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 Tn I、CK及CK-MB)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 Tn I、CK及CK-M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较好,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齐建立 《河北医药》1999,21(1):32-33
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至今尚无十分有效的措施。现将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曾经验性地应用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经研究动物模型证示,疾病早期使用吲哚美辛、水杨酸钠、布洛芬会加重病情;后期应用未加重病变,但也...  相似文献   

18.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毒性心肌炎系指病毒感染机体后,侵犯心脏,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本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早期诊断困难。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则不断增加。在某些国家,病毒性心肌炎已跃居心肌炎的首位。病毒性心肌炎中,以新生儿患者预后最差,病死率可达60%以上,成人患者病死率多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心肌炎小儿患者诊断中定量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肌钙蛋白T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治疗于我院的54例心肌炎的小儿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住院的非心脏疾病的55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肌钙蛋白T定量检测值;将54例心肌炎患儿按照病情轻重分为轻症心肌炎患儿组(31例)及重症心肌炎患儿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之间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肌钙蛋白T定量检测值。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值为(14.13±11.94)pg/mL、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值为(139.51±39.46)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重症心肌炎患儿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值为(17.22±13.04)pg/mL、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值为(165.35±44.78)pg/mL,均明显高于轻症心肌炎患儿。以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肌炎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肌钙蛋白T值均显著升高,升高程度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心肌炎时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玮  赵翠芬 《天津医药》1997,25(5):278-28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320例心肌炎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末梢静脉血内皮素含量。结果显示:心肌炎患儿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2.18±19.75)ng/L与(13.06±3.54)ng/L(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