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69例进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针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外渗发生率为1.4%,对照组外渗发生率为13.4%,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李艳芳 《光明中医》2013,28(1):185+19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减少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4岁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患儿针对性的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堵管、局部渗漏和意外脱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有效期,保证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用药,有效开放静脉抢救通道。方法:建立了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期间接诊的静脉留置针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非计划性拔管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不良反应,预防静脉炎,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给予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输液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200例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相关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减少门诊患儿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保证其使用效果,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40-14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院医治并需要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使用成功率,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针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4%,对照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推进中西医结合科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留置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分别为100.00%与98.00%,与对照组患者(70.00%、69.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推进中西医结合科静脉留置针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并有利于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意识障碍患者中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常规固定加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观察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率、静脉炎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膜卷边率、针头脱出率、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意识障碍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时巧用弹力绷带,可增加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贴膜卷边、针头脱出、堵管、反复浪费胶布、静脉炎非计划拔管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的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能评分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RPN)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RPN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静脉导管护理效能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终末期肾病患者静脉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留置时间过短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静脉留置针治疗情况,急性肾盂肾炎治疗者23例,为A组,终末期肾病治疗者19例,为B组.结果:A组留置时间84.21±10.15h,B组留置时间42.33±5.32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容易发生留置时间过短并发症,应慎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2014,(9)
目的:观察中医预防护理防止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79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40例实施中医预防护理。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并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中医组为2.5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中医预防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儿的输液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用传统护理,实验组用合理选择静脉、正确输入药液、提高护理操作技巧、留置针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艾灸预防输液并发静脉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广西中医药》2003,26(1):12-13
目的 :探讨艾灸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共输液320例次。观察组艾灸足三里及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按留置针常规护理 ,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出现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2.5%(P<0.005)。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为:留置时间≤4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10例 (P<0.01) ,留置时间5~6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4、24例 (P<0.005) ,留置时间>7天2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例 (P<0.01)。结论:使用艾灸可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过程中给予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脑梗塞患者健患侧肢体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堵塞率等,总结脑梗塞患者健患侧留置针的留置天数,为脑梗塞患者临床静脉输液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观察6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选健侧肢体予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患者选患侧肢体予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的堵塞率,总结两组留置针留置天数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留置针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留置针的留置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健侧使用封闭式留置针静脉输液,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堵塞率,从而延长留置针的留置天数,并且有利于保护脑梗塞患者患侧的静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痛苦,更有利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防逆流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对比及效果讨论。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行动自如病人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穿刺部位均选择肘部静脉较粗的血管。观察组应用防逆流留置针。对照组应用传统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使用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为9.2%(局部红肿8例,渗漏3例,血液回流0例)低于对照组的22.5%(局部红肿8例,渗漏10例,血液回流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4.36±1.03d、患者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3.42±0.97d、患者满意度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留针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比较传统的退针方式与改良的退针方式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外 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维护方法。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 195 例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 行输液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103 例采用传统的边冲边退的退针方式进行封管,观察 组患者 92 例采用先回退 3/4 头皮针后再进行冲封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拔针原因及针 刺伤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拔针原因 中药物渗出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堵管及 穿刺点局部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针刺伤,但是对照组有 11 例针尖意外划出, 观察组有 2 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改良的退针方式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药物渗出, 但是不能降低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