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史丽君  邓明洪  马中锐  余霞  姜薇 《西部医学》2021,33(10):1509-151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关联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64)和未感染组(n=56)。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实验室指标水平(PCT、CRP),分析各实验室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效能,分析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 结果 化疗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感染组PCT、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 (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和联合方案均是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有效指标(P<0.05),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住院时间更长 (P<0.05),白细胞最低计数<0.8×10 9者占比更高 (P<0.05),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更低和血小板最低值更高 (P<0.05)。 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有效指标,且是影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NE)体积(v)、CRP、IL-8等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兔发热时相中的变化。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兔模型,利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VCS技术和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检测急性细菌感染兔(n=5)及对照组(n=5)的耳缘静脉EDTA-K2全血,统计分析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体积(NEV)及NE的直径。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寒战期、高峰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热期CRP、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CRP、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早期(发热寒战期)兔耳缘静脉血WBC低、NE直径减小,因此WBC、中性粒细胞大小、CRP三者综合分析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风湿性疾病合并感染的关系。方法将110例伴有发热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分为合并感染组(n=34)与未感染组(n=76),比较2组间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合并感染组CRP、ESR均高于未感染组(P〈0.01)。合并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与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未合并感染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相比,风湿性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血清CRP明显增高。风湿性疾病患者病情活动时血清CRP大多正常或略高。血清CRP对鉴别风湿性疾病病情活动与合并感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组化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46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M3)患者,经CAG或DA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对其完全缓解(CR)率、骨髓抑制程度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G组与DA组CR率分别为40.00%、42.31%,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53.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程度CAG组较DA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与DA方案化疗疗效相当,但骨髓抑制较轻,化疗过程平稳,可作为广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首选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细菌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按不同感染类型分类比较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8.9±1.2)ng/mL,非细菌感染组(0.1±0.0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不同类型感染组降钙素原比较:脓毒症组、医院获得性感染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组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下呼吸道感染组与非细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APACHE评分存在正相关性(r=0.58,P=0.02)。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G—CSF应用时间分为A组(化疗后48h应用组,20例)、B组EANC值(1.0~1.4)×10^9/L时应用组,20例、C组ANC值(0.5~0.9)×10^9/L时应用组,20例和D组(ANC值〈0.5×10^9/L时应用组,20例,比较4组患者ANC值达到≥1.5×10^9/L的时间、G—CSF应用时间及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A组ANC值达到≥1.5×10^9/L时间、G—CSF应用时间均短于B组、C组及D组,B组则短于C组及D组,C组则短于D组;A组总的1:7腔溃疡发生率低于B组、C组及D组,B组则低于C组及D组,C组则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及早应用G—CSF,化疗后48h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使用维甲酸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亚砷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期间依从度与主观体检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主观体验得分和治疗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可以有效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新生儿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支气管感染新生儿2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156例、病毒感染组56例,并选择124例新生儿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问感染性疾病中不同严重程度患儿CRP及血常规检查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i组问CRP、WBC、NUET、LY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CRP出现大幅升高;细菌感染组中重症感染与普通感染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细菌感染组中CRP与WBC呈正相关(r=0.539,P〈0.05),CRP与NETU无相关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CRP与WBC均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联合血常规监测对新生儿支气管感染疾病的病原体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N定和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3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30例,病毒感染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50例,并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的CRP和WBC。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各感染组的CRP和WBC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马斯平应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组)化疗后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并感染的患者用马斯平治疗,静脉滴注剂量为2g,Q12h,疗程5~14d。对照组32例(B组)用进口头孢他定治疗,静脉滴注剂量为2g,Q8h,疗程5~14d。结果马斯平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5.6%,治愈率为58.5%,细菌清除率为78.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O%,治愈率为53.1%,细菌清除率为63.6%;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两组的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斯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感染的首选经验性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31例(感染组),未继发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3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间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另观察6例重症感染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01);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感染的6例中3例PCT水平持续〉7.3ng/ml者死亡,3例存活患者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与临床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谢飞  叶云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496-1497,1549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住院的172例发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8)、非细菌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23);同时,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42)。对各组儿童进行PCT、HsCRP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值为(2.14~1.01)¨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0.09~0.15)斗g/L和非感染组的(0.15~0.12)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0.08-0.05)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值为(38.2±10.1)m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2.60~1.58)mg/L和非感染组的(15.3±1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5.0±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斗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7.3%,诊断特异性为94.0%;以HsCRP≥5.0m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1.8%,诊断特异性为50%,PCT的特异性明显高于HsCRP。结论检测血清PCT和HsCRP对发热性儿童患者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住院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大兴区人民医院2011-01-2013-06收治的97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透析前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临床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97例次MHD住院中因感染性疾病住院38例,感染率为39.2%,其中最常见感染为肺部感染23例,占因感染住院的60.5%,其次为深静脉导管感染6例,占15.8%。感染组年龄、CRP高于非感染组[(65.16±7.68)岁郴(58.95±9.00)岁,(44.05±14.11)哪(10.12±4.34)g/L,P〈0.01],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91.86±10.92)g/Lvs(102.14±4.96)g/L;(27.97±2.48)g/Lvs(34.58±1.87)g/L,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感染者多存在年龄大、CRP高、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征瀛  金未来  章乐  郁敏 《现代医学》2014,(11):1278-1280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且痰培养检出细菌的患儿归为肺炎组,以4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归为对照组。肺炎组患儿于入选当天及出院前、对照组患儿于入选当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 TREM-1,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肺炎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 TREM-1、CRP、W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急性期期血清s TREM-1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 TREM-1水平升高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活动和合并感染巾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43例pSS患者,其中发热30例,分为A组:pSS患者稳定期合并感染组(16例)和B组:pSS患者活动期不合并感染组(14例),A组分为A1组:非病毒感染组(9例)和A2组:病毒感染组(7例),另13例不发热pSS病情处于稳定期、不合并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利用胶体金法进行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分析,同时测定各项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A组和B组ESR、IgG升高的比例均大于C组(P〈0.01);B组CRP升高的比例大于C组,A组IgA升高的比例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PCT的阳性率大于B组和C组(P〈0.05),A1组PCT阳性率大于A2组(P〈0.05);PCT诊断pSS合并非病毒感染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6.5%,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96.3%。结论PCT能早期鉴别pSS是否感染,尤其是非病毒感染,为鉴别pSS原发病活动还是合并感染提供了特异性的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68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类型,同时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及无斑块组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RP组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C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类型、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CRP能间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爱敏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07-100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监测10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5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CRP水平,并对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1血清CRP浓度:大、小梗死灶组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1),大梗死灶组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2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血清CRP水平依次增高(P<0.01)。3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24h至14d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5d达峰,发病第28d仍维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发病后24h至28d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与NDS评分呈正相关;24~48h相关性显著(P<0.01),随病程延长相关性逐渐减弱(P<0.05)。结论:脑梗死与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LE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为开展有效救治,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并进行血清CRP检测的SLE患者共90例,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比较分析CRP浓度。结果:SLE患者感染组CRP浓度9.8±3.5 m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6.0±4.6 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感染组中狼疮活动组与非活动组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一个鉴别SLE患者感染的敏感实用性指标,若CRP〉8 mg/L应首先考虑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