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晓  杨华 《现代医学》2014,(9):1077-107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同孕周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健康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超敏C反应蛋白值,观察其变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值在孕13-20周时就已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超敏C反应蛋白值仍会维持高水平。结论:系统炎症反应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诊断、评估和治疗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34例正常妊娠妇女和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的变化,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早期妊娠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APTT、T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期(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TT下降尤为显著,Fib测定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处于显著的高凝状态,产前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测妊婚切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组)、30例正常孕妇和3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 PIH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非妊娠健康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PIH组孕妇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具有显著相关性(r=0.893,P〈0.01)。结论测定PIH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能够及时了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程度,利于本病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探求其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和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的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CysC值增加明显;随尿蛋白水平的增加,CysC值呈增加趋势。结论:CysC及尿蛋白水平测定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和肾功能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32-103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与C-反应蛋白(CRP)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子痫前期轻度25例,子痫前期重度37例,子痫18例,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妊娠妇女8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D-Dimer与CRP并做相关性分析。观察组组内比较显示子痫患者D-Dimer及CRP值较子痫前期轻、重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D-Dimer及CRP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进行Pearson关联分析发现D-Dimer与CRP呈正相关。结论: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缩血管活性物质神经肽Y(NPY)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l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组)、36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19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组)血浆中NPY及ET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1)与非孕正常组妇女相比,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NPY和ET的含量虽有所上升,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NPY的含量显著高于妊娠组晚孕妇女(P〈0.01),并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而上升,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PY含量变化一样,高血压组妇女血浆ET含量(96.05±13.57ng/L)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6.48±6.17ng/L)相比有显著的上升(P〈0.01),并且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缩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升高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内皮素-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1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检测妊高征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对指导妊高征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奕华  吴星光  崔艳双 《海南医学》2014,(12):1805-180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子痫前期患者与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对照,分析各组间凝血功能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的PT、APTT、TT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FIB显著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的组间PLT、MPV、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PL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PV、PDW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现象,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褪黑素(MT)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各30例,检测其血清CRP值及MT值。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重度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其程度越重,血清CRP水平越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T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MT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变学参数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nT)比正常孕妇明显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结论监测孕妇血流变学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指标,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征疾病.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艳 《中国医学创新》2013,(35):138-13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6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糖和血脂水平检测,并比较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糖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伴有血脂、血糖代谢的紊乱,临床应加强孕期及围生期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水平,同时选择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与健康孕妇相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D-二聚体和 hs-CRP 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尿酸及血脂在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功能测定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180例分为6个观察组,选择同时期相同孕期正常孕产妇18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同时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血尿酸及血脂,了解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结果,并将其与C反应蛋白、血尿酸及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了解C反应蛋白、血尿酸及血脂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收缩功能方面,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EF及F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5),SV、CO及CI与正常孕产妇相比无明显差别( P>0.05);在舒张功能方面,妊娠高血压疾病IRVT、EV及AV均较正常孕产妇显著增大(P<0.05),EV/AV明显低于正常孕产妇( P<0.05);CRP、UA、TC及LDL-C指标检测结果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脂( TC及LDL-C)与左心功能成正相关关系,临床上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可作为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功能的检测手段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缩血管活性物质神经肽Y(NPY)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组)、36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19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组)血浆中NPY及ET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1)与非孕正常组妇女相比,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NPY和ET的含量虽有所上升,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NPY的含量显著高于妊娠组晚孕妇女(P<0.01),并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而上升,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PY含量变化一样,高血压组妇女血浆ET含量(96.05±13.57 ng/L)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6.48±6.17 ng/L)相比有显著的上升(P<0.01),并且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缩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升高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并探讨它们的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87例)、正常妊娠妇女组(81例)和非孕妇女组(27例)。外周血中CGRP、NPY及ET的含量运用放射免疫法、NO的含量运用镉柱比色法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血浆舒张因子NO的含量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浆CGKP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P〈0.05),并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NPY和E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并且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浆收缩/舒张因子(NPY+ET)/(VEGF+CGKP+NO)的比值明显大于妊娠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后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系统平衡失调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妊娠妇女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田聪贵 《河北医学》2011,17(5):598-600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间就诊的伴有妊娠期高血压(HDCP)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者共210例,其中前者110例,后者100例;另外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210例用以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结果:HDCP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且其水平随HDCP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GDM组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增高可见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廖小清  阮珍 《吉林医学》2011,(21):4323-4324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0例,子痫前期轻度30例,子痫前期重度30例;对照组:为妊娠20周以上孕妇30例。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s-CRP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加重而增高;血清hs-CRP水平与24 h尿mALB呈正相关系。结论:血清CRP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程,CRP可能促进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损害。血清hs-CRP和尿mALB检测不仅可以反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变化,也是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 FIB)、超敏C-反应蛋白( CRP)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时、治疗10天后病情平稳血标本,测定纤维蛋白原、超敏CRP及动脉血气分析,用5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超敏CRP与治疗后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组治疗前FIB与CRP成正相关,与PaO2和SaO2均呈负相关。结论: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在COPD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CRP和缺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任玉汝  ;余承云 《吉林医学》2014,(25):5610-5612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2例为试验组,同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法法检测BNP。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NP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组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BNP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N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妊娠妇女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正常妊娠正常分娩的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根据其怀孕周数将其分为正常早期组、正常中期组与正常晚期组各40例;以28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作为妊高征组、26例出现早产的妇女为早产组、30例健康未妊娠妇女作为未妊娠组,检测各组妇女血清中的LAP水平.结果 未妊娠组、早产组、正常妊娠组、妊高征组的血清LAP水平依次升高(P<0.05).正常晚期组、正常中期组、正常早期组妇女的血清LAP水平依次降低(P<0.05),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LAP水平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妇女体内血清中LAP水平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监测LAP水平对于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早产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