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血栓形成的前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史大卓  陈可冀 《中医杂志》1993,34(5):308-310
血栓形成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液凝血活性增高、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等。近年来,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栓塞性疾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某些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方药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液凝固、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防治血栓的形成,控制形成血栓的发展及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这对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概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史大卓  高修安 《中医杂志》1995,36(7):433-435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以动脉壁内皮细胞(EC)损伤为始动因素,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平滑肌细胞(SMC)增殖为主要环节,脂质浸入,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为病理结局。这些病理改变,中医学认为属于“瘀血”“痰浊”的范畴。中医药在调整血脂、影响血小板功能、保护血管EC、维持血管壁弹性、抑制SMC增殖、消退斑块等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其中以活血化瘀方药研究最多。  相似文献   

3.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丙型肝炎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安娜 《中医研究》2000,13(4):52-53
我们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CHC)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为本院 1992~199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5~ 6 2岁 ,平均 38 5岁 ;病程最长 14年 ,平均5 1年 ;谷丙转氨酶 (ALT)均异常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 52例。本组病人抗 -HCV均阳性 ,38例HCV -RNA阳性 ,其中有输血史或曾使用血液制品者 50例。伴有乙肝病毒感染或其它感染者不作为观察病例。诊断标准根据 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方药对家兔膝关节炎IL-8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家兔模型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变化及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方药的干预作用。采用McCartyD .J[1] 方法建立家兔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模型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 (ELISA)法 ,于造模后 2、6、9、12h测定其膝关节液中IL 8的水平。结果 ,中药干预组的IL 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方药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家兔模型膝关节液的IL 8水平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98年12月-2005年12月,以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痛风2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 治疗5例皮肤紫癜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在20~30岁,病程大多初发,均有自发性出血表现。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庆  蒋俊明 《四川中医》2000,18(6):14-16
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别针对急性胰腺炎的“血瘀”证候和“里热”证候而设。两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已有二十多年时间,二者联合其他治法如通里攻下法、益气救阴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的突出疗效,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1]。针对二者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近年来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现将主要结果综述如下。1活血化瘀法1.1增强肠壁和腹腔脏器血供,改善微循环南开医院在早期研究中,应用活血化瘀汤(丹参、赤芍、当归、红花、丹皮、元胡)注入狗在体游离肠袢内,用药后用转子…  相似文献   

8.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其合用的抗感染疗效原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某一阶段、常合用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法,可使疗效大为提高。本文对该两法的复方进行了解热、抗炎、非特异抗感染抗休克及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图探讨两法及其合用的抗感染疗效原理。  相似文献   

9.
痤疮即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病。痤疮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虚型、湿热型、阴虚内热型。参照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论述: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要药,以治男于痃癖,女子症瘕,月闭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证。……如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白茅根:味甘性  相似文献   

10.
孙胜  熊兰月  李明秀  陈学忠 《河南中医》2012,32(12):1686-1688
易损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是中医药干预易损斑块一种新的探索,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加以验证并证实其价值.若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干预基础上加上对易损斑块稳定性评价将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方法:总结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的意义,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的应用特点,分析其应用价值,提出活血化瘀兼清热解毒中药防治脑缺血新的观点。结果: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符合中医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在临床应用中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价值。结论: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2.
清热解毒通腑、活血化瘀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碧珠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40-840,867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通腑、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9例随机分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均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另予清热解毒通腑、活血化瘀中药。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症状、体征消失及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清热解毒通腑、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择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与单纯使用抗菌素治疗作观察。加用中药治疗组对腹痛缓解,平均提前3.36天;包块消失平均提前7.98天;手术中转率下降11.7%。提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能明显改善阑尾周围脓肿的症状和体征,促进包块迅速吸收,缩短病程,降低手术中转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之病,是子宫、附件及盆腔结缔组织等部位急性炎症的总称。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盆腔炎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26例,年龄21-30岁7例,31-40岁13例,4l-48岁6例。26例均属已婚。病因:分娩后所致4例,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Ⅳ)是由疱疹病毒科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或亚急性增生全身性传染病,尤其多见于儿童。由于本病可导致多脏器损伤,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笔者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为儿科常见病,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一般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见于年长儿,以浮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轻症病例总体预后良好,重症可并发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果严重.笔者近年来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古今医学对大肠癌肝转移与血瘀证相关性的认识,通过分析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阐释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大肠癌肝移癌的作用机理,从而探寻大肠癌肝转移有效可行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中成药护肝退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记录治疗第4周和第8周后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blood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Bi L、ALT、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ALB、胆碱酯酶、MEL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腹水最深度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1.6%,对照组有效率为53.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清热解毒注射液解热抗炎、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鸿  王永炎  张文生  李慧  古玥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94-1295
<正>清热解毒注射液是王永炎院士多年临床经验方,经采用现代制剂工艺,提取栀子、灯盏花等中药的有效组分组成的现代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逐疫化瘀之功,主要用于感受疫疠之邪,热邪疫毒内盛,相互瘀结所致的高热不退,头身酸痛,咳嗽,胸闷气促,乏力,甚或高热神昏等症。根据其功能主治,本研究主要观察了该药的解热、抗炎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清热解毒注射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对胰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组方的抗肿瘤机制。方法:40只胰腺癌移植瘤裸鼠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对移植瘤瘤重的影响,并计算抑瘤率,并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NF-κB的相对含量,比较各组对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36.29%、45.72%、57.53%,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NF-κB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1.64±0.39、1.14±0.41、0.62±0.38,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较,NF-κB表达具有下降的趋势。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下调NF-κB基因的表达是其抗肿瘤机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