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一体化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以评价一体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入院教育、住院指导、出院教育、院外教育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治疗后的遵医行为率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适当运动、稳定情绪、戒烟酒等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脂水平,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护理后按时服药、规律饮食、定期复诊及生存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半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评定其遵医行为和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C、TG和LDL-C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其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73例,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化验、门诊复诊、保持稳定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活动)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85%,对照组患者为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遵医服药和血糖自我监测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78.9%、71.1%、89.5%、81.6%。对照组以上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40.0%、37.1%、62.9%、48.6%。各因子比较,护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遵医行为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半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评定其遵医行为和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C、TG和LDL-C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其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ogan理论下专案护理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Hogan理论下专案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41例。干预至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两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生命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乳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gan理论下专案护理能够提高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效能,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谢京辰 《现代医学》2014,(6):687-68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4个月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冯铄 《西部医学》2008,20(6):1319-1320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出院普外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0例出院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及家庭现场康复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家属对患者的照护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家属对患者照护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出院癌症患者的遵医行为、配合程度、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家属的照护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6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计划模式进行连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差异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无差别,出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院外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强化系统院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再住院、心绞痛及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MS量表症状、不良嗜好、情绪、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急救管理、日常生活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出院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院外遵医行为,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康复一体化服务对提高高危早产儿出院后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比较在两种服务模式下2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各项遵医(护)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神经发育伤残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格及智能发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医护康复一体化服务后,明显增加了医(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提高家长满意度、出院后遵医(护)行为,使高危早产儿得以早期并长期干预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也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故此服务模式值得在新生儿病房、NICU、PICU等科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6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自制评估表评估患者存在不遵医行为的因素给予有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遵医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且血糖控制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对控制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对比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患者再住院率进行评估比较;并于出院时建立随访档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并由责任护士针对评估因素做个体指导,于出院后电话随访。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心血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二级预防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复发率,能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7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住院时进行高脂血症知识的宣传;干预组患者增加社区护理干预,并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正确指导。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00例临床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SAS评分、眼压控制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