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男,32岁,因左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5年于2000年8月10日入院。体查:左腹股沟区包块已突入阴囊,大小约6cm×6cm,平卧用手压迫可回纳至腹腔,压迫内环口不复现。诊断:左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术中在疝囊内外侧各发现一根精索,如火柴棒硬度。外侧一根粗约0.5cm,内侧一根约0.3cm。向下在阴囊内亦可扪及两根输精管,睾丸附睾正常。右侧睾丸精索及输精管扪诊正常,同时游离两根精索,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于绚丽,女,25岁。因右腹股沟肿6个月,增大迅速于1998-07入北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右腹股沟内见2.5cm×2.6cm×2.7cm隆起包块,质软韧活动度较低好。B超:右腹股沟占位病变。临床诊断:腹股沟肿物行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组织及周围组织,包膜连着1管带状物呈囊样组织,质韧。镜下:瘤组织不见条索状和团块状癌巢,呈散在分布,瘤细胞为圆形大小均匀,镜界清楚,胞浆丰富。核大圆型。核膜厚,核染色质粗大,核仁大,偶见病理核分裂象。间质少,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有出血和坏死现象。病理疹断:腹股沟无性细胞瘤。术后9个月复查无复发。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腹股沟疝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45 min~100 min,术后24 h~36 h均下床活动.3例术后伤口持续疼痛,16例切口轻度异物感,5例切口下血肿;7例阴囊积液.无切口感染及引起其他并发症或加重原有其他疾病,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徐清晨 《吉林医学》1994,15(5):310-310
腹股沟斜疝410例治疗体会徐清晨(长春市南关区医院外科130042)我院从1985年1月~1992年末共收治腹股沟斜疝573例,其中选择性的对12岁以上的410例斜疝采用了以高位结扎,缩窄内环,重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的手术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  相似文献   

5.
3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式选择体会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750004)迟名伟周雪鸿廖丽娜自1980~1996年,我们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350例,采用二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治疗效果。方法:对该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的小儿疝横切口420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儿术后并发阴囊血肿或肿胀58例,均自行吸收痊愈;术后复发12例,再次手术痊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隐睾,再次手术痊愈;其余患儿无任何并发症,平均住院3~7 d 出院。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切口甲级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采用微创切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结果:5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Ⅰ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并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效果以及与传统手术切口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从2000年5月-2006年5月随机采用横形小切口并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8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治疗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横形小切口组98例患儿无论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切口组。结论:横形小切口并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小、出血少、不易复发、无明显瘢痕、住院时间短、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年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了手术改进,至1996年底得到随访9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7例中男95例,女2例,年龄0.5~2岁11例,~8岁62例,~14岁24例,平均6.5岁。其中斜疝嵌顿急...  相似文献   

10.
<正> 腹股沟斜疝在普外科领域中是个常见的疾病。各基层医院普遍能施行该种手术。然而该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笔者从1962年~1991年共收集腹股沟斜疝医源性误伤1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5~52岁。30以上6例,左侧腹股沟斜疝6例,右侧腹股斜疝7例。复发性斜疝1例,已行3次修补术均复发。医源性误伤如附表。讨论: 1.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虽是一种普通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特殊,手术误伤血管及其他器官偶有发生,而在施行该手术时只要作到:手术操作仔细。术野解剖层次清楚。循序前进,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医源性误伤,特别在切开疝囊时注意避免误伤如肠  相似文献   

11.
12.
汤四保 《吉林医学》2010,31(31):5538-5538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腹性包块8年余并逐渐下降,近4—5年已入阴囊发,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可回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婴幼儿腹股沟的解剖特点,正确解剖处理疝囊,仔细游离邻近组织器官,严密止血,做到高位结扎疝囊,即可治愈本病,亦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73例病人,采用经腹股沟管手术途径者189例,外环途径9l例,腹膜内途径3例。均将近端疝囊剥离到高位内环处,见到黄色的腹膜脂肪组织,用手指配合伸入内环探及腹腔,明确达内环部位,还纳疝内容物,即可疝囊高位结扎,疝颈外缝扎切断或内荷包缝合囊颈外结扎加固。结果 273病例,无一例死亡,全部病人随访3.18个月。疝复发者2例,阴囊血肿3例;鞘膜积液者l例。住院时间均为7d左右。疝复发者为缝合疝颈线较细(4号丝线),断裂所致,再次手术治愈。阴囊血肿均为疝囊较大,分离创面渗血,给予穿刺抽吸、压迫、抗生素应用治愈。鞘膜积液者穿刺抽吸治愈。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仍可沿用传统、经典的手术方法。处理原则基于对局部解剖及病理状态下相应变化的认识,针对性越强,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子宫圆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 1975年当我院巡回医疗队在田林县期间,和田林县人民医院外科一道诊治一例右侧巨大精索水囊肿并腹股沟斜疝。因巨型精索水囊肿罕见,将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图××,男,56岁,1975年9月23日因巨大阴囊肿物、步行困难而入田林县人民医院外科留医。自述26年前于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院常见外科疾病之一。过去认为六个月以内小儿腹膜鞘突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但临床上这种机会很少 ,随时有发生嵌闭或纹窄的可能 ,故不应寄希望其自愈 ,而应采取积极的早期手术为宜。我院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采用下腹横纹横切口 ,疝囊颈内荷包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6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 0例 ,男 5 18例 ,女 132例 ,年龄 6个月~ 6岁 ,平均 1 7岁。右侧 35 2例 ,左侧 2 2 7例 ,双侧 71例。1 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 ,取爷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后 ,采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王华龙 《吉林医学》2008,29(9):773-774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腹膜鞘状突未闭,加之哭闹、咳嗽、便秘等因素所致的腹压增大,易导致疾病发生。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该病235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发生失误33例,本文对失误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包艳红  杨会清  张茵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084-1084
目的:探讨腹股沟复发疝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41例,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2例失访,其余39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中解剖不清、术中操作失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