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我科20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术腔黏膜的转归情况,借以探讨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合适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几项与疗效有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有关因素,在住院手术患者中无差别延续检查以下项目:①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100例);②鼻息肉免疫组化检查(103例);③鼻息肉组织病理分类(103例);④CT筛窦分型(103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年龄最小7岁,最大72岁。采用全身麻醉107例,局部麻醉189例。随访9~22个月,临床治愈率为85.7%,临床好转率为99.3%。CT筛窦分型空泡型者临床治愈率高;鼻息肉组织病理学分类Ⅰ期愈合病例中纤维型优于混合型;鼻息肉免疫学分类淋巴细胞浸润无反应型临床治愈率高。对建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期标准、CT筛窦分型、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学分类、术后随访与综合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于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行内镜鼻窦手术,观察不同范围病变手术对麻醉方式的要求;并动态观察鼻腔粘膜一次性使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素,对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局部止血和。结果表明:1.局部表麻主要适用于前组鼻窦的首次手术;2.超越中鼻甲基板的病变,须同时开放多个口的病变和复发性病变的二次手术等较复杂的手术,局麻效果较差;3.鼻腔粘膜表麻中一次性使用1:1000肾上腺素3-4ml  相似文献   

4.
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致眶内壁及内直肌损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2例因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致眶内壁和内直肌损伤,眼球外斜视的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50岁。因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于1997年1月23日在某医院局部麻醉下行鼻内窥镜双侧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因鼻塞、流涕,伴头晕5年,于2006年3月6日收入院。查体见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双侧鼻腔中鼻道可见一粉红色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筛窦炎、上颌窦炎。入院诊断: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入院后于2006年3月8日,在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下,使用德国Store鼻内窥镜摄像监视系统动力吸切及手术器械,行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在手术后期清理右侧前组筛窦颅底时,发现颅底骨板菲薄,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局部麻醉及术中止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我国日渐普及和成熟,随着基层医院的普遍开展,简便有效的麻醉及术中止血方法日显重要。我们从1994年10到2003年6月,在局部麻醉下,行各类鼻内镜手术1 200多例,对于鼻腔鼻窦内镜手术的局部麻醉和术中止血积累了一定经验,报告如下。局部麻醉的1 200例各类鼻内镜手术病人,男性680例,女性52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范围及程度为1997年海口标准的各种类型和分期的全部鼻窦炎鼻息肉病患者。麻醉及术中止血方法及效果在不同阶段差别比较如下:1.1 早期方法治疗200例病人,采用的麻醉方法:①表面麻醉:2 %丁卡因30…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7岁,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于2008年3月17日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术中用1%丁卡因溶液2 0 ml加1‰肾上腺素3ml浸湿棉片后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较多,与感染及免疫有关。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很难彻底清除鼻窦病变,鼻息肉复发率高。近年来我院采用德国进口wolf鼻窦内镜,综合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肯定。现就1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黎万荣  黄英等 《耳鼻咽喉》2002,9(3):151-153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分型分期为Ⅲ型的复发性鼻息肉或兼有慢性多发性鼻窦炎或兼有全组鼻窦炎病例90例(165侧)施行内镜鼻窦手术,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麻醉治疗组45例(83侧),局麻+杜冷丁对照组45例(72侧),全部病例随访3个-2年,结果:控制性降压麻醉治疗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与局麻+杜冷丁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治愈57例(63.3%),好转28例(31.1%),无效5例(5.6%),治愈好转率为94.4%,术前90例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患者中,术后19例恢复,34例改善,37例无变化,治愈好转率58.9%(53/90),结论: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镜鼻窦手术中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出血,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使病变显露清楚,手术者操作方便,为防止息肉和炎症复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扩大与单纯鼻息肉摘除术62例比较观察刘小河11江西省分宜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分宜336600)鼻息肉和鼻窦炎通常互为因果关系。为了达到根治鼻窦炎和有效地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我们于1990~1991年,采用扩大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并鼻窦炎30例,并与...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几项与疗效有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为探讨影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有关轱顷住院手术患者中无差别延续检查以下项目:①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100例);②鼻息肉免疫组化检查(103例);③鼻息肉组织病理分类(103例);④CT筛窦分型(103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年龄最小7岁,最大72岁。采用全身麻醉107例,局部麻醉189例,随访9 ̄22个月,临床治愈率为85.7%,临床好转率为99.3%。CT筛窦分型空泡型者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32例,治疗组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随访6~12月,治疗组168例中治愈152例(90.5%),好转12例(7.1%),复发4例(2.4%),总有效率97.6%; 对照组132例中治愈107例(81.1%),好转12例(9.1%),复发13例(9.9%),总有效率9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预防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术后再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90例,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45:45,予对照组鼻内镜术方案,予观察组鼻内镜术结合糖皮质激素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鼻腔通气功能、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结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法后,鼻腔通气以及鼻黏液纤毛功能均得以改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4.
鼻科学     
两性霉素B冲洗治疗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联合抗真菌治疗能否代替颅底高度危险手术以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鼻息肉中的炎症基因;内镜鼻窦手术中异丙酚与七氟醚麻醉情况下手术条件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原因及安全性。方法 对23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术中采用Messrklinger术式,或辅以鼻中隔矫正术、经唇龈切口上颌窦开窗术。结果 病人麻醉满意,病变清除彻底,窦口开放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窦腔粘连、窦口堵塞以及鼻息肉复发或持续存在是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主要原因。解剖标志定位和术中经常测量鼻腔内结构与前鼻棘的距离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鼻内镜手术远期疗效及相关临床因素探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接受内镜鼻窦手术少年儿童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少年儿童鼻窦炎性疾病患者268例(432侧),年龄3~17岁,平均14.3岁,男186例,女82例。全身麻醉176例,局部麻醉12例。188例(305侧)术后随访超过1年,占病例总数70.1%。随访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清理术腔、鼻腔冲洗、抗生素、激素、黏液促排剂及免疫调节剂等。结果 慢性鼻窦炎89例(147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6例(142侧),鼻窦黏液囊肿13例(16侧)。治愈132例(70.2%),好转43例(22.9%),无效13例(6.9%)。术后头痛缓解率93.1%(175/188),其次为鼻堵为85.1%(160/188),脓涕60.1%(113/188)。11例手术前后无变化,2例症状较术前加重。术前56例失嗅者,术后34例(60.7%)改善或恢复。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23/188例(65.4%),部分缓解52/188例(27.7%),总有效率为93.1%。8例(4.3%)接受再手术。结论 少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满意,应重视术中黏膜合理取舍和积极处理中鼻甲;随访质量为影响手术远期疗效重要因素。患者就医和手术前是否进行了规范药物治疗为手术适应证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手术与麻醉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157例Ⅰ型1期~3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观察其中140例不同病变范围的患者局麻下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将其中28例Ⅱ型2期患者与另外17例全麻施术的Ⅱ型2期患者就其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对照。结果表明:①局麻仅对Ⅰ型及Ⅱ型1期患者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其它类型则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病变范围越广泛,病情越复杂,局麻效果越差。②相同病变条件下的鼻内窥镜手术,局麻和全麻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5.36±86.52ml和 171.76±68.40ml,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局麻仅适用于轻~中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手术,而其它情况,则以全麻为好。  相似文献   

18.
尽管有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仍然易复发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特征的鼻息肉更容易复发且疗效更差。本文就Eos在CRSwNP复发中的作用,特别是局部炎症微环境对鼻息肉复发的影响做一综述,为提高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学特点及内镜鼻窦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11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2例不伴鼻息肉和67例伴鼻息肉)的鼻塞、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嗅觉障碍和鼻分泌物(后鼻漏)5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内镜鼻窦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评分的变化。结果: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均依次为鼻塞、鼻分泌物(后鼻漏)、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和嗅觉障碍。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较伴鼻息肉者鼻分泌物评分显著增高(P〈0.01),但嗅觉障碍评分者显著降低(P〈0.01)。在最令人困扰的症状方面,不伴鼻息肉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是鼻分泌物(后鼻漏)和嗅觉障碍。术后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各个症状出现的频率和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是一简便、易于开展的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变应性为主要病因的鼻窦炎鼻息肉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性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关键部分,而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术后的后续治疗,与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