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颅内肿瘤或血管瘤患者因行动脉分支结扎术而伴并发症的占有相当比例,多为颈总动脉堵塞病例,术后颈内动脉盗血病例则少见报道。 1病例简介 患者,男,25岁,主因“发现意识模糊6h”于2006—07—14由心内科转入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5例严重的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病人,总结要点:①术前全面检查。②术前确定病人神经系统状况。③广泛的暴露颈总动脉,必要时可结扎。④除病人昏迷、瞳孔散大预后差外,均应立即选择探查,及时行一期修补。  相似文献   

3.
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死亡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6岁,农民,右颈部无痛性包块渐长大20d,于1999年5月31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右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前缘有一边界清楚肿块,约6cm×7cm×6cm,可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受限,肿块表面平滑,无压痛及波动搏动感。鼻、咽喉、口腔及头皮均未见新生物。B超检查报告为颈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与颈部大血管无粘连。CT片示肿块与颈部血管紧密接触,考虑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除血沉为55mmh外,其余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倾向于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遂安排全麻下行颈部肿块活检,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根据肿瘤…  相似文献   

4.
颈总动脉结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颈内动脉回流压的测定,预测大脑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方法对6例行颈总动脉结扎或切除的病人术中测量颈内动脉回流压.结果颈内动脉回流压在64mHg(8.8kPa)~85mmHg(11.33kPa)之间,6例术中、术后均无大脑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回流压在一定水平,结扎或切除颈总动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因"颈部包块4年,增大15d"于2009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意间于右颈部扪及一约2cm×3cm大小包块,无压痛.未行任何处理.15d前包块明显增大,且表面能扪及搏运.伴有轻度头痛,无眩晕、偏瘫、失语等不适.与5d前就诊于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ler)示右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右侧颈总动脉中段假性动脉瘤,胸片示右肺上叶继发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2 9岁 ,继往身体健康。入院前 4小时突感右颈前外侧突出一包块 ,迅速肿大并有明显颈部压迫感和呼吸困难。病前无发烧、畏寒、头昏、头痛的表现。体检发现右颈前外侧突出一包块 ,张力高 ,有搏动感 ,可闻及血管杂音。喉结被推移至左颈外上 ,右头面部明显水肿 ,无任何外伤或手术痕迹 ,入院后立即行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见右颈总动脉搏中有一个带蒂的瘤体 ,瘤体大小约 9mm× 6 .5mm ,蒂大小约 1.5mm× 2 .1mm。双侧颈动脉系统造影无血管变异。在气管插管全麻下 ,作中心静脉插管和股动脉插管连接自体血液回输器。沿胸锁乳…  相似文献   

7.
8.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模型的病理改变,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制作2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6-12d20只兔均于手术部位出现明显的搏动性包块并纪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辛实为假性动脉瘤形成,术后2周内瘤腔直径均不超5mm,瘤壁由部分机化的血栓构成,薄且不均匀,术后3-4周瘤径增大至10.5-18.0mm,病理大体检查见瘤体与周围组织有一潜在间隙,瘤壁厚约2-3mm,收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术后第7周瘤径增大至35.5-52.0mm,瘤壁厚薄不均,瘤顶处瘤壁菲薄。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TPA,在其形成期的早期及瘤体增大期。闭塞载瘤动脉最为安全、有效 ;在瘤体稳定期,可行MC瘤腔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颈总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或先天性原因引起.随着动脉瘤增大可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破裂,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可并发脑组织供血不足等均能严重威胁生命,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1].但是颈总动脉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术后可能出现很多并发症.因此预防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就成为护理的重要内容.2001年我科成功治愈2例颈总动脉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部外伤所致的颈总动脉破裂形成巨大假性动脉瘤较为少见,在国内未见报导,国外报告例数不多。现将利用介入放射方法行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19岁,于1989年颈部受枪伤,当即昏迷收入某医院,诊断为颈部外伤伴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行颈部清创缝合开胸开腹探查。术后第二天患者发现左颈部有胀痛性肿块,肿块逐渐长大,于6月19日来我院检查时所见:左颈部有约10×10cm搏动性肿块,拟诊左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入院。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技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附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 报告43例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 43例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时间在7—20min,36例患者的精索内动脉明确被保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3d出院。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易辨认精索内动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症广,可作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两例病例报道来研究一种新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无需补片,改变颈动脉切口的方向以防颈内动脉再狭窄,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研究发现,与外翻式、补片式相比,改良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既可防止再狭窄发生,又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明显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的急救及血管修复重建经验。 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完成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抢救,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2~67岁,中位年龄48岁。原发病为甲状腺癌术后双侧声带麻痹1例,甲状腺癌复发1例,甲状腺癌术后左侧声带麻痹1例,下咽癌复发1例,头颈部外伤1例,颈动脉体瘤1例。4例为二次手术,术后均给予放疗,放疗剂量60~80 Gy。11例次大出血中无名动脉破裂1例2次,颈总动脉4例8次,颈内动脉1例1次。术中大出血4例4次,血管修复术后再次破裂大出血4例6次,外伤1例1次。结果 充分暴露破裂血管后行血管修补5例次,人工血管移植吻合1例次,颈内动脉修剪后直接吻合1例次,大隐静脉重建2例次,颈总动脉结扎2例次。3例1次修复成功,1例2次修复成功,2例因放疗及感染原因血管修补重建后反复缝线脱落遂给予结扎。血管重建后采用胸大肌肌瓣3例、胸锁乳突肌2例保护颈部大动脉。全部病例均抢救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因颈动脉结扎导致术后偏瘫。所有病例均完整随访,1例出院1周内再次大出血死亡,1例因肿瘤复发1年内死亡,1例存活3年以上至今,3例存活5年以上至今。结论 一旦发生颈部大动脉出血,先以手指压迫,切忌以血管钳盲目钳夹;迅速备血、补足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前提;血管修复重建能有效防止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需采用个体化血管修复方案;如无法修复重建可考虑颈总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生率、治疗原则和预后。  方法 :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 2 0 6例 ,其中颅内多发动脉瘤 16例 ,占总数的 7.8%。 15例有两个动脉瘤 ,1例有 3个动脉瘤。 33个动脉瘤中 ,后交通动脉瘤占 75.8% ,眼动脉瘤占 12 .1% ,前交通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别占 9.1%和 3.0 %。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 14例 ,分期手术处理 2个动脉瘤 1例 ,另 1例仅处理 1个动脉瘤。  结果 :优良 15例 ,轻残 1例。  结论 :尽可能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操作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4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13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2例术中行侧脑室穿刺,4例术中行终板造瘘。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分)44例(89.8%),中度病残生活能自理(4分)2例(4.1%),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3分)1例(2.0%),死亡2例(4.1%)。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野显露清晰,对脑组织骚扰小,瘤颈夹闭可靠,疗效满意;尽早手术能降低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几率;血管临时阻断技术的应用对于术中动脉瘤破裂、宽颈、巨大或粘连紧密的前交通动脉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段齿形外剥内扎加附加术治疗63例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混合痔中较严重的一种。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既要去除痔核,又要保护肛门的形态和功能。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分段齿形外剥内扎加附加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观察发现本术式能避免皮赘残留,有效地保护肛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轻,肛门功能正常,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 结合2例报告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早期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而难以诊断,迟发性鼻衄及颅神经缺失症状是本病的典型表现,脑血管造影可确诊,可采用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论 颅脑损伤后出现迟发性鼻衄及颅神经缺失症状时应考虑到本病.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和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原因。方法:对15例腹主动脉瘤进行了手术切除。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采取直或分叉人造血管移植重建血管。结果:15例中选择性手术1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3例,紧急手术抢救成功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第3天急性肾衰死亡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11例随访6个月-15年,1年后再次置换人造血管,术后第3年死亡1例,术后10年死亡1例,生存9例,其中1例右下肢供血不足。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可纠正血管的形态,使血管通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防止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而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剥除因粥样硬化所增厚之颈内动脉内膜,改善大脑循环,以降低致命或致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方法:对12例因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狭窄超过70%)之脑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所有病例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麻醉,脑电图术中监测,经典内膜切除,术中均未使用转流管,术中颈动脉血流阻断时间18-36min。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12个月,未发现有中风及死亡者。结论:对于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有效地预防致命或致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内膜剥脱术和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6月,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达正常数值,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见动脉瘤形成。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血管成形术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