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云木香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云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云木香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方法: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样品在110℃下平衡30 min,吸附15 min,100μm PDMS纤维头能有效地吸附云木香挥发油成分。GC-MS共鉴定出52个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7,10,13-十六碳三烯醛(40.06%)、去氢木香烃内酯(17.60%)、α-芹子烯(4.05%)、α-姜黄烯(4.22%)。结论:云木香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地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云木香挥发油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
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喆  唐素芳 《天津药学》2008,20(3):67-71
简述色谱联用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和色谱-色谱联用等技术的基本特点以及在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大分子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塑料血袋中的还原物质是指由血袋袋体材料迁移到抗凝剂或血液制品中的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和降解碎片等小分子有机物,这些还原物质会对血液制品的质量和被输血者产生不良影响。还原物质可用气相色谱/质谱或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用固相萃取或固相微萃取进行样品处理。  相似文献   

4.
色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现代、高效的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色谱联用技术的出现加快了中药研发的步伐。该技术具有所需样品量少、速度快等特点,且可得到更多信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广泛应用的色谱联用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高效液相-核磁共振仪联用(HPLCNMR)、毛细管电泳-核磁共振仪联用(CE—NMR)、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一/MS/MS)、液相色谱-核磁-质谱联用(LC—NMR—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本就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干扰少、前处理简单等优点。此项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特别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向天果果壳、果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萃取向天果果壳和果仁的挥发物,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向天果果壳中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88.55%;果仁中鉴定出34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62.29%。果壳和果仁中共鉴定出化合物72个,两者共有的成分为10个,其中62个为在向天果成分中首次报道。果壳的挥发物绝对含量较高,是果仁的约2倍。结论:向天果果壳和果仁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郑蕊  刘铁钢 《中国药房》2007,18(10):786-788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样本预处理技术,是以液相色谱分离机制为基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由于生物样品干扰成分较多且其中药物浓度多数较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往往无法实现样品的直接测定分析。SPE与HPLC或LC/MS法联用实现了样品预处理和分离分析的优化组合,在生物样本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越性。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属核苷类似物,极性较强,故此联用技术在其生物样本分析测定方面应用普遍。为此,本文介绍了近年SPE与HPLC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腹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大腹皮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腹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大腹皮中共分离出60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6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7.48%。其中主要成分为萘(54.93%)、二丁基羟基甲苯(7.21%)、3,4-二甲氧基甲苯(4.74%)等。结论:首次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大腹皮挥发性成分,为大腹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忠 《天津药学》2009,21(4):44-47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鉴别力强的特点相结合,组成了较完美的现代分析技术。本文介绍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研究领域的应用,随着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在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苏合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宇  彭颖  夏厚林  周颖  王建  曾南 《中国药房》2012,(15):1393-1394
目的:研究苏合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苏合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苏合香28种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0.72%,其中α-蒎烯(15.97%)、莰烯(13.28%)和β-蒎烯(12.82%)的含量较高。结论:本方法简便、高效,可为芳香辛味含挥发性成分药物的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鸡胚地龙膏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鸡胚地龙膏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鸡胚地龙膏的主要挥发性组分为烷烃类、萜烯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己烷、1,2,3-丙三醇二乙酸酯和2,6-二叔丁基-4-甲基酚。温度为60℃时萃取效果较好。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海桐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海桐果实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α-蒎烯(72.38%),其次为γ-杜松烯(5.66%)、1-异丙烯基-3-异丙酯苯(5.21%)。结论:首次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桐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海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内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银  孙玲  钱琛 《齐鲁药事》2009,28(6):355-35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手性色谱法、胶束色谱法、分子生物色谱法、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色谱新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言才  屈建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973-977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蜘蛛香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水蒸气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蜘蛛香根茎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固相微萃取法所得挥发油成分数目和种类较多。结论:固相微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主要介绍液相色谱—质谱(LC -MS)接口技术中API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LC -ESI -MS)。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质谱(LC -APCI -MS)等技术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结果及结论 液相色谱 -质谱在接口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液质联用技术在天然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蒙药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蒙药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方法:使用乙醚萃取浓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旋覆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采用 GC 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共鉴定出29个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35%,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16.30%,有6个化合物含量超过7%。结论:本方法快速方便,重现性好,适用于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蜘蛛香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水蒸气蒸馏(SD)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SPME法共分离出了37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90%;SD法共分离出了24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46%。结论SPME法比SD法得到的成分多,且方法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尹显贵 《天津药学》2005,17(3):51-5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鉴别特点相结合,组成了较完美的现代分析技术。本文介绍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药物研究的分离与鉴定,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体内浓度分布、代谢物分析等,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随着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不断完善,液质联用技术将在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白术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样品以丙酮超声提取,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果:8种有机氯农药在10~1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农药的检测限在0.3~2.0μg/kg之间,定量限在1.0~6.0μg/kg之间,3个水平添加回收率在82.07%~105.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6%(n=9)。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白术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