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以门控CT为金标准,探讨不同CT重组算法对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LDCT)评估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参与“三大疾病筛查”同时接受门控CT和非门控胸部LDCT扫描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扫描方案的不同分为门控、非门控两组,根据重组方式的不同,将后者依次使用smooth、standard及sharp三种算法进行图像重组,并同时对所有图像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将Agatston评分分为4个标准的评分类别(Agatston评分:0、1~99、100~399、>400)。然后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CACS进行分析,同时利用Kappa检验4组图像获得心血管风险分层的准确性。结果 CACS结果显示门控CT与非门控胸部LDCT之间一致性很好,其中smooth最高(体积ICC=0.932、质量ICC=0.904、Agatston ICC=0.906,P=0.000)。非门控与门控图像间的基于Agatston评分类别一致性也很高,smooth、standard、sharp Kappa值分别为0.757、0.745、0.6...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CT技术发展,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方面的价值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叙述了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钙化电子束CT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无创性方法对冠心病进行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诱人的前景,电子束C T通过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概括,并着重从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使用无创性方法对冠心病进行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诱人的前景,电子束CT通过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概括,并着重从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中重组滤过算法的选择对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图像质量的影响,以优化低剂量胸部CT重组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同时接受门控CT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11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为心电门控触发扫描,B组为非门控扫描.根据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钙化是指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处的钙沉积现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重要课题。2002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对146例患者进行了单螺旋CT检测,拟评价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扫描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不同扫描层厚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方法:98例70岁以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不同层厚的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36例扫描层厚为1mm,其中28例病人同次先后进行层厚为1mm和2mm的扫描,62例层厚为2mm;对每次扫描进行钙化分析。结果:在层厚为1mm的扫描,78%的病人不能一次闭气完成扫描,出现呼吸伪影。在同次先后进行层厚为1mm和2mm扫描的28例病人,扫描层厚为1mm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扫描层厚为2mm的扫描的钙化积分。结论:对于4层多排螺旋CT而言,使用2mm的扫描层厚进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以及冠状动脉狭窄与钙化的关系.方法 对5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男34例,年龄61岁±12岁)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用CT平扫图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用CT增强扫描图像评价冠状动脉超过50%的狭窄,将结果 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发现208个冠状动脉分支中61个超过50%狭窄.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超过50%狭窄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1.8%.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钙化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783,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冠状动脉狭窄与钙化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双能量DR骨骼像在筛查冠脉钙化中的意义。方法35例患者分别行右前斜位胸部双能量DR检查及多排螺旋CT(MDCT)冠状动脉扫描并记录照射后射线的体表入射剂量ESD(mGy)。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低年资医师分析双能量胸片骨骼像,对LAD、LCX、RCA共105条血管的钙化情况进行评估。CT扫描图像进行钙化积分分析。以钙化积分>300为金标准,对双能量DR的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DR胸片平均阳性率27.6%(29/105),其中LAD阳性率48.5%(17/35);LCX22.8%(8/35);RCA 11.4%(4/35)。4位医师的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4、0.725、0.642。胸部DR照射平均体表入射剂量为(0.469±0.22)mGy;多排CT入射剂量为(12.29±1.40)mGy。两者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DR骨骼片可以检出较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筛查和病情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诊断效能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HIMADZU 7800TX单螺旋CT扫描机对3005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按照筛查处理原则追踪和长期CT随诊基线筛查结果,对有恶性倾向者或随诊增大者及时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所有图像由2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观察.结果 在全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率为29.9%.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1.3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1.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发生率2.9%,普通人群为0.9%.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筛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88.8%,且>10 mm结节肺癌的诊断效能大于<10 mm结节.35例恶性结节中肺癌34例,瘢痕癌1例;Ⅰ期肺癌19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限期2例.截至2007年底,Ⅰ期肺癌平均生存期>4年,Ⅱ期肺癌平均生存期2~3年,Ⅲ期肺癌平均生存期1~2年.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早期发现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 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76例拟冠心病患者,4例冠状动脉支架及搭桥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结果80例中共显示斑块204处,其中硬斑块128处,软斑块96处,尤以左前降支为最多;冠状动脉狭窄共60例,其中轻度狭窄36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8例,仍以左前降支为多。心脏肿瘤3例,中纵隔囊肿1例,主动脉夹层3例,真性动脉瘤1例,大血管畸形3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肺部非实性结节及部分实性结节的CT普查与随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总结肺癌CT普查中发现的非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的诊断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及长期CT随访的 6例非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的HRCT征象 ,并与病理分级对照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肺泡癌、肺泡癌 浸润成分 ) ,统计其生存期。结果  18例均于首次CT扫描中发现病灶 ,单发 15例 ,多发 3例 ( 2~ 5个 )。非实性结节 8例 16个 ,大小( 7.2± 2 .2 0 )mm ,2例单发 >10mm和 1例增大者手术切除 ,肺泡癌 2例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AAH) 1例 ,5例 ( 13个 ) 4~ 8年CT随访无变化。部分实性结节 10例 10个 ,大小 ( 13 .65± 2 .96)mm ,9例手术切除 ,其中肺癌 7例 (肺泡癌 浸润成分 5例 ,肺泡癌 2例 ) ,炎性肉芽肿 1例 ,新型隐球菌肉芽肿伴出血 1例 ,1例CT随访增大但未手术。除 1例双肺肺泡癌手术后 3年死亡外 ,其余 9例肺癌均存活平均 6年以上。结论 肺癌CT普查中发现的非实性结节中 2 5 %、部分实性结节 70 %为肺癌 ,且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10mm的非实性结节或任何部分实性结节均应警惕恶性病灶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扫描技术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6例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MSCTA,对照分析不同扫描条件下重建图像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将25例冠心病患者的MSCTA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对照,分析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通畅性,狭窄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评价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照分析不同扫描条件下MSCTA重建图像对冠状动脉的显示结果,以心率控制在60次/min以下、注射流率3.0~3.5 ml/s、注射剂量120~150 ml、延迟22~25 s扫描时冠状动脉显示最佳;(2)以SCA为“金标准”,25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支中,71支MSCTA显示无狭窄,其中68支显示正确;29支显示狭窄的动脉支中,19支显示正确。其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2%和65.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4%、87.2%、87.0%。结论MSCTA作为无创性检查,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诊断的价值。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按危险度分为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组。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图像后处理,对检出的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各种性质斑块所引起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ACS组27例,软斑块19个,中间斑块11个,钙化斑块7个;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中软斑块3个,中间斑块3个,钙化斑块11个,经统计学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间斑块和软斑块(尤其是软斑块)与冠心病危险性程度成显著的正相关;非钙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程度:轻度狭窄8处,中度狭窄9处,重度狭窄22处,而钙化斑块:轻度狭窄10处,中度狭窄5处,重度狭窄5处,经统计学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性质斑块与其导致管腔狭窄间有显著差别。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是一种有效、无创、简便、优良的诊断方法,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行MS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MS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为6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MS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状动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MSCTCA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常规胸部CT所检测到的冠状动脉钙化(CAC)与年龄、性别相关检出率。资料与方法用常规胸部CT扫描,在2200例男、女性受检者中,检测到485例(22.45%)钙化者;并将常规胸部CT检测率与最敏感的电子束CT(EBCT)检测钙化的检出率相比较。结果 常规胸部CT检测出钙化低于EBCT,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与EBCT检测结果相似。结论 常规胸部CT检查可获得提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5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55例患者冠状动脉的568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492节段(占86.6%),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7.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和98.1%;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和98.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4. 6%和 99. 3%。结论:如果冠状动脉 CT 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 16 层 CT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16 层 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u lmonary embolism,PE)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评价MSCT对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资料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肺动脉造影(DSPA)或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43例均与临床诊断相符,中心型16例,周围型23例,混合型4例。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叶及叶以上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检出PE阳性20支,段肺动脉清楚显示726支(显示率达84.4%),检出PE阳性109支,亚段肺动脉清楚显示1185支(显示率达68.9%),检出PE阳性61支。PE的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马赛克”征、右室增大和/或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MSCTPA诊断PE简便、安全、无创,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准确、可靠,是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