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蔡丽华  苏唏  陈国洪 《心脏杂志》2006,18(6):697-698,701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和处理的措施。方法结合我院发生的两例介入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回顾分析了19982004年国内文献资料报道的同类病例,共30例患者。统计介入手术项目、肺栓塞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治疗及治疗后效果等。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急性肺栓塞13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7例,射频消融术后9例,冠脉造影+射频消融术后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胸痛、咳嗽、晕厥、咯血和低血压。大部分患者并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分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动脉血气、D-2聚体、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肺动脉造影、肺动脉磁共振(或增强CT)等。死亡3例。结论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病情重而危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并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血府逐瘀汤结合丹参粉针的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方法 对入选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丹参粉针结合西医的方法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抗凝结合中医药治疗如丹参粉针静脉滴注、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 治愈14例,复查x线胸片或CT显示肺栓塞病灶完全或大部分吸收,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栓塞基本再通;好转6例,复查胸片或CT显示肺栓塞病灶有所吸收,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栓塞部分再通.所有病人症状明显好转,胸痛减轻,呼吸困难消失,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下肢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血府逐瘀汤结合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栓塞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报道较少。这种肺栓塞心电图经常无特异性改变,当出现ST—T改变时,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和无Q波心肌梗死,当并发Q波心肌梗死时更易漏诊。现将Q波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二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常系一种合并症,血管阻塞后发生肺组织坏死者称为肺梗死。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症状。临床上漏诊率、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1例外籍青壮年男性,出现急性胸痛、发热、咳嗽、咳痰症状,胸片示双下肺感染,误诊为肺炎,治疗效果不佳,胸痛加剧,并有咳血丝痰、呼吸困难,最终CT肺动脉成像检查后确诊为肺栓塞,经抗凝等治疗后胸痛等症状迅速好转。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5例肺结核并发P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肺结核并发PE后,咳嗽、咳痰、发热加重,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为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PE诊断。5例确诊时间均已超过溶栓时间,其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余4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同时抗凝治疗。其中1例未坚持服用抗凝药物,2年后再次复发PE抢救无效死亡,余4例病情好转。结论肺结核可并发PE,因临床症状类似,易延误诊断,错过溶栓时间,P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抗凝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当栓子随着血液循环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时,病人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称为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十分凶险也十分常见的疾病,一旦误诊和延误治疗,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由于肺动脉栓塞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误诊[1]。本研究选取了2014~2016年间在我院首诊误诊的老年肺动脉栓塞病人30例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溶栓导管进行选择性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符合标准的26例患者;将溶栓导管(Uni Fuse-infusion system)选择性置入肺动脉血栓主体中,导管前端置放于目标肺段动脉。溶栓方案为术中推注尿激酶25万U。术后以输液泵连接溶栓导管泵入尿激酶25~-50万U/24小时(溶解于1 000m L0.9%氯化钠液)进行持续溶栓72小时;每间隔4小时推注溶栓液20m L。术后第4天再次行肺动脉造影及测量肺动脉压(s PAP),并拔除溶栓导管。评价比较溶栓前后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指标包括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s PAP、外周动脉氧分压(Pa O2)和米勒指数(miller index,MI)。结果:此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9.9±18.8)岁;发病时间4小时~8天。病变累及左肺动脉8例,右肺动脉10例,双肺动脉8例。26例均获得技术成功;置管途径经股静脉22例/次,经右锁骨下静脉12例/次;8例双肺动脉栓塞者同期分别向左右肺动脉置入溶栓导管各1根。溶栓后呼吸困难、咳嗽不同程度缓解,胸痛、喀血及晕厥均消失,无呼吸困难一过性加重者,临床成功率为100%。SI由[术前(1.74±0.38)降至术后(0.71±0.09),P<0.01],Pa O2由[术前(52.78±6.92)%升至术后(85.98±5.91)%,P<0.01],s PAP由[术前(65.19±8.22)mm Hg(1mm Hg=0.133k Pa)降至术后(34.42±4.05)mm Hg,P<0.01],MI由[术前(0.69±0.09)降至术后(0.33±0.06),P<0.01]。平均每例尿激酶用量(129.81±22.38)万U。术中有2例在导丝通过右心室时出现一过性室性期前收缩,其前端到达肺动脉后早搏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2例,拔除鞘管后加压包扎而愈;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未予以输血。结论:选择性肺动脉置管溶栓对于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及时准确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以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83.2%)最为常见,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占76.0%,二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0.4%;不明原因的晕厥占21.6%,三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2.8%。结论:"三个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合危险因素,可减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经验。方法对1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10例,心肾联合移植术1例。5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者,术中及术后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等措施治疗。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甲基强的松龙(MP)+霉酚酸酯(MMF)三联方案。结果2例术后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3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后缓解。1例行心肾联合移植术者术后18d死于肺动脉栓塞。随访6~45个月,晚期死亡2例,其余病例心功能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合适的手术方法及严格的围术期管理可提高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尹琦  郭式敦  宋辉 《山东医药》2003,43(22):41-41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PE)简称肺栓塞 ,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致肺循环障碍而导致。其发病率、病死率及临床误诊率均较高。1 998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院明确诊断 2 1例 PE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减少误诊及漏诊。1 资料与方法2 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2 5~ 86岁。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及气短 1 8例 ;突发性胸痛 1 2例 ;不明原因的突然心悸 5例 ;咯血 6例 ;突然晕厥 1例。同时具备三联症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的患者仅有 5例。全部病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的育龄期妇女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育龄期妇女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PTE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心悸、气促、下肢肿胀等;均经CTPA证实为PTE,均给予抗凝治疗,病情均好转。结论对有VTE危险因素的育龄期妇女,应提高警惕,积极防治急性PTE。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0年 2月~ 1999年 8月连续非选择性尸检145 0例 ,共发现急、慢性肺动脉栓塞性疾患 31例 ,占同期尸检的 2 14%。其中因严重的肺部霉菌感染致多发性中小肺动脉霉菌性血栓栓塞、肺梗死者 5例 ,占肺栓塞总数的 16 %。现报告如下。例 1  患者男性 ,76岁。因气喘、咳嗽、呼吸困难于 1998年 2月 2日收入院。入院后查心肌酶短时轻度升高 ,结合心电图考虑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梗 ) ,急性左心衰竭。胸片提示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缓解 ,但肺部感染 ,使用多种抗生素效果不佳 ,低氧血症难于纠正。先后使用甲泼尼龙冲击 ,呼吸机…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因此是国内外重要的医疗问题之一。现对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39例急性肺栓塞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9例肺栓塞病人,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9~73)岁,平均58.3岁;发病时间2h至1个月,平均9.47d;基础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3例,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脑出血并发肺栓塞2例,肿瘤并发肺栓塞3例,不明原因1例。1.2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利于该病的早期防治。方法对12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闷,呼吸困难,心悸为临床主要症状,少数出现胸痛、咯血、喘憋;查体,部分患者出现肺部湿啰音,肺栓塞发生时间以1~3周最多;血管超声检查有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CT肺动脉造影阳性率100%;治疗后PaO2、PaCO2、SaO2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栓塞是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为早期诊断造成困难,重视动脉血气分析及D-二聚体检查,及时溶栓治疗可迅速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6.
作者评价以5~10%常规剂量的链激酶直接注入患侧肺动脉,联合静脉注射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效果以及这种疗法的可能危险。材料和方法经血管造影证实的急性大块肺栓塞病人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5~73岁。4例有休克或昏厥,1例有肺梗塞,咯血和/或胸膜性胸痛,3例有呼吸困难。症状出现至使用肝素和链激酶时间6例少于72h,1例约为96h。治疗前全部病例均行通气-灌注扫描以作对照,治疗开始后12~24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分次停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切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手术清除段肺动脉开口以上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部血栓内膜。结果1例因术后急性灌注性肺水肿死亡,5例术后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88~110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42~52mmHg,同位素扫描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68例单纯性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病人应用肺动脉栓子摘除、肝素或链激酶的治疗效果,并对之进行对比。方法:单纯性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栓塞达50%以上、无其他心肺疾患,而于出现症状后2~48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分为:(1)肺动脉栓子摘除组:共33例,男6例,女27例,平均43岁(21~68岁);(2)肝素治疗组:男7例,女11例,平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5例肺结核并发P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肺结核并发PE后,咳嗽、咳痰、发热加重,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为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PE诊断.5例确诊时间均已超过溶栓时间,其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余4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同时抗凝治疗.其中1例未坚持服用抗凝药物,2年后再次复发PE抢救无效死亡,余4例病情好转.结论 肺结核可并发PE,因临床症状类似,易延误诊断,错过溶栓时间,P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抗凝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肺动脉栓塞易发生于外伤及大手术后。明确诊断后,既往多采取内科溶栓及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欠佳。1997年11月~2008年11月,我们对24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17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愈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