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患者以休克表现入院,经腹部增强CT和DSA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认识,考虑破裂出血时应及早行CT、DSA造影检查明确出血的来源,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内脏动脉瘤诊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71例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1例内脏动脉瘤中包括脾动脉瘤 2 2例 ,肝动脉瘤 16例 ,腹腔干动脉瘤 4例 ,胃、胰十二指肠动脉瘤 13例 ,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 6例和 1例 ,网膜动脉瘤 3例 ,肾动脉瘤 6例。本组自发性破裂大出血 2 9例 ,其中破裂入胆道 14例 ,上消化道 10例 ,腹腔及腹膜后 5例。术前经内脏动脉造影确诊 (包括DSA) 4 2例 ,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证实 14例 ,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确诊 4例。手术治疗 5 8例 ,死亡 9例 ;动脉栓塞治疗 7例。结论 内脏动脉瘤术前临床诊断极为困难。DSA、SCTA和MRA具有诊断价值。一旦确诊 ,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内脏动脉瘤为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所产生的动脉瘤。临床上比较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症状内脏动脉瘤检出率得以提高。内脏动脉瘤排在腹内动脉瘤发生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1]。内脏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01%~10.4%,女性多于男性[2,3]。而瘤体破裂是该病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其中肝动脉瘤破裂几率最高,达80%,胰动脉瘤75%,肠系膜上动脉瘤38%,脾动脉瘤仅  相似文献   

4.
白塞病并发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失败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0岁。因“突发上腹剧痛1周,伴一过性高热”入院。入院前10个月于外院行肠系膜上动脉瘤切除,腹主动脉修补术。体检:上腹轻度压痛,未及腹部肿块。CT示可疑肠系膜上动脉瘤破裂。初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瘤破裂。入院后患者仍诉上腹疼痛,予哌替啶方可缓解。为明确瘤体周围解剖关系,于2004年3月22日行主动脉造影,发现直径约4 cm假性腹主动脉瘤,瘤体位于腹腔于与肾动脉之间,  相似文献   

5.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40 多年来收治的62 例内脏动脉瘤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包括肝动脉瘤15 例,胃胰十二指肠动脉瘤13 例,脾动脉瘤16 例,肾动脉瘤6 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5 例和1 例,腹腔干动脉瘤3 例,网膜动脉瘤3 例。本组自发性破裂大出血29 例,其中破裂入胆管14 例,上消化道10 例,腹腔及腹膜后5 例。本组术前经内脏动脉造影确诊37 例,经磁共振( MRI)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确诊各2 例,另6 例由螺旋CT 动脉造影(SCTA) 诊断。手术治疗51 例,死亡9 例,动脉栓塞治疗6 例。结论 内脏动脉瘤术前临床诊断极为困难,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 包括DSA) 最具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瘤(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eurysms,SMAAs)是极少见但有较大破裂风险的内脏动脉瘤,发病率仅占内脏动脉瘤的5.5%~([1]).为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肠系膜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动脉瘤已出现破裂大出血,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大。本文回顾性分析肠系膜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8例患者行腹部CT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腹腔动脉造影+栓塞术;1例因腔内治疗失败后选择行开放手术;1例首选开放手术。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3例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药物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开放手术术后出现创伤性胰腺炎,予以药物治疗治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再出血、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与再次手术。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患者正常饮食后无腹痛腹胀不适,无再次出血;复查腹部增强CT或CTA提示动脉瘤栓塞良好,血肿明显吸收。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疾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均安全和有效,术前应根据患者病情、瘤体位置和形态决定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ISMAD)是一类罕见动脉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小肠缺血甚至坏死、夹层动脉瘤破裂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目前关于ISMAD破裂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抢救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50岁。因"上腹部疼痛伴腰背部疼痛3 d"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8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余,曾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经药物治疗无效。在外院行超声检查示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于2004年4月20日转入本院。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阳性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增强CT:于胰腺后方发现高密度椭圆形占位,约6·5 cm×6·0 cm×5·0 cm(图1)。内脏血管造影:腹腔动脉(celiacartery,CA)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共干(celiomesenteric trunk,CMT),动脉瘤位于腹腔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图2,3)。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打开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于胰体…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中年男性好发,病因尚未明确[1].临床症状为剧烈的上腹部或左上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餐后腹部疼痛、纳差、慢性肠绞痛等症状,发生破裂致失血性休克者罕见[2].现将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成功救治的1例该病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脏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9例内脏动脉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脾动脉瘤7例、肝右动脉瘤1例、胃左动脉瘤1例、胰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2例、肠系膜上动脉瘤、结肠中动脉瘤和左结肠动脉瘤各1例、肾动脉瘤2例。其中破裂1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介入栓塞治疗组13例,开放手术组6例。结果 4例栓塞后再出血,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2例行二次栓塞后都得以成功止血。8例动脉瘤破裂伴休克患者术后均停止出血。1例胰十二指肠动脉瘤栓塞后出现十二指肠不全梗阻。2例脾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部分脾梗死。术后随访18例,随访2 ~ 103个月,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以支配脏器和动脉解剖的特点作为内脏动脉瘤选择手术方案的主要依据。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在治疗内脏动脉瘤方面均有效,而对于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腔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正内脏动脉瘤是指除了主髂动脉系统外的腹腔内动脉瘤,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此外,肾动脉瘤在多数文献和专著中都被划归到肾动脉疾病中单独讨论,而不纳入内脏动脉瘤范畴。在普通人群中,内脏动脉瘤的发病率为0.1%~2%[1],而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可达到25%~100%[2, 3],因此内脏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十分重要的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介入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11例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用介入技术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11例,包括脾动脉瘤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5例,肠系膜上动脉(SMA)瘤1例。5例以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就诊,3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搏动性包块,3例无自觉症状。10例用血管内栓塞术,1例发自SMA的动脉瘤用联合动脉内栓塞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11例均治疗成功,无并发症。5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术后出血立即停止。1例SMA动脉瘤术后被完全封闭,主干及分支显影正常。3例术前有症状者术后腹痛逐渐消失、包块缩小。随访4~52个月(平均25.5个月),未发生与动脉瘤相关的并发症,超声波检查无动脉瘤复发表现。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治疗腹腔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4月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转流手术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形术1例。结果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2月~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切除,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转流或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脏器动脉瘤急性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极为罕见。该院30多年来收治23例,12例为肝动脉瘤,9例胃十二指肠和胰十二指肠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各1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入胆道内致出血13例,而破裂入胃、上段空肠致出血者10例。术前确诊困难,唯选择性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最有价值。本组15例术前由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16例经手术治疗,术后6例死亡。经动脉栓塞治疗3例。预后取决于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内脏动脉瘤比周围动脉瘤罕见,但它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动脉栓塞技术等应用,已使内脏动脉瘤获得了治愈的可能.内脏动脉瘤主要有脾动脉瘤、肝动脉瘤、肾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瘤、腹腔动脉瘤等,各内脏动脉瘤由于解剖位置、形成原因、血液动力学特点不尽相同,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各具特点,其预后也取决于内脏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原发病因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内脏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很重要的腹部血管疾病。最常见受累的血管依次为脾动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胃-胃网膜动脉、空-回-结肠动脉、胰十二指肠-胰腺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本研究目的在干重温当今内脏动脉瘤的诊治经验,尤其强调新的诊断方法及经皮导管治疗术。从1980年至1994年共有37例患者被检出46个内脏动脉瘤。4例为多发性动脉瘤。其中位于脾脏22个、肝脏10个、肠系膜上动脉4个、胃十二指肠动脉2个、腹腔动脉3个、胃左动脉2个、胰十H指肠动脉1个、空回肠动脉1个、肠系膜下动脉1个。男女比为12:l(20/1…  相似文献   

18.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常见的内脏动脉瘤,症状多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破裂病死率可达25%~70%[1].我科于2013年成功救治1例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患者,男,64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3 h伴晕厥1次”入院.患者3 h前睡觉时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伴左腰背放射痛,疼痛以平卧时加重,俯屈位稍缓解.  相似文献   

19.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是腹腔干、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VAA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的内脏区域,治疗指征和策略也因动脉瘤部位而异.本研究旨在总结VAAs诊治的进展,初步评估开放治疗和腔内治疗在 ...  相似文献   

20.
内脏动脉的动脉瘤(以下简称SAA)破裂虽非常见,但却是急腹症的一大重要原因,而且死亡率很高。90%的SAA发生在脾动脉(占60%)、肝动脉(20%)和肠系膜上动脉(8%),发生在其余的内脏动脉上则只占10%左右。本文介绍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从1964~1984的20年间收治的6例SAA急性破裂的治疗经验。本组6例中,3例为脾动脉瘤,2例为肝动脉瘤,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之动脉瘤。所有病人术前均未获诊断,因严重休克、腹痛和腹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