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效。方法将对符合人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改善循环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C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溶栓组的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C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尿激酶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尿激酶组42例采用尿激酶治疗,巴曲酶组42例采用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尿激酶可用于早期溶栓(6h以内),其早期溶栓效果较巴曲酶好(P〈0.05);巴曲酶可用于6h内及6h以后用药,其早期疗效不如尿激酶,但是几周后二者疗效相当(P〉0.05);尿激酶组基本痊愈率(40.48%)高于巴曲酶组(33.33%)(P〈0.05),但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出血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尿激酶为早期溶栓首选药物之一,疗效显著;超过早期溶栓时机的脑梗死患者,可选用巴曲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IL-8、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行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8、PPARγ的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IL-8、PPAR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PARγ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PAR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IL-8、PPARγ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溶栓组给予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7%(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舒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15-21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92.0%(92/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0%(7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3±10.4)分(8.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8±9.6)和(12.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天,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死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死5例,(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1.67%)。对照组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在发病后6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超早期溶栓组22例患者在发病3 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常规治疗,溶栓组21例患者在发病后3~6 h给予尿激酶溶栓+常规治疗,对照组357例患者则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比较3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超早期溶栓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溶栓组为90.5%,对照组为57.7%,超早期溶栓组与溶栓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早期溶栓组、溶栓组治疗后1、10、2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早期溶栓组治疗后10、2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效果,与常规溶栓方案比较,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冷静  姜春莉  付洁  王月  王彦先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60-2361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发病在6h内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和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的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肌力、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以及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经溶栓治疗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肌力改善情况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22.2%、55.6%、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与尿激酶组相比,再灌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防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0 min、12 h、1 d、3 d、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超早期ACI患者86例,将其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给予1.5×10^6U尿激酶+2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注完;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16ml+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每天1次,疗程2周,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6h、3d、7d的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问(P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溶栓组治疗后1、7、14、28d的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为7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P〈0.05)。溶栓组治疗后90drugl—Meyer量化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ACI疗效显著、安全,是治疗ACI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必存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0%。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必存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同时降压、降脂、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溶栓治疗,溶栓药物选择尿激酶,药物总量50~150万 U,先给予50万 U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15min 滴完,如临床症状缓解不再增加尿激酶用量;如无改善则再给予50万 U,30min 滴完;如有改善不再增加尿激酶;如无改善则再给予50万 U,60min 滴完。溶栓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125ml 快速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2组患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率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P <0.05);2组 NIHSS 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常规用药,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