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测定42例临床确诊为ACS的高脂血症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LDL-C、TG及CRP。结论 ACS高脂血症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TC、LDL-C、TG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TC、TG、CRP、LDL-C和HDL-C。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DL-C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LDL-C、TC、TG以及CR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1)。同时,患者治疗后,只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食欲下降,未经处理,患者的症状自行好转,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应率低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DL-C、LDL-C、TG、TC、CRP检测指标。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给药治疗后,患者的HDL-C上升,LDL-C、TG、TC、CRP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的临床作用广泛,尤其是对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C、TG、LDL - C、HDL - C、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 LMT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TC、TG、HDL - C、LDL - 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 TC、TG、LDL - C 均低于对照组,HDL - C 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 - CRP、Hcy、颈动脉 LM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hs - CRP、Hcy、颈动脉 LM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大小便形状次数改变、肝区不适、明显肌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各项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近期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上官杰  唐浩  王东海 《中国药房》2013,(48):4562-456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昔莫司组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阿昔莫司)。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阿昔莫司组患者给予阿昔莫司250mg,每日早、晚各服1次;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用法、用量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相同。3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计算达标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肌酐(Cr)、血清肌酐激酶(cK)、磷酸肌酸(Cry)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TC、TG、LD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阿昔莫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HDL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TG、LDL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且TC、TG、LDL、HDL达标率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6,(6):1334-133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清CRP测定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及HDL-C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10 mg/d阿托伐他汀,40 mg/d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更有助于调节血脂和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强化组33例(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血栓烷B2(TXB:)、血小板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肝。肾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TXB:GMP-140、TC、TG、LDL—C、hs—CRP血浆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LT计数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有更强的降脂作用,同时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观察组)80例,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入院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PCI术前2h再次顿服阿托伐他汀40rag,术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之后减为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Z0mg/次,1次/d,观察PCI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后TC、LDL—C、TG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续贯疗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降低hs—CR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1,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2周。对照组除了不口服阿托伐他汀外.其他治疗同阿托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具有降脂。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作用。促进粥样斑块稳定作用.我们推测阿托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反应蛋白(CRP)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P<0.05),TC、LDL-C明显降低(P<0.01),伴有HDL-C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30例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片剂,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之后TC、TG、IMT、LDL-C数值均明显的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数值却比治疗前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消除脂质斑块。并且在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前后做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体积和性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in,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明显减少,TC、TG、CRP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抗高血压联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种不同剂量(10mg、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的变化、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8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34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CRP和Fig、TC、LDL-C的水平变化及6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RP、Fig、TC、LDL-C水平及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同时未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脂症住院患者60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每日1次,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维持合理的膳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脂(TG)的浓度,同时用药前后检测肝、肾功能、血浆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各一次。结果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36例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周后,TC、LDL-C及TG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为60%。有24例患者降低效果未达标,治疗4周后,14例患者的TC、LDL-C及TG指标中有1~2项达到有效,总有效率为83.3%。有4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TC、LDL-C及TG下降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医药导报》2003,22(10):700-7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 1,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结果:治疗4周后TC、TG、LDL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wv、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WV、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血脂及hs—CRP,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曾庆寿 《海峡药学》2016,(3):139-140
目的:研究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治疗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药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疗程1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冠脉管腔体积、管腔狭窄度及斑块体积变化,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LDL、hs-CRP水平及心肝肾功能。结果疗程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冠脉管腔体积增加,斑块体积及管腔狭窄度下降,与单药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TC、TG、LDL、hs-CRP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 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依替米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粥样硬化,能降低血脂水平,缩小斑块体积,逆转病情进展,且安全性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 - CR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s - CRP、TC、TG、LDL - C 以及 HDL - 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 - CRP、TC、TG、LDL - C 低于对照组,HDL - 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和血脂,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