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析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径路,人体因脏腑以及皮肤、肌肉、筋骨等无组织无不有经络贯穿其间。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表里、贯上下、联系全身和行气血,营阴阳两个方面。气血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任何疾病的发生无不与气血失调有关。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也可反映症候。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比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于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则会出现病变部位麻…  相似文献   

2.
五官七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肤毛发、经络气血等,通过五行生克、十二经络、归经属脏等理论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治病求本”,只有辨证论治,在治疗过程中对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本质加以认识,才能既全面又有针对性地用药。现介绍几则临床治疗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知常达变的治疗特点,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3.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被引用到医学中.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具有热的、动的、轻的、向上的等等特性属阳,与此相反则属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脏腑经络学说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为阳。然就内部脏腑而言,则“脏者为阴,腑着为阳”。再就每一脏而言,又各有阴阳.即它的物质基础为明.功能活动为阳。气血和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赖脏腑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活动,又是靠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气血津液能够输布全身,是通过经络来运行,而经络也需要气血律液的滋养。因此,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取象比类是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先人们通过这种类似哲学的方法从自然的角度理解人体,则经络理论应运而生。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与洋流的规律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由主干及细枝、由主及次是经络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张从正应用痛随利减法则治疗外伤疼痛的医论、医案。认为痛随利减的机制是外伤疼痛多源于局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不通则痛",用下利的方法起到了刺激并加快气血运行的作用,达到了使人体气血在各部位再分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虚痛病机探讨饶旺福饶淑珍(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虚痛病因病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然而,临床上较注重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之实证,而对于因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  相似文献   

9.
郑邦荣 《攀枝花医药》1996,18(2):40-41,44
经络是和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贯通止下、联系脏腑骨节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必须通过经络的气血动行,才能供给营养物质,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卞连举 《开卷有益》2006,(11):42-43
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了解和高度重视经络、气血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是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所致,《黄帝内经》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和百病消,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那么,什么是经络学,经络学与气血的关系以及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如何?经络学专家祝总骧教授用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人体14条经脉线,354个穴位都可以精确地测定,并和古典经络图谱有惊人的吻合.  相似文献   

11.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不少疾病常有的主诉。中医对痛证的发生,总的认为是“不通则痛”,所谓不通,是指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冲逆和瘀结等,这种病理改变导致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障碍,使人体某  相似文献   

12.
不通则痛     
<正>疼痛是人体最常见的临床证状,中医学认为当人体脏腑气血经络及精神状态,出现失衡或破坏时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苦楚,而疼痛,也称为痛证。临床上痛证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灼痛、冷痛、绞痛、隐痛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或阻塞,不通则痛而发生病  相似文献   

13.
凡外伤性骨伤,都由筋骨损伤,血离经脉而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筋骨不得气血濡养而妨碍筋骨连接。这一时间的治疗为“消瘀肿期。”治法常以祛瘀为重点,此法不够全面。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精与津等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当人体一旦受到外力影响,而遭受急性损伤时,局部组织的损害,往往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接踵而  相似文献   

14.
痹症治疗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良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00-101
痹证,皆因风寒湿三气得血气之虚,趁袭人体,闭阻经络,阻滞气血,凝结关节肢体而发.故治痹之法,不离调气血,疏通经络.气血调和,经络通畅,何痹之有?  相似文献   

15.
李钰  张雪亮  王庆国 《中医学报》2019,34(7):1371-1375
补法是中医八法之一。狭义的补法是针对形体的虚损,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治疗方法;广义的补法则不单纯局限于补虚,对一切形神功能状态失衡的调理维护,使其获益,归于平和,均为补法。人体的状态与气血运行的盛衰息息相关,气血流通是治病的关键。不管是补虚损还是泻实邪,都是从气血着手,或补气、或补血、或行气、或活血,抑或两者兼行。凡能使气血调和,畅流于经络之中,达到阴平阳秘状态的治法,皆可称为补法,即所谓"气血流通即是补"。  相似文献   

16.
素问、难经以及其他中国最早的古书中,就描述着人体中有一种循环路径,叫做经络,并且认为"气血"流注其中,支配着全身的活动.所以,古代人把"气血"运行的路径叫做经络.经络是祖国医学特别是针术运用的基本原理,它是人体自然存在的功能.这种功能以十二脏腑为领导,将周身各部密切地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经络不仅说明人的生理活动,并且对于诊断和治疗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药引子漫谈     
东东 《大家健康》2010,(8):57-57
药引子,是指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的药物,相当于一个向导的作用。 在组方中,药引子具有增强疗效、解毒、护胃、矫味等作用。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至表里、脏腑并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相似文献   

18.
经络系统作为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对于协调全身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平衡阴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肝肾同源的基础是经络、气血沟通肝肾两脏,使得精血互化,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与男性不育症有很强的理论与临床意义。该文从上述角度阐述,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按压手法是医者直接发出外力作用于俞穴,俞穴分布在经络循行线上,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部位。经络为信息之道,经络循行线上的俞穴是信息传递,运行的枢纽,四者密切联系,形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侵犯多关节、具有破坏性质的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三气不足,阴阳失调,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人体,壅塞经络,筋骨、肌肉、关节的气血运行痹阻不通.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众说纷纭,各持已见,但为数众多的则认为本病是属一种紊乱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