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对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患者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6例肝炎相关性再障患者中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10例(占28%),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3例(占8%)。从感染肝炎病毒到发生再障的间隔时间为40~150d,这两种再障均为急性肝炎相关性再障,生存期5~64d。结论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最近对引起输血后非甲(非A)、非乙(非B)型肝炎和由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一些主要病毒进行了鉴定和分子克隆。输血后引起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暂时称作丙型(C)肝炎病毒,而由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则称作戊型(Hepatitis E)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已从被感染的黑猩猩的血清  相似文献   

3.
在急慢性肝炎及暴发型肝炎中,约10%20%的病人用目前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CMV、EBV肝炎相应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尚未能明确病因,提示存在新的病原分子。近年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暂称之为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推测可能同人类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简称非甲一戊型肝炎)关系密切。但目前庚型肝炎病毒尚有待世界病毒术语和命名委员会公认,其致病性尚未完全证实,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l病原学1967年,D动讪用血等证实灵长类动物中存在非甲一成型肝炎病毒传播。试验中发现,从一名外科医师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陵市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甲~戊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职业献血员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结果:非甲非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职业献血员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12)、25.00%(8/32)及5.34%(7/13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甲~戊型肝炎中,部分患者可能系庚型肝炎病毒所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相当部分混合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可能与输血有关。  相似文献   

5.
1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的发现和命名  目前,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委员会已经命名的五种肝炎病毒都有可靠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这些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以后,人们发现仍有10%~20%的肝炎病例病原因子不清楚[1]。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肝炎致病因子。1995年HGV的发现[1,2],使大约10%~20%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因获得可能的解释,但是仍有大量的非甲-戊型肝炎病因仍然未知。1997年10月日本科学家Nishiz…  相似文献   

6.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建立,使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得以诊断,但仍有一部分肝炎病人的病原体无法查明。美国有5%~10%的急性暴发型肝炎和20%~25%的慢性肝炎不能进行病原学诊断[1]。在我国的输血后肝炎中除外乙型肝炎,约90%是丙型肝炎,其余约10%的病人查不到病原体[2],这均预示着可能存在新型肝炎病毒[3]。1995年下半年,一种新的肝炎病毒被成功分离,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或GB病毒C(GBvirusC,GBV-C),被认为是部分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体。现将有关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近况综…  相似文献   

7.
自从建立起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后,使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得以诊断,但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无法查明。早在1967年,美国Deinhardt教授等就开始了庚型肝炎病毒(HGV)的研究[1]。用一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外...  相似文献   

8.
TTV研究进展     
<正> 1 TTV的发现与命名 自从1965年Blumber报道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来,新的肝炎病毒不断被发现。目前已可检测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有报道非甲~戊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炎,约占肝炎病人的20%,而多次接受输血者,HGV感染率为10%~14%,在未知病原的肝病患者中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吴杭源 《右江医学》2007,35(1):76-76
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型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临床上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不明。本文对我科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的患者进行肝穿组织活检并做临床与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观察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在日本株TTV ORF,保守区合成了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两次扩增血清TTV DNA,对各类人群中TTV DNA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部分基因测序,并与日本报道的TTV DNA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从非甲.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正常献血员、静脉内吸毒者和女性性乱者中,分别获得的6份TTV DNA克隆,其基因序列与日本株TTV ORF,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99%,均属于TTV la型。提示:我国各类高危人群感染TTV 以la型为主;TTV基因型与疾病发生和传播方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均可用相应的病原学方法检出,但仍有10%~20%的急性肝炎、24%~47%的爆发性肝炎、5%的慢性肝炎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将其统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因此推测,除上述五型肝炎病毒外,可能存在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型肝炎病毒。1995年美国学者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1997年日本学者又报道与输血有关的输血传播病毒,但这两种病毒的致病性还缺乏直接证据。1999年意大利学者从一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新的DNA病毒,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亦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以及发病率高的特点。1989年日本东京国际肝炎会议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A)、乙(B)、丙(C)、T(D)、戊(E)等5型。可用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检测其病毒标志物来确定其型别。当前在临床上的病毒性肝炎病人中,有10%~20%的病人,用现有持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检测不出A~E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提示除已确定的5型病毒性肝炎外,还存在新的肝炎病毒,这个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并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3.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截止八十年代中期已相继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即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与丁型肝炎病毒。在1995年下半年有两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几乎同时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美国Abbor实验室的Simons等研究人员从绢毛猴清中分离出三株病毒.命名为CBV—A、GBV—B、GBV—C。其中GBV—C可以引起人类肝炎。  相似文献   

14.
阮冰 《医学综述》1997,3(9):407-410
<正>探索新型肝炎病毒及其感染特征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有证据表明,在肝炎患者中,有10~20%与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甲~戊型)无关,这些患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急性、慢性甚至暴发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发现,表明了非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肝炎住院及分型变化趋势。方法 将近11年住院儿童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病毒感染者共计1842例,其中甲型肝炎1239例,乙型肝炎437例,非甲-戊型肝炎71例。戊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15例,肝炎肝硬化35例。重叠感染共计41例,其中甲型乙型肝炎25例,甲型戊型肝炎15例。甲型丙型肝炎1例。小儿住院肝炎由过去18.2%降到目前0.7%,尤其近6年住院例数明显减少,每年住院例数不足50例,主要为甲肝、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2005年则以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为主,甲肝仅有1例。结论 小儿住院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过去以甲型肝炎为主,现则以乙型肝炎为主,非甲-戊型肝炎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在每年的200万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HE)感染占17.2%-20%。其临床发病特点较甲型肝炎有明显区别。作者对我院52例收住院及门诊散发单纯HE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血传播病毒(TTV)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约有3.5%~15%的病例无法用已经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各种实验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通常将这些不明原因的肝炎称之为非甲—戊肝炎(nonA-Ehepatitis)。虽然1995年Linnen等[1]发现的GBV-C/HGV可能使10%~20%的非甲—戊肝炎的病因获得解释,但随后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能不是原因不明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2],多数学者认为其致病性较弱或不致病。1997年Nishizawa等[3]应用表现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技术,从一名叫TT的患者输血后肝炎血清中克隆了一种可能引起输…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 ,在日本株TTVORF1保守区合成了特异性引物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两次扩增血清TTVDNA ,对各类人群中TTVDNA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部分基因测序 ,并与日本报道的TTVDNA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从非甲 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正常献血员、静脉内吸毒者和女性性乱者中 ,分别获得的 6份TTVDNA克隆 ,其基因序列与日本株TTVORF1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99% ,均属于TTVla型。提示 :我国各类高危人群感染TTV以la型为主 ;TTV基因型与疾病发生和传播方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于杰  周建良 《中国医刊》1999,34(5):35-35
自开展甲-戊型肝炎病毒检测以来,有一部分患者病原学诊断仍不明确,1997年8月,我院开展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检测。本文收集1997年8月~1998年9月住院和门诊治疗的283例的非甲-戊型急性肝炎,从中查出庚型肝炎4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与80~90%的病毒性肝炎有关,但仍有10~20%的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未明,意大利DiaSorin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Daniele Primi博士及其同事宣称,他们新发现了一种肝炎病毒SEN-V,与急慢性肝炎有高度的相关性,可能是未明病因肝炎的主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