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标本在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动脉搏动明显的患者,护士经常能快速准确地采集到动脉血,但如果患者的动脉搏动不明显,则经常出现反复穿刺或误采集到静脉血的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血气分析准确性.我们在实践中使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替换注射器针头,大大提高了动脉血采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患者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进行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提高护士动脉血采集成功率,笔者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4月14位护士采集的100例患者动脉血标本进行调查,探讨动脉血采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阳桃鲜 《当代护士》2014,(2):106-107
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夏红梅 《全科护理》2012,(4):298-299
[目的]总结动脉血气分析采集的技术与护理。[方法]对283例胸外科术前病人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采集技术与分析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因素。[结果]经桡动脉穿刺240例,穿刺一次性成功212例,经肱动脉穿刺243例,穿刺一次性成功238例。[结论]加强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护理,是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如何采集动脉血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病人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特殊情况应采用动脉血作为分析样本。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现将动脉血采集方法的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以往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静脉血管热敷动脉化后采集(如耳垂采血),机体毛细血管热敷处理后,其血气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相似,有时候用来代替动脉血气分析,是可选择的一种替代方法,但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保证。另一种是直接采集动脉血,用1mL肝素抗凝的注射器来采集新生儿动脉血,此方法很难找准新生儿动脉,是多年来护理工作的难点,新生儿太小,动脉血采集太困难,即使找到也不容易固定,极易刺穿动脉,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文章总结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对原有动脉血气的采集、送检、分析流程优化及护理工作调整的相关做法。具体措施包括统筹人员安排、设置血气分析检测区、调整血气分析结果的传递方式、加强人员培训等。动脉血气采集流程经优化后,2020年1月20日—4月5日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共收治留观患者241例(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1例),动脉血气分析采集与检测702次。动脉血气采集期间,护士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患者均未出现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目前经股动脉法是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常用部位,但急危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穿刺体位不易固定,病情复杂多变,利用经股动脉法采集标本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科运用经足背动脉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种方法对照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动脉采血部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正确判断患儿的时吸功能、血O2代谢及血液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近年来,我科在抢救危重患儿过程中采集动脉血160例次血样进行了血气分析,实践证明,采用足背动脉、烧动脉及领动脉抽血在操作方面较助动脉、股动脉方便,安全非易操作。下面将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三种动脉选择适应范围1.1颞动脉此动脉表浅、易见搏动点,适宜3岁以下卜小儿或循环不良较肥胖的小儿。1.2烧动脉、足背动脉皮下脂肪少,搏动点易触及,适宜3岁以上儿童或较瘦的小儿。对循环不良者,可局部热敷后进行芽刺。2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铁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15-5815
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时常在桡动脉部位采集,此部位易暴露,动脉搏动较明显,采动脉血的成功率高。常规动脉采血后,穿刺部位需加压按压止血5~10 min,如按压时间过短或按压移位时,易造成穿刺周围皮下淤青、血肿、疼痛,加重患者的痛  相似文献   

11.
曹岚  唐春炫 《全科护理》2016,(9):917-918
[目的]研究通过有创血压监测病人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的正确方式。[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20例,通过对同一病人分别用四种不同方法各采集动脉血标本一份,将由动脉置管处抽取标本的三种方法得出的血气结果分别与直接穿刺法比较。[结果]通过分别比较,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病人通过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可采用弃去2 m L血液的方法,可确保血气结果准确可靠,减少病人血液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最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中的运用。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科以"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将2017年1月的动脉血气采集操作作为整改前组,2017年4月的动脉血气采集操作为整改后组,整改前组采取常规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整改后组采取干预措施后的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探讨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整改前组共计采集210次,成功175次,整改后组共计采集200次,成功186次,我科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由83.3%提高到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改前后圈成员自我评分除发现问题能力外,其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间沟通与协调能力,对QC手法的提高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略低,操作时间稍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皮下瘀血、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为(0.74±0.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1.35±0.33)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能够有效减少血气标本采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损害,适宜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Win98操作平台 ,Borland公司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Delphi5 .0 ,开发动脉血气图计算机辅助判断系统软件 ,并观察 2 31例 COPD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在血气图上的变化。结果 :1用计算机软件判断动脉血气指标在动脉血气图上分区所用时间 ,吸氧患者为 (4 .7± 0 .5 ) s,明显低于手工计算判断所需的 (90 .2± 4 .9) s(P<0 .0 0 1)。2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分布在通气不足合并换气损害区 (5区 )最多 ,占 5 5 .4 % ,通气代偿换气损害区 (4区 )占 2 2 .9% ,通气过度合并换气损害区 (6区 )占 2 1.6 %。 3随病情的好转 ,血气指标由 5区向 4和 6区移行 ;10 6例抢救存活者入院和出院时血气指标在动脉血气图上分区变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P<0 .0 0 1)。4病情加重时动脉血气指标向 5区转移 ,病情越重 ,越向血气图的左上方移动 (严重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 ) ,死亡患者均处于 5区。结论 :计算机软件分析动脉血气图所需时间较手工判断明显缩短 ,并能反映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症、疑难手术的增多,以及呼吸机的运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需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析、血液细胞分析、离子检验、免疫血清学检验等。现临床上常用注射器抽取动脉血、一次性采血针配合真空管抽取静脉血送检,或采用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取动脉血,但患者都需承受分别穿刺动、静脉的痛苦。我科2011年2月采用改良式采血装置,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并明显提高了护士动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伟斌 《全科护理》2011,9(27):2533-2533
血气分析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已成为危重病人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护士是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者,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后注意防止其与空气接触,因其与空气接触后可使动脉血氧分压(P0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并污染血标本。  相似文献   

18.
血气分析对了解病情,决定治疗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医疗监护的危重病人.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应用监测仪两者结合.可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应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ICU,动脉血的采集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操作。对于病程长、全身情况差的病人.既要准确、及时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又要计划性保护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的针头血用于血细胞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对危重患者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其针头血用于血细胞分析,与此同时静脉采血进行血细胞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WBC、MCV、MCH、MCHC、NEU%、LYM%、MONO%、EO%、BA%、NEU、MONO、EO、BA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护士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开展规范化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7月2日至8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7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内的儿科护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18份,其中67.7%的护士使用专业采血器进行采血;桡动脉为首选穿刺部位,占74.4%。不同科室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工具选择、采血工具使用方法不同。近一年在动脉血气分析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为127名,发生率为8.4%。结论:儿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流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十分必要,尚须加强动脉血气分析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