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TIVA,对照组行静吸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麻醉前及手术完成后3、6、12、24h的认知功能,术后3、6、12、24h疼痛程度得分。结果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与麻醉前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无差异(P0.05)。术后3、6、12、24h两组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且对麻醉效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曹县县立医院2015-01/2017-01期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于TKA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最后观察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吗啡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进行评估,记录每组的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KA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呕吐、恶心,嗜睡及瘙痒)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TKA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并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交通伤致髋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交通伤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常规麻醉诱导,观察组予常规麻醉诱导+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运用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患者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认知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后2 h、12 h、24 h及48 h的疼痛程度,观察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发生率,记录术后24 h瑞芬太尼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MMSE评分升高,术后2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术后24 h瑞芬太尼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第1天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及对照组术后第3天MMSE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后2 h比较,两组术后12 h及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POCD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后6 h,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液。术后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泵内药物为0.001%芬太尼和托烷司琼5 mg,背景剂量为2 mL/h,按压给药量为2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48 h停用PCIA泵。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受教育年限、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于术后24 h、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 d、3 d、7 d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P组和C组分别有6例、7例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分别为20%和23.3%(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3 d、7d 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未能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咪达唑仑诱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咪达唑仑诱导组(M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1~60,M组采用咪达唑仑诱导插管,P组丙泊酚诱导插管,观察术前1 d、术后拔管2 h、1 d、3 d、7 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情况。结果 M组患者术后拔管2 h、1 d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3、7 d基本恢复。P组患者拔管后2h、1 d POCD发生率较M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7 d 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诱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能显著增加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抜管2 h和1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住院的80例高龄老年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路径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及出院的简单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POCD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和出院时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h和出院1个月后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CD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水平,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T_1~T_4时点,神经阻滞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_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较T_0时点降低,心率(HR)较T_0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4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h,神经阻滞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3 d时MMSE评分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3 d,神经阻滞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髂筋膜间隙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不仅可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POCD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h和24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血清NSE、S100B、Aβ的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全身麻醉相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POCD的发生率,且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麻和脊椎-硬膜外麻醉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02—2013-01收治的10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麻,观察组患者采取脊椎-硬膜外麻醉。结果术后6 h、24 h以及72 h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脊椎-硬膜外麻醉给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镇痛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后血浆内皮素、心钠素、血压、心率及镇痛效果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术后选择理想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3-05/2004-05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普外科需行上腹部手术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0例。上腹部术后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组。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即刻、术后24h、术后48h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及心率、血压值;并进行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PCEA和PCIA组术后心率、血压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8~11.26,P<0.05),且PCEA组VAS评分较PCIA组低(t=2.53~4.26,P<0.05)。PCEA和PCIA组在术后24h内皮素、心钠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35~9.23,P<0.05),且PCEA组更低于PCIA组(t=3.01~6.21,P<0.05),持续时间更长,至术后48h仍低于对照组(t=2.65,3.27,P<0.05),而此时PCI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术后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疼痛,改善循环功能,降低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内皮素及心钠素值,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循环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开腹大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电针超前镇痛及常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比较两组疼痛和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排除4例患者(拒绝随访,提前拔除镇痛泵),观察组排除3例患者(拒绝随访及失访),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6h的疼痛评分为(1.86±0.62)分,低于对照组的(4.03±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观察组术后24h认知功能评分为(25.42±0.63)分,高于对照组的(21.77±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为(597.94±82.41)μg,低于对照组的(826.47±113.28)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1);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应用电针超前镇痛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及改善PO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8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9-65岁、无慢性疼痛史、择期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胸外科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INB+PCI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2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由胸外科医师在胸腔镜直视下在放置胸腔引流管的肋间和上下各一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INB+PCIA组用0.375%罗哌卡因,PCIA组给予0.9%氯化钠液。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随访患者术后4h、24h和48h在平静状态和躯体活动(如咳嗽)时的切口疼痛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4h、24h和48h静脉自控镇痛芬太尼累积用量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数量均无显著差异。INB+PCIA组患者在术后4h静息状态、躯体活动状态和24h躯体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1)。2组患者在术后24h静息状态和48h静息状态、躯体活动时的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INB+PCIA组术后静脉镇痛所需芬太尼累积剂量显著低于PCIA组(P〈0.05)。PCIA组有2例患者需术后追加芬太尼,INB+PCIA组无患者术后追加麻醉性镇痛药,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用0.3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方式能减轻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24h内的急性疼痛,并且能减少静脉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的累积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PR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5 ml;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检测患者麻醉前、术毕、术后6、12、24 h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于术前1 d、术后6、12、24 h及术后2、3 d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记录患者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测试术前1 d、术后3 d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术后2、6、12 h C组VAS评分高于PR组(P<0.05);与C组比较,PR组术后6、12、24 h自控镇痛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减少(P<0.05)。术毕与术后6、12 h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6、12、24 h和2 d 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PR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且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水平,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60例,ASAI-Ⅱ,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地佐辛组地佐辛50mg,吗啡组吗啡50mg,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背景剂量2ml/h,负荷剂量4ml,追加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患者主诉疼痛时追加哌替啶50mg。记录术后2h,6h、24h、48h的VAS评分、PCA泵按压总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哌替啶使用总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按压总次数以及哌替啶使用剂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地佐辛组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妊高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组,n=20例);静脉自控镇痛组(V组,n=20例);未用镇痛组(C组,n=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2h、术后24 h、术后48 h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P组PT术后各时点明显较V组和C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PTT术后12h、24 h较V组和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D术后各时点明显较V组和C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T、Fib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系统有抑制作用;静脉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且择期行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1(K组)、实验组2(KN组),每组15例。C组患者术后硬膜外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K组应用含0.1 mg/kg氯胺酮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N组应用含0.1mg/kg氯胺酮和5μg/kg纳洛酮混合液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硬膜外给药后,3组均开始应用吗啡静脉镇痛泵,并记录和比较3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吗啡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恶心/呕吐次数、呼吸抑制、深度镇静及晕眩情况。结果: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K组和KN组患者术后3 h吗啡消耗量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KN组术后6 h、12 h、24 h吗啡消耗量低于C组(P0.05)。K组术后12 h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少于C组(P0.05);KN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恶心/呕吐次数均少于C组(P0.05)。各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深度镇静,晕眩病例散发。结论:术后硬膜外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吗啡的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吗啡消耗量及患者的恶心呕吐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神经损伤标记物及认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于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晚(术前口服>5 d,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C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术前、术后6~72 h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浓度,术前、术后6~24 h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浓度;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5天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使用 Mattis 痴呆评定量表的主动与持续部分进行执行功能评估,并同时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术前、术后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无明显差别。S组术后6 h、12 h血浆NSE、S100β浓度及术后6 h、12 h、24 h血浆IL-6浓度低于C组(P<0.05);S组术后认知、执行功能评估得分高于C组(P<0.05),S组术后3例(12.5%)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C 组术后7例(29.17%)发生 PO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可减少体外循环后血浆炎症因子的浓度,降低POCD发生,改善患者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老年男性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60~75岁择期全麻下行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各30例.C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5 ml脂肪乳,F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于术前24 h(To)、术后4 h(T1)、24 h(T2)及48 h(T3)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F组T1-T3三个时点血清IL-Iβ、IL-6和TNF-α水平与C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T3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基本达到T0水平,T2、T3时点MMSE评分F组明显高于C组;F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e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通过抑制术后早期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降低老年男性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庞家容 《全科护理》2012,(35):3277-3278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44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病人术后刚清醒时、术后24h和术后48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手术后24h和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病人伤口的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