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与MOF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为平 《临床荟萃》1993,8(6):241-242
本文对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作有关分析,探讨其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与分析 1.1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MOF9例(占同期重度中毒16.4%)。男6例,女3例,年龄22~46岁。服毒种类;乐果及马拉硫磷各3例,1605、1059及混合中毒各1例。服毒量:20~40ml 4例;50~150ml5例。服毒至入院时间:1~2h 4例,40~60min 5例。入院时6例已昏迷。 1.2 中毒前均无心、肝、肾及肺疾病史 MOF诊断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1988年提出的诊断标准。 1.3 各脏器功能衰竭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2.
严重颅脑复合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亦称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两个以上重要脏器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急性功能衰竭[1]。是严重颅脑复合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0%-100%[2]。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5月共收治颅脑复合伤病人108例,发生MOF者14例(13.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16-to岁,平均45岁。患者人院时GCS计分,3-5分10例,6-7分4例。脏器衰竭情况为:肺衰竭14例,胃肠衰竭6例,肾衰竭5例,心脏衰竭3例,肝脏衰竭2例,凝血障碍2例。本组MO…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复48h洗胃1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过多长时间洗胃才可使胃内残余毒物清除比较彻底。方法:将191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自入院开始即保留胃管,每隔4 h用清水或生理盐水800-1 000 m l分两次进行洗胃,将每次析出液留取标本进行有机磷农药定性鉴定,直至定性为阴性,记录洗胃次数及中毒时间。结果:析出液毒物检测为阴性的时间(47.5±6)h。结论:抢救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需反复洗胃,每4 h一次,自中毒开始计算持续时间以48 h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可能存在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前进法多元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 AOP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作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AOPP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6h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血酸碱度3个变量是急性有机农药磷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从OR值来看,入院6h血乳酸升高是危险因素,6h乳酸清除率高、血酸碱度高是保护因素。以6h乳酸清除率评估急性有机农药磷中毒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当6h乳酸清除率为5.99%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6h乳酸清除率可应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李凯伟  袁玉如  熊昊 《华西医学》2002,17(3):364-365
目的:为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单纯Ⅱ型呼吸衰竭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气及酸碱失衡的异同及临床意义。对象:122例肺心病呼衰患者根据入院测定血气及肝、肾功、大便潜血等,确定单纯Ⅱ型呼衰50例,并多脏器衰竭72例。结果:多脏器衰竭与单纯Ⅱ型呼衰发生率分别为59%,41%,两组血气分析PaO2,AG无差异,多脏器衰竭组PaCO2,HCO3^-,BE明显偏高,而pH明显偏低(P<0.05),肺心病伴单纯Ⅱ型呼衰组经治疗无一例死亡。而多脏器衰竭组23例死亡,衰竭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死亡者皆合并肺脑,酸碱失衡类型分析无论单纯呼衰或多脏器衰竭皆以呼酸居首位,多脏器衰竭死亡率依次为呼酸(13.9%),呼酸代碱(6.9%),呼碱代碱(4.2%),三重酸碱失衡人数虽然不多,但皆死亡,结论:(1)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呼衰者,进一步发展为碱代碱(4.2%),三重酸碱失衡人数虽然不多,但皆死亡,结论:(1)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呼衰者,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机率增大,而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后,死亡率明显升高,特别以合并肺脑者死亡率增高最显著。(2)入院时血气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2潴留越重,预后越差,三重型酸碱失衡死亡率极高。Ⅱ  相似文献   

6.
分析116例老年人以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多器官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发现由肺部感染所诱发的MOF居首位,占81.0%,细菌学检查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多器官衰竭的先后顺序为:肺、心、脑、肾、肝。2~4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为51.9%~83.3%,5个以上器官衰竭者13例,全部死亡,病死率100%。提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是MOF的主要因素,肺部感染为始动因素。并对其预后及诊治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机体经受急性损害(如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及大手术)后,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或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的炎症介质,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1-2]。本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共诊治1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巴比妥疗法在预防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惊厥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8例,均给予反复洗胃、应用解毒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硫贲妥钠,每分钟100-200mg,并持续血压监测,不要使动脉血压下降超过10%,连续静脉滴注硫贲妥钠4h停药。继之应用苯巴比妥钠0.2肌注,每6h1次,连用2d。结果:2组病例的治愈率、死亡率;惊厥发生率、平均住院日;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ers,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比妥疗法能预防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惊厥发生,降低病死率。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肺心病患者在心、肺已损害的基础上,在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并发脑、肾、肝、消化道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E)等一项或一项以上损害者,主要是缺氧及CO2潴留所导致。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内科危重病症之一,许多患者最后死于MOF。为探讨其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将我院4年来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9例并MOF者29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黄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反跳、中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胃管内注入大黄)和对照组(胃管内注入甘露醇)各43例。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反跳、中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治愈人数。结果:实验组反跳、中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愈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导泻有利于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中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娄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99-1900
目的:通过对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脏器衰竭(MODS)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了解CVVH对重要脏器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提高护士对伴有多脏器衰竭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方法:收集2005/2006年来我院对32例重症ARF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采用CVVH治疗前后的BUN、Scr及血流动力学的数据的比较。结果:CVVH有利于改善重症ARF患者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对心、脑等重要脏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重症ARF患者的死亡率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疾病严重性,CVVH治疗中临床的护理抢救技术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治疗的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早期胃肠黏膜pH变化与其预后相关性。方法:脓毒性休克患儿44例根据转归不同分为3组:存活组28例;休克死亡组12例(于入院24h内死亡,死亡原因为不可逆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组4例(治疗24h以上,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采用胃管法监测其胃肠黏膜pH变化,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初次胃肠黏膜pH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存活组胃肠黏膜PH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而死亡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黏膜PH变化可直接反映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后因多种因素而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易于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严重的酸碱失衡是MOF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42例脑出血后MOF患者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就其酸碱失衡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42例均为住院的脑出血并MOF患者。均符合Fry等提出的诊断标准。男27例,女15例,年龄42~72岁。42例中二个脏器衰竭16例,三个脏器衰竭13例,四个脏器衰竭9例,五个以上脏器衰竭4例。 1.2 方法:血气标本全部取股动脉血,同步分别测定动脉血气及K~+、Na~+、Cl~-、BUN。每次测定的结果按各型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计算,用Na~+—  相似文献   

14.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机体出现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同时或先后发生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死亡率高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较为棘手的难题。因此,在临床上应仔细、及时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不可逆的并发症。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损,其次是肝、肾、胃等多脏器受损及衰竭也较常见,为进一步掌握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易发因素临床特点,综合救治措施及预后,现将我院自1995~2001年间收住院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多脏器衰竭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特点及治疗。对我院2001年至2005年住院17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神经科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我科自1988年3月~1996年6月收治107例老年ACVD病人,其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24例,现将对本病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MOF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79岁,63~70岁3例,71~80岁6例,用岁以上15例。脑出血20例,脑梗塞4例。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由CT或MRI确诊,其中24例在脑卒中发生同时或序发生2个或2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符合MOF的各脏器衰竭诊断标准。1.3脏器衰竭数目2个脏器7例,3个11例,4个以上者6例。1.4病情分级…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院1988年10月~1991年10月收治慢性肺心病560例,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253例(占45.2%)。死于MOF92例(占36.3%)。肺心病死亡率随脏器功能衰竭数目的增多而增高,4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例100%的死亡。作者结合文献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MOF的发病机理、如何降低MOF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多脏器功能衰竭(简称MOF)是指两个以上重要脏器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功能衰竭。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除心肺脏器损害外,常可累及脑、肝、肾、胃等重要脏器。此种多脏器受损或衰竭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1980年1月至1992年10月收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MOF2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脏器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是指两个以上脏器同时衰竭或一个脏器衰竭连锁性地引起第二、三脏器衰竭。多脏器细胞水平的衰竭是MOF的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死亡率高。许多因素诸如严重创伤、失血、烧伤、败血症和大手术都可以引起MOF。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对MOF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使MOF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护士在MOF救治中所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20.
15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因素分析(682例临床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勇  高嗣惠 《华西医学》1994,9(2):160-161
本文分析我院15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82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有机磷农药种类与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而年龄,中毒途径,中毒后至入院时间,病性分级,并发症和洗胃方式则与预后明显有关P<0.01。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应是以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