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胃癌患者共40例,采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可能为胃癌干细胞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也可能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并对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Lgr5和CD4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南京市鼓楼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273例胃癌组织中的Lgr5和CD44蛋白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Lgr5和CD44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 Lgr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p 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均无关(P0.05)。Lgr5和CD44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gr5及CD44高表达、肿瘤分化及p TNM分期等均与胃癌预后不良有关。单因素分析,胃癌组织中Lgr5及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pTNM分期、脉管侵犯等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胃癌组织中Lgr5及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等均与预后相关。结论 Lgr5、CD44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标志,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在胃癌中,检测Lgr5、CD44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NEDD9、CD44和Ki67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05月-2019年0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胃黏膜50例作为参照组,检测NEDD9、CD44和Ki67在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的表达,分析3种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NEDD9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患者,且进展期胃癌患者高于早期胃癌。NEDD9高表达随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CD44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与性别、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有关,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NEDD9、CD44、Ki67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已有较高表达率。结论:检测NEDD9、CD44、Ki67指标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评估胃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或为胃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帮助,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率为60.0%。CD4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侵润程度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44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呈现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侵润程度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croRNA-92a(miRNA-92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80例,取胃癌组织及距离癌边缘5 cm的正常黏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qRT-PCR检测miRNA-92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92a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NA-92a相对表达量为(0.72±0.1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36±0.07)(P﹤0.01).miRNA-92a的相对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miRNA-92a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55±11.39)个月,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23.62±10.60)个月(P﹤0.05).结论 miRNA-92a在胃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随兴  罗毅 《现代肿瘤医学》2021,(10):1691-1696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HMGB1在126例OSCC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B1表达情况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HMGB1蛋白表达与术后总生存期(OS)的关系,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OSCC组HMGB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OSCC组织中HMGB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HMGB1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HMGB1低或无表达组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MGB1蛋白、临床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OSCC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MGB1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MGB1蛋白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有关,并显著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胃癌组织中LC3、ATG5和SATB2-AS1在不同部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5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LC3、ATG5表达,以及RT-PCR检测SATB2-AS1表达,分析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胃癌中LC3在癌周和癌巢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ATG5在癌周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有关(P<0.05),ATG5在癌巢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SATB2-AS1在癌周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有关(P<0.05),SATB2-AS1在癌巢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癌巢LC3、ATG5和SATB2-AS1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癌巢LC3、ATG5和SATB2-AS1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nm23和E-cadherin及肿瘤相关基因CD44s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和44.5%及52.0%。nm23和E-cadher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均〈0.05。CD44s阳性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表达与nm23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nm2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可预测胃癌转移和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9.
赵娜  张浩  贺恒鹏 《现代肿瘤医学》2016,(11):1760-1762
目的:探讨miRNA-14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检测miRNA-145在63例胃癌组织和40例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并将miRNA-145的含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miRNA-14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miRNA-145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术后3年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iRNA-145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NA-145有望成为胃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VEGF、CD1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是60.5%,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VEGF阳性表达的病人总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低.结论: 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VEGF、CD105表达水平可判断胃癌病人预后及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D151与CD163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两个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151及CD163(M2巨噬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别对CD151和CD163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和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51表达在乳腺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CD163表达在乳腺癌组织的间质,CD151与CD1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0/100)和67%(67/100),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15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Her-2(+)显著相关(P<0.05),CD16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体积、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Her-2(+)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CD151与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1,P<0.001),CD151与CD163双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转移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151与CD163表达明显增高,并与不良的乳腺癌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乳腺癌组织中CD151与CD163表达高低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4例胃癌组织中HIF-1α和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IF-1α、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102/184)、62.4%(116/184);HIF-1α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CD44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44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71,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HIF-1α阳性表达、CD44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5)。结论 HIF-1α、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The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worldwide, and in particula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shown a markedincrease. Poor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occurs due to the rapid metastasis of the disease via thelymphatic and blood vesse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of D2-40 and CD34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D2-40 and CD34 expression wasdetected in 1,072 cases of Chinese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LVD) and microvesseldensity (MVD)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prognosiswas determined. The LVD and MVD of the gastric cancer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to those ofnormal tissues (P < 0.05). The expression of D2-40-LVD and CD34-MVD in the malignancies were positivelyrelated to the age, tumor size, invasion depth, lymphatic metastasis and pathological tumor-node-metastasis(pTNM) (P < 0.05); Howeve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identified between them with the patientgender (P > 0.05). Up-regulation of D2-40 and CD34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or survivalrate in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The LVD marked by D2-40 and the MVD marked by CD34 were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malignancies and may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YAP、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AP、VGLL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从而判断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YAP、VGLL4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少数在胞浆表达。YAP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增加,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减少,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结论: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肿瘤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VGLL4在胃癌组织中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CD44s和CD44v6的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D4 4smRNA和CD4 4v6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检测 16例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及 5 8例胃癌新鲜组织中CD4 4smRNA和CD4 4v6mRNA表达水平。结果 CD4 4smRNA在胃癌组织和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无差异 ,和胃癌的各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 (P >0 .0 5 )。CD4 4v6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黏膜 (P <0 .0 5 ) ,与Borrmann分型 (P <0 .0 5 )、脉管侵犯 (P <0 .0 1)、浆膜浸润 (P <0 .0 1)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1)有关。结论 CD4 4smRNA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无关 ,CD4 4v6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胃癌及15例胃炎患者手术标本Tim 3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T细胞均可见Tim-3的表达,胃癌组织CD4+T细胞Tim-3表达为(12.4±8.41)%,明显高于胃炎组的(6.01±1.95)%;胃癌组织CD8+T细胞中Tim-3表达为(9.56±7.48)%,明显高于胃炎组的(5.39±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仅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 Tim-3在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是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控基因家族(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NDR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研究NDR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DRG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表达。在60例胃癌组织中,42例高表达,阳性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显示NDRG3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NDRG3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NDRG3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NDRG3与胃癌转移机制密切相关,为胃癌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mR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119例原发性胃癌10项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越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高;MMP-9阳性表达而TIMP-1阴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最高;MMP-9阴性表达而TIMP-1阳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最低;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较高。结论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强度、MMP-9和TIMP-1表达失衡情况及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术前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刘婷  齐然 《现代肿瘤医学》2018,(13):2087-2089
目的:检测和分析CD146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CD146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CD146的表达,分析CD14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D146在7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46.67%)高于CD146在75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10.67%)(P<0.05)。CD146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癌组织中CD146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146可能成为胃癌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