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菲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45±3.21)ng/ml,WBC为(14.3±6.4)×109/L;非细菌感染组PCT为(0.67±0.57) ng/ml,WBC为(6.8±3.8)×109/L;健康体检者组PCT为(0.48± 0.38) ng/ml,WBC为(7.0±3.2)×109/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大于90.0%,高于WBC.结论:PCT检测是鉴别诊断细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指标,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PCT优于WBC计数.快速PCT检测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73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儿与47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此外,研究纳入50例健康的儿童作为研究对照.分别检查上述各组患儿全血hs-CRP与WB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hs-CRP、WBC水平分剐为(18.25±4.32) mg/L、(13.55±1.05)×109L-1,病毒性感染组hs-CRP、WBC水平分别为(4.05±2.91) mg/L、(7.97±2.11)×109L-1,健康组hs-CRP、WBC水平分别为(2.97±0.75) mg/L、(7.05±1.95)×109L-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细菌性感染组hs-CRP、WB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8mg/L时,hs-CRP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0%、50.68%、56.16%、83.56%:WBC≥10× 109L-1时,hs-CRP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9%、68.49%、65.75%、83.56%.结论:hs-CRP与WBC对诊断及鉴别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其中hs-CRP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在血液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180例,根据患者血液培养结果分为血液疾病感染组140例[细菌感染58例(革兰阴性菌感染3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26例),真菌感染42例,病毒感染40例],血液疾病非感染组40例。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RP、PCT、WBC的水平。结果血液疾病感染性组CRP(12.98±2.25)g/L、PCT(7.68±1.02)μg/L、WBC(19.98±3.02)×10~9/L水平高于血液疾病非感染性组[(7.85±1.12)g/L、(0.18±0.06)μg/L、(12.56±2.11)×10~9/L]及对照组[(2.21±0.08)g/L、(0.14±0.02)μg/L、(7.25±0.98)×10~9/L],而血液疾病非感染性组CRP、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4.97±2.78)μg/L、(15.96±2.56)g/L,显著高于真菌感染者(2.82±0.45)μg/L、(10.98±2.75)g/L及病毒感染者(2.22±0.36)μg/L、(10.75±2.32)g/L(P<0.05),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者与病毒感染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16.21±2.63)g/L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13.41±2.78)g/L(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CRP、WBC分别为(16.57±3.26)g/L、(20.48±2.26)×10~9/L,革兰阳性菌感染者CRP、WBC分别为(15.21±4.36)g/L、(20.60±2.19)×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WBC在鉴别血液感染及非感染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血清PCT对细菌性感染及非细菌性感染具有很好的鉴别价值,尤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14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WBC、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PCT和CRP有助于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方法: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儿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出院时的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检测其外周血WBC、血清PCT及CRP,并与对照组40例非发热性疾病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患儿WBC数分别为(16.37±4.60)×109/L、(11.62±5.13)×109/L、(7.09±1.88)×109/L;CRPm值分别为(18.07±10.67)mg/L、(8.23±2.49)mg/L、(5.01±2.84)mg/L;PCT值分别为(2.54±2.24)μg/L、(0.11±0.05)μg/L、(0.09±0.05)μg/L。细菌感染组外周血WBC、血清PCT及CRP均明显升高,非细菌感染组外周血WBC轻度升高,血清PCT及CRP均无明显升高。结论:联合应用外周血WBC、血清PCT及CRP对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抗生素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华  丁睿  张智贤 《中外医疗》2013,(28):31-32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收集伴有发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32例,分为2组,A组为咳脓痰的患者(18例),B组为无咳脓痰的患者(14例)。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对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降钙素原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在伴有咳脓痰的患者,血PCT(3.46±0.98μg/L)及WBC(11.5×109±2.81×109/L)显著高于无咳脓痰的患者(PCT,1.48±0.72μg/L,P<0.01;WBC,5.23×109±0.96×109/L,P<0.01)及正常对照(PCT,0.71±0.22μg/L,P<0.01;WBC,5.01×109±0.79×109/L,P<0.01);在无咳脓痰的患者,血PC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WBC与正常对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伴咳脓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血PCT显著升高,提示PCT可作为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44-47+16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5种炎性反应指标在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检测意义。方法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根据本研究相关标准纳入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幼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WBC、CRP、NeuC、NLR水平。将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分别为42例、58例,对比两组患儿PCT、WBC、CRP、NeuC、NLR水平。对比分析5个炎性指标在诊断幼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判断上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PCT、WBC、CRP、NeuC、NLR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组PCT、WBC、CRP、NeuC、NLR均较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绘制后计算出PCT、WBC、CRP、NeuC、NLR鉴别细菌性感染上最佳阈值分别为0.52μg/L、10.25×109/L、10.11 mg/L、5.52×109/L、1.92。5个指标中PCT在鉴别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上的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和敏感度也为5个指标中最高,分别为82.01%、80.12%、84.21%、80.29%、88.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WBC、CRP、NeuC、NLR在诊断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鉴别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均有一定价值,其中PCT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程斌  卫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3,(9):25-2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86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其他两组(P<0.01)。以PCT>0.5 ng/mL为阈值,PCT敏感性分别为89.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8%);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为:PCT>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5.9%。结论 PCT可用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若要对下呼吸道感染作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需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54例)与非细菌感染组(3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血清PCT及CRP的浓度,同时对患者进行痰及血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血清浓度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组(P0.01)。以PCT0.5 ng/m L,CRP10 mg/L为阳性,PCT及CRP的灵敏度分别为88.9%和83.3%,均大于细菌培养的灵敏度(40.7%);PCT及CRP的灵敏度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及CRP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性为87.7%高于CRP的75.6%(P0.05)。结论 PCT及CRP可作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联合细菌学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CT水平、总胆汁酸(TBA)、胱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计算三组受检者的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血清PC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PCT [(4.02±1.20)μg/L vs (0.33±0.02)μg/L vs (0.13±0.03)μg/L]、WBC [(6.03±1.03)×109/L vs (3.94±1.82)×109/L vs (5.51±1.29)×109/L]、CRP [(6.24±1.92) g/L vs (5.73±1.24) g/L vs (1.60±0.39) g/L]、Cys-C [(2.34±0.32) mg/L vs (0.79±0.11) mg/Lvs (0.67±0.20) mg/L]、TBA水平[(33.29±3.94)μmol/L vs (23.39±3.04)μmol/L vs (20.39±2.02)μmol/L]比较,合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24 h-Ccr水平为(62.48±6.02) mL/min,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83.12±8.22) mL/min和对照组的(90.38±8.34) 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24 h-Ccr呈负相关(r未合并组=-0.278,r合并组=-0.600),与患者的CRP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4,r合并组=0.605),与患者的Cys-C水平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7,r合并组=0.530)。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T升高,则其患有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概率较高,血清PCT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白细胞值、C反应蛋白值及降钙素原与急性炎症反应的关系,并筛选出相应临界值与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21例肾结石采取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变化,术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时间、程度。术前尿培养阳性或术后出现高热的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至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采用SPSS1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白细胞升高的患者有101例(45.7%),其术前血白细胞平均水平为(6.41±1.56)×109/L,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平均水平为(15.21±3.32)×109/L。术后血白细胞值升高而发展为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者有46例(45.5%),其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值较术前升高(8.98±3.86)×109/L,SIRS者术后C反应蛋白为(61.96±19.59)mg/L,降钙素原为(4.00±0.93)ng/L。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值、术前术后白细胞绝对差值、术后C反应蛋白、术后降钙素原分别为曲线下面积的0.663、0.646、0.615、0.694,ROC曲线分析得出术后白细胞阈值为13.95×109/L、术前术后血白细胞绝对差阈值为9.05×109/L、C反应蛋白阈值为64.42mg/L、降钙素原阈值为3.50ng/L。结论:PCNL术后易发生感染并发症,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多经历SIRS期,术后白细胞大于13.95×109/L、术前术后血白细胞绝对差值大于9.05×109/L,CRP大于64.42mg/L、PCT大于3.50ng/L与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脓毒血症患儿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儿以及同期40例非脓毒血症患儿(非脓毒血症组)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为脓毒血症组,根据患病性质分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组(40例)、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20例);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中治疗痊愈的为存活组,死亡的为死亡组.根据新生患儿危重病例(NCIS)评分法对60例脓毒血症患儿患病程度进行评定;检测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以及非脓毒血症组患儿的血清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脓毒血症患儿入院治疗痊愈的41例(存活组),死亡19例(死亡组);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浓度血症组血清PCT水平[(11.86±5.92)、(2.14±1.33) ng/mL]和非脓毒血症组的血清PCT水平[(0.37±0.22) n~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脓毒血症血清PCT水平与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WBC水平[(13.7±1.5)×109/L]和非脓毒血症组患儿WBC水平分[(12.9±1.9)×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儿NCIS评分为非极危重,其血清PCT水平则超过14.86 ng/mL患儿最后死亡;NCIS评分为极危重患儿6例,其血清PCT水平未超过14.86 ng/mL,治疗后患儿存活.结论 血清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发热门诊患者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11月北京天坛医院发热门诊患者的初步诊断、血常规和CRP数据。结果发热患者877例,男女年龄组无差异(P=0.956)。初步诊断排名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患者中,男性WBC计数均明显高于女性[(10.75±4.12)×109/L vs.(9.77±3.90)×109/L, P =0.005;(10.43±4.01)×109/L vs.(8.97±3.31)×109/L, P =0.02)]。男性肺炎患者CRP高于女性(44.2 mg/L vs.32.0 mg/L, P =0.018)。结论〈br〉 WBC和CRP联合检测能够较好评估发热患者,减少误诊和漏诊,还应重视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杨锦旺  吴震  葛仁美  林小荣 《医学综述》2013,(24):4591-4592
目的观察抗菌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海安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取样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全程应用抗菌药物组(全程抗菌组)50例,延后应用抗菌药物组(延后抗菌组)54例,对两组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后抗菌组总有效率为96.3%,全程抗菌组为9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后抗菌组的病程为(4.3±0.6)d,显著短于全程抗菌组的(5.5±0.7)d(t=9.179,P=0.001);延后抗菌组复诊率为7.4%,显著低于全程抗菌组的22.0%(χ2=4.479,P〈0.05);延后抗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全程抗菌组为26.0%,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延后抗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9.4±0.7)×109/L和(6.6±0.5)×109/L、粒细胞(0.73±0.06)和(0.61±0.06)、C反应蛋白(19.1±1.8)mg/L和(7.2±0.6)mg/L比较全程抗菌组的白细胞计数(7.1±0.6)×109/L和(6.8±0.5)×109/L、粒细胞(0.60±0.06)和(0.60±0.06)、C反应蛋白(12.1±1.2)mg/L和(7.7±0.6)mg/L的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延后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且安全性更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敏  郑世良  程善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95-169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病例组,包括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0例)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中度组,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1)。发生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PCT>1.5μ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85例血清PCT增高,住院时间(13.39±13.82)d明显高于血清PCT不增高者的(9.06±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以血清CRP>10 m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79例血清CRP增高,住院时间为(13.87±12.06)d,明显高于CRP不增高者的(9.15±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反映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为正确地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急诊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78例,检测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fCresponseprotein,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中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CRP、WBC的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W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P〈O.01),但三个指标中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WBC;PCT在三个指标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为最高。结论PCT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R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