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Kaposi's肉瘤巾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TGF-βRⅡ)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Kaposi's肉瘤组织和30例皮肤良性血管瘤组织中TGF-βRII的表达。结果:TGF—βR1I基因在Kaposi§肉瘤真皮瘤体小的表达阳性率为46.7%(14/30),在血管瘤真皮瘤体中表达阳性率为66.7%(20/30),(P〈0.05)。TGF-βR1I基因在Kaposi肉瘤表皮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19/30),在血管瘤表皮中为53.3%(16/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RⅡ基因在真皮瘤体中的表达与Kaposig肉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用于检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FUS-CHOP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其对粘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粘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5例,以其它类型脂肪肉瘤(包括分化良好型、去分化型、多形型),滑膜肉瘤,低度恶性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粘液脂肪瘤,脂肪母细胞瘤,神经鞘瘤伴粘液变性和粘液软骨肉瘤作为阴性对照,共18例.所有标本均经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用嵌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FUS-CHOP融合基因mRNA并经测序证实,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对照检测mRNA质量.结果:43例标本中,30例可检出β-actin,阳性率为69.8%,其中粘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标本β-actin阳性18例(72%),对照组β-actin阳性12例(66.7%).25例粘液/圆细胞型脂肪肉瘤中15例检出Ⅱ型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60%(15/25),去除β-actin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77.8%(14/18).其中1例β-actin阴性表达而检出FUS-CHOP融合基因.对照组18例标本均未检出FUS-CHOP融合基因.结论:FUS-CHOP融合基因在粘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中呈特异性表达,可作为该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诊断.嵌套式RT-PCR的方法可用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FUS-CHOPm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TGF-βR Ⅱ和Smad4 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 TGF-βR Ⅱ) 及其下游的抑癌基因Smad4 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对24 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组织中TGF-βR Ⅱ和Smad4 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24 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切片中,可见瘤细胞TGF2βR Ⅱ阳性12 例(50 %) , Smad4 阳性11 例(45. 8 %) ,两者均阳性5 例,两者均阴性6 例。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存在TGF-βR Ⅱ和/ 或Smad4 的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3例鼻咽癌和42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TGF-β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8%(86/163) ,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9.0%(8/42)(P<0.01);TGF-βRⅠ在鼻咽慢性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1%(24/42),与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3%(108/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80/163),明显低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1.4%(30/42) (P<0.01);Smad4蛋白表达于胞质和(或)胞核中,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3.8%(104/163),明显低于鼻咽慢性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3.3%(35/42) ](P<0.05)。(2)TGF-β1与Smad4的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和5年生存率有一定相关性(P<0.05);TGF-βRⅠ在非角化性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非角化性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的表达(P<0.05)。(3)TGF-β1、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胆囊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及30例胆囊炎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胆囊癌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0.0%和16.7%,胆囊腺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0.9%、63.7%、54.5%,在胆囊炎中阳性率分别为96.7%、93.3%、90.0%。TGF-β1在胆囊癌中表达低于胆囊炎(P〈0.05);Smad4蛋白、TβRⅡ在胆囊癌中表达均低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P〈0.05)。Ⅰ-Ⅱ期胆囊癌TGF-β1阳性率低于Ⅲ-Ⅴ期(P〈0.05),而Smad4蛋白、TβRⅡ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Ⅴ期(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4.1%,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胆囊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高表达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与Smad4及TβRⅡ的低表达有关,且TGF-β1高表达与胆囊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Sun R  Chen MY  Sun J  Zhang Y  Zhang CQ  Hou JH  Hong MH 《癌症》2007,26(9):1005-1009
背景与目的: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受体TGFβR Ⅰ、TGFβRⅡ和该通路下游的细胞内关键分子Smad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91例鼻咽癌组织中,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中各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9.2%、73.6%、62.6%、72.5%;TGF-β1阳性的鼻咽癌病例在Ⅰ、Ⅱ、Ⅲ、Ⅳ期中分别为0、12.7%、50.8%、36.5%,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Ⅰ阳性率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Ⅱ阳性率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4阳性率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阳性病例局部复发率(22.2%)与表达阴性病例(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阳性病例5年生存率为63.5%,与TGF-β1阴性病例(82.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的阳性与阴性表达病例在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信号通路中四种关键分子的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在远处转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存在TGF-β1自分泌现象.TGF-β1阳性病例局部复发率高于阴性病例,而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病例.  相似文献   

7.
陆斌  周永宁  李强  吴正奇  张志镒  姬瑞  郭庆红  刘伟 《癌症》2009,28(5):538-542
背景与目的:目前研究认为,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探讨TGF-βR Ⅱ、Smad4和Smad7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0例胃癌组织及56例癌旁组织TGF-βBR 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R Ⅱ、Smad4和Smad7的阳性率分别为25.5%、67.0%和47.0%.TGF-βRⅡ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Lauren分型密切相关(分别X2=6.214,X2=11.308,X2=14.633和X2=8.216,均P<0.05);Smad4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密切相关(分别X2=16.162和X2=13.100.均P<0.05);Smad7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密切相关(分别X2=4.710和X2=5.297,均P<0.05);Smad4与TGF-βRⅡ表达呈正相关(r=0.191,P=0.007);Smad4表达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X2=4.090,P=0.043).结论:胃癌组织中广泛存在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GF-βRⅡ、Smad4和Smad7表达异常.胃癌中Smad4蛋白阳性患者其预后优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通路分子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口腔鳞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TGF-β1及其受体Ⅰ(TβR Ⅰ)、Ⅱ(TβRⅡ)和该信号内下游关键分子Smad4在10例正常口腔组织和10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TβR Ⅱ和Smad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和38.9%,在正常口腔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TβR Ⅰ的阳性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组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4、TβR Ⅰ和TβR Ⅱ的阳性表达率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其中TGF-β1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发生部位有关(P<0.05);Smad4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旱负相关(P<0.05);虽然TβR 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淋巴结转移组的TβR Ⅱ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Smad4介导的TGF-β1(TGF-β1/Smad4)信号通路异常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TβRⅡ、Smad4低表达可促进口腔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US-CHOP融合基因与M DM2蛋白在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MRCL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MRCLs标本25例.以非MRCLs的脂肪肉瘤及其它软组织肿瘤共18 例作对照组.用嵌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FUS-CHOP融合基因mRNA并经和DNA测序证实 ,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MRCLs中MDM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RCLs组和对照组β-actin阳性率分别为72.0%(18/25) 和66.7%(12/18).25例MRCLs中15例检出Ⅱ型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0 .0%),去除β-actin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83.3%(15/18).对照组18例标本未检出FUS-C HOP融合基因.MRCLs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0%(14/25),在圆细胞为主的病例组阳性表达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FUS-CHOP融合基因与MDM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MRCLs中FUS-CHOP融合基因与MDM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2)FUS-CHOP融合基因在MRCLs中呈特异性表达,可作为该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诊断.(3)MDM2蛋白过表达与MRCLs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均有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typeⅡ,TGF-βⅡ)表达缺失或降低,从而使其逃脱TGFβ的生长控制而获得恶性增殖能力.在胃肠癌中,TGF-βRⅡ polyA序列的移码突变是造成受体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头颈部癌中,TGF-βRⅡ点突变引起其蛋白产物磷酸化功能障碍;乳腺癌细胞TGF-βRⅡ表达缺失可能与其蛋白运输异常有关,基因及药物治疗可恢复TGF-βRⅡ表达,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TGF-β1 、TβR Ⅱ及cyclinD1 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TGF-β1 、TβR Ⅱ及cyclinD1 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从蛋白水平分析TGF-β1 、TβR Ⅱ、cyclinD1 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腺瘤组织为28. 6 % ,大肠癌组织中为57. 1 %( P < 0. 05) ; TβR 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1. 8 % ,低于腺瘤组织( P < 0. 01) ; TGF-β1 、TβR Ⅱ表达的改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TβR Ⅱ和cyclinD1 的表达呈负相关( P < 0. 05) 。结论 TGF-β1 的过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演进密切相关; TβR Ⅱ的失表达不仅有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 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大肠癌的侵袭性;cyclinD1 在TGF-β1 的生长抵抗中可能发挥了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2.
TGFβ1信号通路蛋白在横纹肌肉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立  杨光华  步宏  周桥  郭立新  张红英  王华  叶绿 《肿瘤》2004,24(5):440-44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信号转导通路中TGF β1、受体(TβRⅠ、TβRⅡ)及胞内转导分子(Smad2、Smad4)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TR-PCR分别检测石蜡包埋人体横纹肌肉瘤组织及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中TGF β1信号转导通路中各成分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骨骼肌组织和成肌细胞(Myoblasts,Mb)比较.结果在横纹肌肉瘤石蜡组织中TGFβ1、Smad2和Smad4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8.6%(41/70)、70%(49/70)和75.7%(53/70),对应正常骨骼肌组织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8%(7/25)、24%(6/25)和28%(7/25),两组间都有明显差异(P<0.01).TβRⅠ、TβRⅡ在RMS及正常骨骼肌组织中普遍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TGF β1、TGF βRⅠ、TGF βRⅡ、Smad2和Smad4 mRNA水平在RD细胞株中都明显高于正常成肌细胞.结论RMS中存在TGF β1自分泌现象,Smad2、Smad4介导了TGF β1信号从细胞表面受体到细胞核内的转导,TGF β1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参与了横纹肌肉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5 3蛋白、p5 3mRNA和C erbB 2蛋白表达在非洲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 ,对 30例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中p5 3和C erbB 2的表达作了标记 ,用图像分析仪对表达的阳性程度作了定量测定。根据Kaposi肉瘤组织中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的比例分为血管瘤样型、梭形细胞型和混合型。结果 :p5 3蛋白在血管瘤样型表达弱 ,梭形细胞型表达强 ,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1) ,p5 3mRNA表达在血管瘤样型高于梭形细胞型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C erbB 2蛋白在梭形细胞型的表达高于血管瘤样型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p5 3mRNA和C erbB 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Kaposi肉瘤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TβRⅠ和TβRⅡ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Ⅱ(TβRⅠ、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65例ESCC及59例癌旁组织中Tt3R Ⅰ和TI]R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和41例ESCC及15例癌旁组织中TβR Ⅰ和TβRⅡ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2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参数和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TβR Ⅰ在ES-CC和癌旁组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3%(34/65)和40.7%(2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0.P=0.1 95.TβRⅡ在ESCC和癌旁组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0.8%(46/65)和47.5%(28/59),ESCC组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γ2=6.984.P=0.008.TβR Ⅰ和TβR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无关,P>0.05.ESCC组TβRⅠ和TβR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1=-3.393,P1=0.001;t2=-2.358,P2=0.022).ESCC组中发生甲基化和未发生甲基化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7,P1=0.206;t2=-0.922,P2=0.362.结论:TβR Ⅰ基因甲基化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无关,而TβR 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引起基因转录失活,导致ESCC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BAT-26微卫星位点应用PCR-SSCP银染方法鉴定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MSI状态,并检测TGF-βⅡ型受体突变热点cDNA709-718在大肠腺瘤、大肠癌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实验选取的60例大肠癌中TGF-βⅡ型受体的突变率为26.7%(16/60),42例大肠腺瘤的突变率为11.9%(5/42),且均发生在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晚期腺瘤中。本组88.8%MSI大肠癌存在TGF-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TGF-βⅡ型受体突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有密切关系,其多位于右半结肠,多发生在伴MSI的大肠癌,多为分化不良型腺癌,Duke’s A、B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Duke’s C、D期(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致细胞失去对TGF-β的生长抑制反应而发生肿瘤可能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是MSI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且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粘液样脂肪肉瘤TLS/FUS-CHOP融合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粘液样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TLS/FUS-CHOP特异性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TLS/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在粘液样脂肪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粘液样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例,以粘液样脂肪瘤、脂肪母细胞瘤、粘液瘤、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粘液纤维肉瘤作为阴性对照,β-肌动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对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检测TLS/FUS-CHOP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6例粘液样脂肪肉瘤中4例检出β-肌动蛋白mRNA表达,5例检出β2-微球蛋白mRNA表达,其中3例检出Ⅱ型TLS/FUS-CHOP融合基因mRNA表达.对照组均未检出TLS/FUS-CHOP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运用RT-PCR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TLS/FUS-CHOP融合基因mRNA的表达可行,有助于粘液样脂肪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CD44v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和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乳腺组织、33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7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D44v6、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24.2%和70.2%;而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48.5%的73.3%;TGF—βR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9%、39.3%和17.5%。CD44v6的表达和临床分期与淋巴结状态正相关,TGF-β1的表达和临床分期正相关,TGF-βRⅡ的表达和临床分期负相关。结论CD44v6、TGF-β1的过表达和TGF—βRⅡ的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进展有关,并且三种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并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正常胃黏膜、22例肠上皮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及43例胃癌中TGF-β受体(RⅠ、RⅡ)和Smad 4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 RⅠ、TGF-βRⅡ和Smad 4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胃组织病变程度的进展而降低(P<0.01)。TGF-β RⅠ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胃癌组织TGF-βRⅡ和Smad4的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TGF-βRⅡ、Smad4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Ⅱ和Smad4在中、高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结论 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受体表达的缺失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逸TGF-β负调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失活与直肠癌恶变过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直肠黏膜、13例直肠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61例不同分化程度直肠腺癌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胰腺癌缺失基因4(Smad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在低分化(13/18)、中分化(17/23)和高分化(11/20)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侵犯明显相关,P<0.01.TβRⅡ在正常直肠黏膜(15/20)及不典型增生组(7/13)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3/18)、中分化(4/23)和高分化(4/20)组,P<0.05.低分化(13/18)、中分化(16/23)腺癌有Smad4的缺失表达,与高分化(7/20)、不典型增生组(4/13)及正常直肠黏膜(6/20)的缺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低分化(12/18)和中分化(16/23)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5/20)及不典型增生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Smad4与TβRⅡ的表达呈正相关,Smad4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Kaplan-Meier曲线显示,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组与Smad4、TβRⅡ的阴性表达组的预后较差.结论TGF-β1信号通路异常与直肠癌恶性演进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2,TGFBR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GFBR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BR2基因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47.3%(52/11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中TGFBR2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TGFBR2基因在高、中、低分化的贲门癌组织中甲基化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组织中TGFBR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升高,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TGFBR2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TGFBR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及其TGF-β1的过表达可能均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GFBR2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