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82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上方隧道巩膜瓣切口行三联于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范围为9.2~22.5mmHg,其中≤16mmHg者67眼(74.4%);矫正视力范围为0.02~0.8,其中≥0.5者45眼(54.9%);53眼(64.6%)均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力、有效降低眼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5例(26眼),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1者11例,术后视力≥0.1者20例,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眼压24.50±4.30 mmHg,术后3个月、6个月、2个月与术前眼压比较,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7例,瞳孔区渗出3例,2例发生浅部脉络膜脱离,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能提高视力,降低眼压,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青光眼合并成熟期及近成熟期白内障. 相似文献
3.
4.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视力作用 ,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术创伤大、并发症多 ,角膜散光大等缺点 ,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 〔1~ 4〕。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对 4 3例 (5 1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3例 5 1眼。其中男 19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64.3岁。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2 4例2 9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5例 17眼 ,… 相似文献
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3.62±12.33)mmHg,术后1周、3月平均眼压为(16.37±5.38)mmHg、(15.72±4.96)mmHg。术后矫正视力数指1眼,0.1~0.5者26眼,0.6~1.2者9眼。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82例(8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52例(54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间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Hg者,超乳三联术组2眼,囊外三联术组4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隧道式巩膜瓣切口对24例(2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三联手术.结果术后随访末期,最终矫正视力为0.1~1.0,其中0.1~0.5者15眼(53.6%),0.6~0.8者10眼(35.7%),1.0者3眼(10.7%).术后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14.3±6.5)mmHg(1mmHg=0.133kPa).术后有角膜水肿8眼(28.6%),浅前房2眼(7.1%),后发性白内障2眼(7.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告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选择不同切口。评价3.2mm小切口(三联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组4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1只眼),采用角巩膜10-11点方位后3mm隧道式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眼压降至0.95-2.75kPa范围,较术前平均降2.15kPa。视力:手动8只眼,20-50cm指数者10只眼,0.05-0.08者13只眼,0.1-0.6者30只眼。本组病例末发生瞳孔及虹膜咬伤、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的中期即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避免了再次手术,提高了视力并且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巩膜隧道瓣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完成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直接在巩膜隧道内行小梁切除术,可利用巩膜隧道限制房水引流过畅。此方法切口不需缝合,简化了操作步骤。我们于1999年2月至2000年6月对22例(24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2007-01/2010-12对87例87眼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白内障的病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mo,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87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78眼(90%)视力≥0.3;术后眼压均较术前下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15眼,17%)、虹膜反应(11眼,13%)、前房出血(5眼,6%)、后囊膜混浊(10眼,11%)。结论: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视力,保持滤过泡和眼压的稳定,恢复眼前节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角膜散光情况及手术性散光度的变化。方法 对 38例 (38只眼 )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巩膜倒眉状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分别于术前 ,术后 1d、1个月及 3个月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及自动屈光仪进行角膜散光情况检测。结果 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后 1d、1个月及 3个月分别为 (1 10± 0 71)、(1 0 8± 0 6 6 )及 (0 87± 0 5 5 )D ;术后 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平均手术性散光度术后 1d、1个月及 3个月分别为 (1 37± 1 0 3)、(1 2 4± 0 93)及 (1 0 4± 0 75 )D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上方巩膜倒眉状无缝线小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影响小 ;将手术性散光的度数及轴位变化进行矢量分析 ,可综合评价手术致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 ;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反映角膜曲率变化 ,对评价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联合手术 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以 3种不同的术式对 3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联合手术。A组 ,自巩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 ,切口处做巩膜瓣 ,瓣下小梁切除。B组 ,隧道切口旁做巩膜瓣。C组 ,透明角膜隧道 ,其它部位行小梁切除。比较 3组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通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 3组眼压分别降低 (9 47± 2 44)mmHg、(1 0 2 5± 2 83)mmHg、(1 0 54± 3 0 9)mmHg较术前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 3种术式在控制眼压恢复视力方面作用基本相同 ,具有视力恢复快、控制眼压稳定及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对55例62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恢复迅速,36眼〉0.5,术后眼压控制好,54眼眼压〈18mmHg,术后有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刚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4):420-422
本文报告30例(30眼)小梁切除术后1月内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结果发现1月内行小梁切除术患眼角膜循规性散光明显上光。术后一周时角膜散光度为2.59D,此后逐渐下降,术后4周时为1.06D。本文还就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改变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改良的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进行改良的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79例(95眼).手术由同一术者施行,手术采用单一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记录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16.9±7.2)个月.术前平均视力为0.25 ±0.27,术前平均眼压为(20.1±7.3)mm Hg;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眼压依次为(16.3±9.2)mm Hg、(12.3±4.2)mm Hg、(14.8±5.2)mm Hg、(15.1±3.1)mm Hg、(14.8±2.7)mm Hg、(14.5±2.8)mmHg,不同时期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74±0.34,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6.3%(6/95),平均持续时间为(6.5±3.8)d;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为11.6%(11/95);术后需要辅助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者占41.1%(39/95),平均注射次数(3.5±4.2)次;27.4%(26/95)的术眼需要应用1种以上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1年时的手术成功率为93.7%(89/95),完全成功率为66.3%(63/95).结论 单一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后早期需密切观察,联合局部抗代谢药物注射,随访期内手术效果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6.
表麻下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进行表面麻醉下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在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较术前平均视力显著提高(P<0.001),眼压由术前平均(30.6±5.3)mmHg降至术后(14.2±4.1)mmHg(P<0.001),功能性滤过泡者24例,占92.3%,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2.6mm与3.0mm两种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将69例(69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2.6mm与3.0mm两种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随机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性角膜散光的情况.结果 A组(3.0mm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6347±0.57773)D、(0.6029±0.52986)D和(0.6471±0.51902)D;B组(2.6mm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286±0.62241)D、(0.6286±0.45927)D和(0.5714±0.4947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6mm透明角膜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21例(22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选取同期单纯老年性白内障50例作对照,随访1个月至1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观察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眼压变化。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2只眼术后眼压均控制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320±84)个/mm2,对照组为(338±78)个/mm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平均(2.14±0.10)mm,术后平均(3.30±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角比术前明显变宽。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6例91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旋转切削亏声乳化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 梁切除术。结果 16例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72.2%)。结论 该术式具有视力恢复较好,降眼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A. C. Van Den Berkt Dr P. W. T. De Waard J. H. Pameijer 《Documenta ophthalmologica.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1992,82(1-2):1-7
We compared the 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 after standard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CE) with the astigmatism following cataract extraction by phacoemulsification. The surgically induced corneal astigmatism was assessed on several occasions, ranging from one day to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this astigmatism was considerably slighter than after ECCE on day 1 postoperatively and after two and six weeks. However,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this difference was less clear. We then measured slight against-the-rule astigmatism for both surgic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