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PONA)患者二极管发光器(LE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二阶反应波形特点。方法:选取正常人18例18只眼和11例原发于视神经挫伤、球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导致PO-NA 15眼,采用视觉电生理记录仪(RETI Scan3.15)分别作阴极射线管(CRT)及LED的mf-ERG二阶反应检查。CRT刺激器记录采用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推荐标准记录,LED刺激时间为10/10(16.7 ms)。观察CRT及LED的mf-ERG总和反应波形特点,两种刺激器记录波形分别比较正常组和PONA组mf-ERG二阶反应形态、振幅密度。结果:PONA组CRT刺激器的mf-ERG二阶反应波形N2波振幅比正常组增加,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ONA组LED刺激器N2波振幅比正常组减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D刺激器mf-ERG二阶反应波形更丰富,其N2波可能包涵了更多视网膜内层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PhNR)的改变.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20例(40眼)分为高度近视1组(-6.00~-10.00 DS) 10例(20眼)和高度近视2组(-10.25~-20.00 DS)10例(20眼),同时选取正常成人10人(20眼)为对照组,应用重庆康华AVE8000视觉电生理仪检查PhNR.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在强度1(2.000e-1 cd·s/m2)刺激下振幅较强度2(2.000e-2 cd·s/m2)和强度3(2.000e-3 cd·s/m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刺激光强度下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最佳刺激强度(2.000e-1 cd·s/m2)对高度近视1组和2组患者进行PhNR测试,高度近视1组与正常组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1组和对照组振幅较高度近视2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高度近视度数增加,其视网膜内层功能也受到损伤,PhNR可以作为高度近视眼内层视网膜功能检测的一个视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记录几种常见黄斑疾病的明视视网膜电图photopicelectroretinogram(photopicERG) ,又称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single -flashconeresponse) ,并探讨明视视网膜电图在黄斑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的价值。方法对三种黄斑病变进行双眼明视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以明视白光b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明视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异常率分别为 10 0 %、71.4 %、87.5 % ,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异常率较低 2 6 .7% ,异常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值与视力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对黄区视网膜电活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明视视网膜电图是测量黄斑功能的一种有效电生理方法 ,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早期POAG组49眼,可疑POAG组23眼,正常对照组41眼进行mfERG检查,早期和可疑POAG组同时行视野检查,记录并分析mfERG的六环和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和潜时。结果早期和可疑POAG组六环和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心黄斑区的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但不同组别间P1波潜时的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P1全视野平均振幅呈正相关(P=0.003),和P1波潜时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ERG一阶反应对检测早期POAG的视网膜异常反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光谱视网膜电图(ERG)改变特点。方法采用自然瞳孔和相同刺激光强度,在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条件下,DR 组和对照组分别依次给予蓝光、绿光和红光刺激。皮肤电极记录,t 检验分析。结果 DR 组红光 ERG 暗适应 a 波振幅P=0.05,b 波振幅暗适应和明适应 P<0.01;绿光 ERG 暗适应 a 波振幅 P<0.01,b 波振幅暗适应和明适应 P<0.01,明适应 b 波峰潜时 P<0.01,暗适应 b 波峰潜时 P<0.05;蓝光 ERG 暗适应 a 波振幅 P<0.05,b 波振幅 P<0.05,结论光谱 ERG 可以作为不同时期 DR 的不同波长锥细胞损害情况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眼灌注压(OPP)波动和青光眼的严重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48例患者均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所有患者在早上7点、下午1点及晚上7点3个时间点测量眼压(IOP)和血压.根据血压和眼压计算OPP,采用Pearson检验OPP波动与杯盘比、视野平均缺失(MD)及图形标准差(PSD)的相关性.结果 OPP波动与MD(r =-0.33,P=0.010)和PSD(r =0.43,P=0.000)显著相关.而OPP波动和杯盘比无相关性(r=0.10,P =0.460).结论 POAG患者具有较高的OPP波动可能会导致疾病向严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邱晓荣 《求医问药》2014,(17):159-160
目的 :探讨在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al degeneration,rd)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的主要影响。方法 :将日龄为10d的12只rd小鼠随机分为CNTF治疗组、PBS(磷酸缓冲液)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为CNTF治疗组小鼠在眼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为PBS注射组小鼠在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磷酸缓冲液PBS,对空白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干预,在三组小鼠日龄14d、18d、22d、30d时分别为其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 :本研究观察了三组小鼠出生后14d、18d、22d获得暗适应后发生最大混合反应(Max-ERG)、获得明适应后发生ERG(Cone-ERG)及30Hz闪烁光ERG(Flick-ERG)的a波(图1)、b波(图2)的振幅,结果发现,与CNTF治疗组小鼠相比,PBS注射组小鼠在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时上述振幅均较低,其潜伏期较长。在CNTF治疗组小鼠出生后第30d为其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仍能记录到a波和b波。结论 :在rd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能够有效延缓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使其光感受器细胞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中的疗效,探讨中医传统疗法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疗效价值。方法将40例70眼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36眼)及对照组(20例34眼),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和中医证候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在视力、视野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刺五加联合尼莫地平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的患者25例(35跟),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21眼),口服刺五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11例(14眼),仅口服肌苷片,治疗后3月两组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检查。结果:观察组F-ERG的b波振幅值、P-VEP的P100波潜伏时及振幅值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RG的b波潜伏时较对照组有所提前。结论:刺五加药片联合尼莫地平可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二硫化碳(CS2)所致视网膜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Sz染毒组和高剂量CSz染毒组.染毒结束后观察大鼠视网膜电图(ERG)b波振幅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型iNOS的表达.结果 染毒组ERG的b波振幅均下降,视网膜iNOS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染毒组NO、iNOS分别与ERG的b波振幅呈负相关.结论 NO及iNOS与CS2所致视网膜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 ic-VEP)定性模式检查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而有效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82眼)和正常对照者47例(76眼),分别进行ic-VEP与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分析ic-VEP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屈光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视野、RNFLT和ic-VEP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青光眼组患者中,ic-VEP信号噪音比(SNR)与屈光度、眼压、视野和RNFLT的相关性分析表明,ic-VEP SNR与眼压、视野和RNFLT损伤显著相关(P<0.01). ic-VEP检测开角型青光眼的敏感度为90. 2% ,特异度为88. 2% . ic-VEP与视野检查及 RNFLT损伤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ic-VEP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视野、RNFLT 的损伤和 ic-VEP SNR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全视网膜光凝(PRP)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方法收集DR患者39眼,平均年龄55.7岁,将DR患者VEP的潜时、振幅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在PRP前、后4周进行VEP的检测,并分别进行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DR患者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而潜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P前后无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还是P-VEP的振幅及潜时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只影响视信息的传递数量而不影响视信息的传递速度,PRP未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损伤,进一步证明了PRP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屈光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屈光状态对其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分别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和他觉验光检查,以及眼轴的测量.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中,屈光不正患病率为71.0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近视率为76.09%,平均屈光度为-3.61D;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远视率为50.00%,平均屈光度为 0.57D(P<0.01).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平均眼轴长度为24.81 mm和22.30 mm(P<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视网膜电图 (ERG)对二硫化碳 (CS2 )毒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观察复方山楂饮对CS2 中毒兔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某化纤厂不同程度接触CS2 者 113人 2 2 6眼进行了视功能和ERG检测 ,根据空气中CS2 含量将他们分为ABC三组 ,与非接触组 (D组 )进行比较。依据临床检测结果制备复方山楂饮药物对CS2 染毒兔进行动物实验性防治研究 ,并与口服生理盐水组染毒兔进行对照。ERG检测按国际标准化提议进行。结果 :①接触CS2 不同浓度组之间视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②接触不同浓度CS2 各组视野缩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接触中、低浓度组ERGb波下降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接触组(P <0 0 1,P <0 0 1) ;④接触CS2 各组ERGa波幅与非接触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 5~ 0 0 1) ;5 接触CS2 各组ERGb波幅明显低于非接触组 (P <0 0 5 ,P <0 0 5 ) ,而高浓度组与非接触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6接触CS2 中低浓度组ERG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接触组 (P <0 0 1,P <0 0 1)。动物实验结果发现①服用复方山楂饮组兔实验后 1,2 ,3周所测ERGa波幅均值与实验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实验后各周所测ERGa波幅与实验前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正常眼与屈光参差造成的单眼弱视者对侧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的厚度及其与眼轴长度(AL)或等效球镜度(SE)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分别获得56例(56眼)屈光参差性弱视者的对侧眼(单眼弱视组)及85例(170眼)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者双眼(对照组)的AL和环视乳头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及黄斑厚度(MT)。结果单眼弱视组的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平均RNFLT(RNFLT-fc)、颞侧RNFLT(RNFLT-t)和下方RNFLT(RNFLT-i)更厚(P均<0.05),鼻侧RNFLT(RNFLT-n)更薄(P<0.05),MT和上方RNFLT(RNFLT-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及AL或者SE的影响后,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侧眼组只有RNFLT-t比正常对照组厚(P<0.05)。两组各厚度值与AL/SE的相关性及回归系数也有不同。遮盖组与未遮盖组各量间经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者对侧眼的视力与正常者相比没有差异,但是其视网膜的结构与正常者相比仍然存在异常。遮盖对对侧眼视网膜的结构未造成改变。AL或SE会对RNFLT的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近视屈光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RNFLT)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检测 116例 (116只眼 )志愿者RNFLT、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NFLT与近视眼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 (r =- 0 6 4 6 9,P <0 0 0 1) ;RNFLT与眼轴长度也成负相关关系 (r=- 0 6 971,P <0 0 0 1)。结论 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随眼轴长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眼压(IOP)对眼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PACG患者45例(90眼),并根据IOP情况分为正常IOP组(52眼)与高IOP组(38眼)。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PACG眼球后OA、CRA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指标: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彩色多普勒检查前采用非接触IOP计测量受检者IOP。结果:PACG患者CRA-EDV(P<0.01),CRA-RI(P<0.01)均显著不同于正常对照组,且患者正常IOP组与高IOP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CRA-EDV呈逐级降低趋势。CRA-RI的表现与CRA-EDV相反,呈逐级增高现象。无论是CRA还是OA,三组间PSV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ACGIOP与CRA-RI(r=0.51;P=0.001)及CRA-EDV(r=-0.396;P=0.014)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IOP与CRA-RI显著相关(r=0.393;P<0.001),而与CRA-EDV无显著相关(r=-0.065;P=0.559)。其回归方程为:RI=58.82 0.47×IOP。结论:IOP对OA无显著影响。PACGIOP升高可导致CRA-RI增高,继而使EDV降低,视网膜血流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By using visual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of ERG, EOG and VEP, we studied the visual function of juvenile retinoschisis in 11 patients. Twenty-two eyes in these patients showed abnormal ERGs characteriz- ed by reduced amplitudes of the b-wave and lowered b/a ratio. Abnormal EOGs were noticed in 20 eyes with flat curves in 4 ey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ve- rity of the lesions. In abnormal VEPs of 13 eyes, Nt and P1 latencies in 8 eyes were delayed.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uggest that visu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nerve fiber lesions involved all retinal laye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测量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了解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吸除手术后盘周 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特点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70眼),分不伴有糖尿病患者为正常组29例(38眼),伴有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20例(32眼),成功施行白内障 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利用 OCT定量测量Phaco手术后不同时间(包括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对比不同时间点 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 visual acuity, CVA)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盘周 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66、-0.490、-0.511,P<0.01);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09、-0.315,P<0.05)。糖尿病组术后2周至术后6个月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65、-0.447、-0.512、-0.499,P<0.01);糖尿病组术后3d至术后6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27、-0.490、-0.653、-0.451、-0.353, P<0.01)。结论白内障Phaco术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影响视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白内障 Phaco术后盘周 RNFL厚度也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对视力造成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