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替普瑞酮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溃疡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增强与黏膜自身防御一修复因素消弱之间失平衡造成的。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1990年末,在夏威夷国际消化会议上,Tarnawski等提出了溃疡愈合质量(quality of ulcer healing,QOUH)的概念,认为溃疡愈合不仅需要黏膜缺失的修复,更需要黏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溃疡复发与QOUH密切相关,低质量的溃疡愈合易引起溃疡复发。近年来胃黏膜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拟通过制备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探讨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QOUH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在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基础上足部合并感染,易形成溃疡,严重者导致坏疽.所以要从预防着手,积极控制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分析下肢病变特点及足溃疡影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代谢紊乱,可导致广泛性血管病变,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黏膜保护作用削弱,而胃酸、胃蛋白酶作用占主导地位,从而发生溃疡。临床上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并不少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住院老年患者中2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秋燕  蔡春霞  张峥嵘 《内科》2009,4(1):104-10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在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足部的溃疡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原因 专家提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以及在此基础上合并感染。单纯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引起者占15%左右,单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者占30%左右,而多数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同时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6月该院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是否复发感染将其分为复发感染组(58例)、无复发感染组(44例)。对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1)复发感染组和无复发感染组之间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是导致复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3)90株病原菌中,4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51.11%,40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44.44%,4株为真菌,占比为4.4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如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等,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卢晓华 《内科》2008,3(2):318-319
糖尿病血糖增高使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和移动能力下降。血管病变发生后组织缺血缺氧,易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形成慢性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褥疮、烫伤、抓伤、糖尿病大泡),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内科共收治18例糖尿病合并多处慢性伤口的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伤口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血管病变以及感染导致肢体发生溃疡或深部组织破坏,是周围神经病变,缺氧,足部畸形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医治疗本病,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均是重要治疗手段;外科治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如血管旁路术、外科血管重建手术,介入治疗、局部清创等,病情严重时需截肢处理。但是目前糖尿病是坏疽的截肢率、病死率、复发率均很高,严重影响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做自身对比。观察3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足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部溃疡愈合情况及经皮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组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均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与防护结合,可以降低患者病残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1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致死率很高,其高危因素中除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因素外,尚有感染因素的参与。糖尿病足部溃疡合并细菌感染的特点是: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占比例较高;②所感染的细菌对许多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较高。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多药耐药菌株的增加促进了足部溃疡病变的恶化;同时溃疡局部炎症渗出、  相似文献   

13.
1背景资料 “糖尿病足”的诊断名词1956年由Oakley提出。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中包含了三种病变因素,即血管因素、神经因素、感染因素,临床表现常常侧重于某一方面,所以临床诊断上病名很多,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坏疽(DG)”等,实际上都归属于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伴或不伴外周血管疾病(PAD)的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价不同血管状态下足溃疡的预测因子.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76例,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等以及溃疡面积和深度的测定,随访6个月,分析影响溃疡愈合的因素.结果 26%患者溃疡未愈合.高龄、糖尿病病程长、溃疡面积大、溃疡深度深、低蛋白血症及PAD与足溃疡不易愈合有关.感染仅在伴PAD的足溃疡组成为溃疡不易愈合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不同血管状态下溃疡不愈合的预测因子不同;不合并PAD的感染溃疡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并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阴转率。对45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治愈率、Hp感染率及转阴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到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数以餐后上腹饱胀、胃溃疡多发、溃疡面大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仅1例因溃疡加重转入外科治疗,余44例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与单纯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阴转率相比较,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各项数据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仅1例因溃疡加重转入外科治疗,余44例均病情好转出院,本研究证明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黏膜病变行ESD的连续性患者120例、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以及ESD后4周、8周的溃疡大小、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对ESD后8周溃疡愈合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病变部位、局部合并溃疡或瘢痕、伴有Hp感染、术后创面大小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相关;随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术后创面大小、伴有Hp感染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负相关(P0.05)。ESD后4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组(P0.05);Hp阴性组的S1期愈合率高于Hp阳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后8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患者,而且S1期瘢痕愈合率显著高于Hp阳性组(P0.05)。进一步对不同时间的溃疡分期进行分析,术后4周、8周Hp阴性组的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同期Hp阳性组(P0.05)。[结论]Hp感染是胃黏膜病变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且影响了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胃溃疡是由胃黏膜侵袭因素增强、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削弱造成的,其复发问题临床亟待解决.胸腺蛋白是一种新型的胃黏膜保护剂,通过营养局部受损黏膜,促进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加快创面局部组织再生修复,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溃疡的发生因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相关而得名。胃黏膜长期暴露于大量的内、外攻击因素中,同时,黏膜上皮分泌的黏液以及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丰富血供等构成了黏膜的生理防御屏障。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之间的失衡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机制。如何进一步加强黏膜的防御能力和根除黏膜攻击因素是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近年来,有关胃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以及攻击因素致病机理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溃疡药物治疗的发展。本将对近年来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肢端麻木、疼痛、发凉和《或)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继续发展则出现下肢远端皮肤变黑、组织溃烂、感染、坏疽。糖尿病足溃疡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治疗相当困难,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本病属中医“筋疽”、“脱疽”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肢端麻木、疼痛、发凉和《或)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继续发展则出现下肢远端皮肤变黑、组织溃烂、感染、坏疽。糖尿病足溃疡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治疗相当困难,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本病属中医“筋疽”、“脱疽”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