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精子免疫和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兆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2,(1)
实验证明,将精液注入雌性动物血管或阴道可引起机体的保护性免疫:产生循环抗体和局部免疫反应。此时阴道中常呈白细胞浸润和吞噬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吞噬作用很弱,抗精子抗体的滴度也很低,不致于影响精子的游动和受精。抗精子抗体滴度升高可能是阻断受精和造成“隐性流产”此即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Primakoff小组在抗精子免疫避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他们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找到了豚鼠精子表面的一种重要分子——PH-20。顶体反应前,PH-20分布于精子头后部;顶体反应后,大量分布于顶体内膜。未见豚鼠体组织中有PH-20存在。针对抗原PH-20的某些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豚鼠精子与具透明带的卵融合。当用纯化的PH-20主动免疫,两性豚鼠均达到完全避孕。这些研究有力地证明,抗精子免疫避孕很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男用避孕方法的过程中,用精子抗原作为一种免疫避孕疫苗的设想始终是十分吸引人的。精子对男性是一个自身抗原,对女性是一个同种异体抗原,从理论上来说,用精子抗原作为避孕疫苗是可行的。下表是几种雌性动物用同种精子加上免疫佐剂注射后对生育力及胚胎死亡率影响的观察结果。早在1932年就有用人精液给妇女注射作 相似文献
4.
5.
阎燕华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4,(3)
精子和 T 淋巴细胞具有共同抗原,取自精子免疫性不孕患者的血清有 T 细胞的凝集抗体,而且其体内循环 T 淋巴细胞低于正常。本文对52对企图怀孕而2~10年不孕的夫妇的血清、精液、宫颈粘液和阴道分泌物进行精子细胞毒抗体(C-Sp)和淋巴细胞细胞毒抗体(C-Ly)的测定。受试的妇女身体和排卵正常,无输卵管阻塞及生殖道感染。男性精子数目、活性和形态正常。每个试验用健康、有生殖力的夫妇为对照。用标记二乙酰荧光素的精子在有补体存在的情况下与连续稀释的 C-Sp 的标本反应,用溴化乙锭对精子第二次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测定每个稀释度杀死精子的百分数,用此来测定 相似文献
6.
卢文红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98,(3)
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了在对有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中精子的作用。 研究组由7对男性精子表面有明显的抗精子抗体的夫妇组成,对照组由9对女性输卵管不孕而无男性不育因素的夫妇组成,分别进行9个周期的IVF治疗。用混合抗球蛋白试验(MAR试验)检测精子表面抗精子 相似文献
7.
以精子抗原为基础的疫苗开发代表了一种大有希望的避孕途径。精子抗原在避孕疫苗开发上的应用在于其精子特异性,参与人类生育,并可在生殖道局部产生足以能够终止受精的抗体应答的免疫原性。几种涉及生育的精子表面抗原已被鉴定。例如:乳酸脱氢酶(LDH)-C4,兔精子自身抗原(RSAs)、PH-20,SP-10,HSA-63,受精抗原-1(FA-1),FA-2,卵裂信号蛋白-1(CS-1)。综述这些抗原对开发免疫避孕疫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精子抗原的研究是近年生殖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目前已知的一百多种精子抗原中,首推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C_4,对它的遗传背景、酶学性质、细胞定位以及分子结构等均了解得比较清楚,并且利用其精子特异性开展免疫避孕研究,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达到100%的避孕效果,LDH-C_4来源限制等。与已进入临床试用的第一代避孕疫苗——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疫苗相比,在基础方面尚有不少工作要做。但LDH-C_4作为第一种抗精子的避孕疫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外已将LDH-C_4列入第二代免疫避孕疫苗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0.
精子抗原为基础的疫苗开发代表了一种大有希望的避孕途径。精子抗原在避孕疫苗开发上应用于其精子特异性,参与人类生育,并可在生殖道局部产生足以能够终止受精的抗体应答的免疫原性。几种涉及生育的精子表面抗原已被鉴定。例如:乳酸脱氢酶(LDH)-C4,兔精子自身抗原(RSAs),PH-20,SP-10,HSA-63,受精抗原-1(FA-1),FA-2,贸裂信号蛋白-1(CS-1)。综述这些抗原对开发免疫辟孕疫 相似文献
11.
引起妇女习惯性流产(RSA)的因素很多,除一般因素,生殖器官、内分泌、染色体异常外,其中大多数还与免疫因素有关。精子作为一种独特抗原,与抗体免疫系统接触后,可能引起自身或同种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AsAb在体内的存在导致不孕已被临床证实;研究资料表明AsAb又可干扰胚胎发育导致流产。下面就AsAb引起的RSA免疫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育病人血清,并通过免疫印迹试验,筛选与不孕相关的精子抗原,这对于避孕疫苗研制和免疫性不孕诊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ELISA试验测定精子抗体阳性的14例中,免疫印迹试验阳性11例(78.6%)。其中8例(72.7%)能识别92kD,6例(54.5%)能识别58 kD,3例(27.3%)能识别72 kD,2例(18.2%)能识别205、88和56 kD,只有1例(9.1%)可识别49和46kD的精子膜抗原。其中92、72、58kD精子膜抗原被识别的频度较高,提示这些抗原分子表位所诱发的抗体与不孕相关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9,(4)
已经知道用完整精子细胞提取物免疫雌、雄性动物能引起不育,因而可用决定性的精子抗原发展避孕疫苗。本文报告用豚鼠精子蛋白 PH-20免疫雌、雄豚鼠获得100%有效避孕效果。PH-20的分子量为64KD,位于豚鼠精子浆膜和顶体内膜上。作者分别用5、10、20、30和50μg亲和层析纯化的 PH-20免疫了25只雌性豚鼠,分别注射免疫2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36只雌豚鼠同时接受无 PH-20的免疫注射。在第一次注射后约2个月将两组豚鼠与同一群雄性豚鼠在一起喂养,任它们交配。结果有25只 PH-20免疫雌鼠无一只产仔。对照组36只雌鼠,34只(94%)产仔, 相似文献
14.
人精浆的补体抑制活性与抗精子免疫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溶血试验测定178例正常精浆及104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精浆的补体抑制水平,结果发现所有标本都具有补体抑制活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组和流产组精浆对补体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抗精子抗体阳性生育组(P<0.01)。提示,精浆补体抑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免疫不育症及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夫妻患有不孕与不育症。为了解决这些不孕不育家庭的生育问题,科学家们发展了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试管婴儿(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等方法,其中人工授精方法最常用。 相似文献
17.
18.
宋勤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5,(1)
精子于睾丸中生成,通过附睾而成熟,贮留于附睾尾部及输精管膨大部。哺乳动物的精子被射到雌性生殖道内,尚不具有受精能力,只在通过子宫及输卵管到达输卵管膨大部时,才获得受精能力。精子获能的生理学及形态学变化过程和获能所需时间,由于动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但精子进入卵内时,精子浓度最大时间和精子获能所需时间的关系,各种动物则颇相近似。获能时间最短是小鼠其次是大鼠、白鼠、人、猴等,羊、牛、猪需时较长,兔需时最长。获能和顶体反应:射出的新鲜精子表面覆有来自附睾及副生殖腺的分泌液所形成的被膜,是由不同分子量合成的复数糖蛋白(抗原),在外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与精子活力及精子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847例不育患者采用精子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及精子活力,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结果:形态异常组精子活率低于形态正常组精子活率(P<0.05);精子形态异常组精子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及直线性(LIN)均显著低于精子形态正常组(P<0.05);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与VSL、LIN及平均移动角度(MAD)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大头精子百分率与VSL及LIN有显著负相关性(P<0.01),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与VSL有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精子动态和形态异常可能相伴产生,形态异常可能影响精子活力;精液常规与精子形态学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男性不育症的诊断率,为不孕患者选择合适的助孕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