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皮瓣保留乳房外形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保乳手术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展开研究,采用腹直肌皮瓣、背阔肌皮瓣改良保乳及乳房重建术,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乳房美观效果。结果腹直肌皮瓣、背阔肌皮瓣改良保乳及乳房重建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4%,术后乳房外观评价优良率为91.1%。结论腹直肌皮瓣、背阔肌皮瓣改良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低,乳房美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患者,采用腓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以及前臂皮瓣等3种游离组织瓣对患者口腔颔面部缺损组织进行修复,并分析其修复效果.结果 75例患者中,5例修复失败(前臂皮瓣3例,背阔肌皮瓣1例,腓骨肌皮瓣1例),70例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达93.33%.结论 腓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以及前臂皮瓣等3种游离组织瓣移植对于修复患者口腔颔面部缺损组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袁斯明  洪志坚  汪军  姜会庆 《江苏医药》2008,34(2):189-190,220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大面积头皮颅骨复合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6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面积头皮颅骨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受区吻合血管选择颞浅动静脉及其分支.结果 6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良好,肌皮瓣顺利成活.未发生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早期肌皮瓣较臃肿,术后随访6个月~1年,肌皮瓣均已萎缩,遗留秃发区.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头皮颅骨复合缺损,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皮瓣在修复颈胸部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颈胸部组织缺损创面30例,其中斜方肌肌皮瓣16例,背阔肌肌皮瓣10例,腹直肌肌皮瓣2例,腹外斜肌肌皮瓣2例.结果 术后26例完全成活,3例部分坏死,1例需二次修复.30例患者全部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局部复发2例,余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 颈胸壁软组织缺损应用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肌皮瓣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上述三种肌皮瓣可为受区组织提供充足的血供,尤其为骨外露及放疗后组织坏死创面,提供了可靠的修复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加带蒂背阔肌皮瓣移植术在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25例癌肿侵犯皮肤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后,予乳腺癌改良根治加带蒂背阔肌皮瓣移植术治疗。结果所有的病例治疗后随访1年,25例患者手术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佳,21例复查乳腺彩超、腹部B超、胸片、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局部和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2例出现骨转移,1例出现腋窝复发,1例肺转移后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加带蒂背阔肌皮瓣移植术针对部分癌肿侵犯皮肤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有较重大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抽取86例患有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开腹手术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手术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组织多普勒(TDI)评价胸部放疗对肿瘤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患者施以单纯放疗治疗,B组患者施以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于放疗前后对患者施以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相应参数变化。结果:与放疗前相比,A、B组患者在放疗后其组织多普勒参数显示出其在Sm’、Am’、Em’、RSm’、Rem’以及Ram’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多普勒在对接受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其心脏功能的评价表现出卓越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简便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敏池  付志民  马颖  齐伟 《河北医药》2011,33(8):1276-1277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应用联合大隐静脉加长肌皮瓣血管蒂进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移植加长血管蒂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肌腱骨外露病例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例骨与肌腱外露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创面邻近血管缺损病例行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面积最大21 cm×13 cm,最小16 cm×8 cm大隐静脉移植加长血管蒂最长12 cm,最短6 cm,平均为9 cm。移植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为24 cm×15 cm,最小为18 cm×10 cm。在距创面稍远的正常部位解剖出支受区的动静脉,应用大隐静脉移植的方法和切取术前设计的游离背阔肌皮瓣血管蒂吻合,背阔肌皮瓣和受区创面做大致缝合,然后加长血管蒂和供区动静脉做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肌皮瓣血液循环恢复后,彻底缝合覆盖创面。结果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5个月。5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大隐静脉移植加长背阔肌皮瓣血管蒂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游离背阔肌皮瓣高质量吻合的有效手段,特别适用于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邻近血管发生损伤闭塞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切开减压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换药和封闭负压引流处理。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机体内的肌酸激酶水平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植皮手术几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背阔肌肌皮瓣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疮9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8例创面Ⅰ期修复,1例肌皮瓣边缘坏死,肌皮瓣局部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经术后0.5~3.0年随访,结果显示局部皮肤外形正常,质地优良、柔软、色泽好。结论:背阔肌肌皮瓣质地良好,手术切取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疮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阔肌肌皮瓣在保乳术和乳房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在保乳术和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我们利用背阔肌肌皮瓣对23例年龄为31~55岁(平均36岁)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乳房的修复与再造(其中良性肿瘤3例,叶状囊肉瘤1例,乳头paget's病2例,乳腺癌17例)。分别采用乳腺局部扩大切除(保乳术)后即刻部分背阔肌转移修补缺损(部分乳房再造),保留皮肤改良根治术后或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大背阔肌肌皮瓣(E—LDMF)乳房再造和延期背阔肌乳房再造。其中3例我们利用腔镜辅助下经腋下小“S”形切口进行背阔肌肌瓣切取,缩小了供区切口长度.减轻了,创伤一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美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一美容效果优5例、良好15例、尚可3例、无外形差的病例。术后患者对乳房形态均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术后并发症小,再造乳房形态良好,是一种理想的乳房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术后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与美学塑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按照知情同意以及自主选择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全乳腺切除术及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一期假体置人乳房再造与美学塑形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随访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并评价观察组的美学塑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塑形效果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随访生存率均为100.0%,术后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均为0。结论早期乳腺癌术后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与美学塑形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既可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又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完美外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病例采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方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16例乳腺癌患者作对照,该组病例采取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未行乳房再造,随访比较两组的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并对观察组的美容效果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观察组存活率为100%,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观察组的复发率、存活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7.2±4.3)分,此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本次美容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和美容效果为患者所肯定,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背阔肌皮瓣在体表巨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改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体表巨大组织缺损7例,其中头顶部2例,下肢5例。皮瓣切取过程中保留胸背神经和部分背阔肌,形成改良背阔肌皮瓣。结果皮瓣全部存活,受区创面修复基本满意,供区背阔肌功能得以保留。结论改良背阔肌皮瓣可覆盖面积大,血供可靠,且最大程度保留了供区背阔肌的功能,在体表巨大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所致的创伤性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踝周、足部软组织缺损导致的创面感染22例,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19例伤口一期愈合,有2例皮瓣边缘坏死和1例形成窦道,换药清创后治愈。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面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背阔肌肌皮瓣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背阔肌肌皮瓣解剖设计与可视化中的应用。方法(1)应用“虚拟中国人”(Virtual Chinese Human,VCH)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胸背动脉及背阔肌的主要解剖结构,应用Amira 3.1 (TGS)软件对VCH男性3号标本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2)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标本2具,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胸背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应用Amira3.1软件对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背阔肌肌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反映。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正常背阔肌肌皮瓣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背阔肌肌皮瓣教学和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成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96-1797
目的:观察25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用股前外侧皮瓣,19例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经术前及术后的基础及专业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记录移植皮瓣的血液循环情况.结果:14例移植皮瓣成活良好,创口一期愈合.11例发生血管危象,5例行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血管,4例成活,1例坏死.结论:游离皮瓣移植术能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术后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这是皮瓣顺利成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