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辣椒辣素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BPH,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A组和膀胱灌注辣椒辣素组(B组),对照C组和硬膜外注入辣椒辣素组(D组),A、B两组分别在术前灌注生理盐水和含1mmol/L辣椒辣素的盐溶液100ml,30min后排空.C、D两组分别在硬膜外末次给药后30min注入生理盐水10ml(C组)、1mmol/L辣椒辣素10ml(D组),比较4组病人术前与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差异、膀胱痉挛的情况.结果辣椒辣素灌注组(B组)和硬膜外注入辣椒辣素组(D组)患者的膀胱稳定性明显增强,膀胱痉挛例数和持续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均分别少于对照A、C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来看,辣椒辣素灌注组(B组)和硬膜外注入辣椒辣素组(D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较术前的改变分别和对照组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中,膀胱容量和最大逼尿肌压力的改变较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膀胱灌注辣椒辣素和硬膜外注入低浓度辣椒辣素可以预防尿道梗阻引起的逼尿肌不稳定和膀胱痉挛,有效地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的不稳定膀胱和膀胱痉挛性疼痛,改善膀胱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膀胱灌注辣椒辣素对预防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BPH,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辣椒辣素组,分别在术前灌注30%醇盐溶液和含1mmol/L辣椒辣素的30%醇盐溶液100ml,30min后排空,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与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差异、膀胱痉挛的情况.结果:辣椒辣素灌注组患者的膀胱痉挛例数和持续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来看,辣椒辣素灌注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较术前的改变和对照组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中,膀胱容量和最大逼尿肌压力的改变较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术前膀胱灌注辣椒辣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的不稳定膀胱和膀胱痉挛性疼痛,改善膀胱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DM)患者(BPH+DM组)、37例单纯BPH患者(BPH组)的尿动力学检查资料。BPH+DM和BPH组在膀胱排出梗阻指数(BOOI)-膀胱收缩指数(BCI)拟合曲线上、下者分别为22(A组)和15例(B组)、14(C组)和16例(D组);膀胱初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BOOI、BCI分别是(300.5±118.4)和(172.7±93.0)ml、(509.3±98.6)和(311.9±147.1)ml、(49.7±32.9)和(84.7±51.5)cmH2O(1cmH2O=0.098kPa)、35.9±32.3和69.7±53.7、84.2±43.3和122.3±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余尿量为41.5ml(0~450ml)和10.0ml(0~200ml)。BPH组和BPH+DM组的BOOI-BCI拟合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和0.724。A组和B组的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差值[IPSS(术前-术后)]、最大尿流率差值[Qmax(术前-术后)]分别是7.6±3.5和7.3±4.1、(2.6±1.1)和(3.7±1.3)ml/s,C组和D组的IPSS(术前-术后)、Qmax(术前-术后)分别是5.3±2.4和6.0±3.3、(2.4±1.0)和(3.8±1.4)ml/s,A组和B组、C组和D组Qmax(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PSS(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BOOI-BCI线性曲线下组患者较曲线上组患者有更好的手术受益。  相似文献   

4.
异搏定膀胱灌注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异搏定膀胱灌注治疗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方法:用50ml浓度为3×10-4mol/L的异搏定溶液通过尿管注入膀胱并保留30min,1次/d,用于经膀胱的前列腺切除术后.结果:膀胱痉挛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异搏定溶液膀胱灌注有效控制了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突入膀胱的患者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302例在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BPH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根据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部分长度(IPP),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IPP≥1.0 cm组,共136例;B组:<1.0 cm,共166例.对比分析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A组中膀胱出口梗阻(94.1%)、逼尿肌不稳定(55.9%)、低顺应性发生率(41.2%)明显高于B组(75.3%、30.7%、16.9%),A组中最大尿流率[(5.02±1.76) ml/s]明显低于B组[(8.36 ±2.54) ml/s].结论 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道尿肌不稳定(DI)、低顺应性膀胱明显,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尿动力学影响及传入神经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组(OAB组),辣椒辣素组和对照组。测量电针次髎穴前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和最大排尿压。[结果]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缩短(P<0.01);与OAB组相比,辣椒辣素组排尿间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后,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比电针前明显延长(P<0.01),而辣椒辣素组及对照组与电针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均>0.05)。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基础膀胱压明显增加(P<0.01)。电针后,对照组基础膀胱压较电针前明显升高(P<0.01),而OAB组较电针前降低(P<0.05)。辣椒辣素组灌注后膀胱基础压下降(P<0.05),但电针后变化不明显(P>0.05)。电针前三组间的最大膀胱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每组电针前后二者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大鼠膀胱过度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辣椒辣素敏感C纤维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等尿动力学指标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潴留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比较,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评分(P=0.020)和PSA值(P=0.009),更高的BOOI指数(P=0.003),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4),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41)和尿潴留发生率(P=0.010)。结论合并HP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更重,血清PSA升高,导致MBC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加重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等尿动力学参数改变,更易发生尿潴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的意义。方法对55例BPH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残余尿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55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行BPH手术后,症状改善率为92%,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梗阻得到解除,膀胱功能得到改善。不稳定性膀胱和低顺应性膀胱分别由术前的14例降至术后的6例,2例术前逼尿肌无力(高顺应性膀胱)术后无改善。结论BPH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有无BOO,了解膀胱顺应性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及尿道压力,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摘除术后膀胱痉挛(BS)处理方法,提高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治疗水平,降低手术风险.方法 总结分析72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及处理体会.结果 诱发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是术后血块阻塞尿管引流不畅、水囊压迫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尿管放置的位置不佳、患者精神紧张等.该组发生膀胱痉挛轻度25例(34.7%),中度41例(56.9%),重度6例(8.3%).结论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高,术后血块阻塞尿管引流不畅、水囊压迫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是膀胱痉挛的常见诱因.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可以明显降低膀胱痉挛的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尿动力学(UDS)检查,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BPH诊断、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6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UDS检查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600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303例(50.5%),膀胱过度活动102例(15.45%),低顺应性膀胱109例(18.16%),低顺应性伴膀胱过度活动49例(8.16%),逼尿肌收缩力减弱83例(13.83%),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0.5%).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测可同时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情况,对BPH患者BOO确诊、判断逼尿肌功能、选择治疗方法及预测疗效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注射吗啡可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计根林  于军 《医学争鸣》1998,19(3):305-306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54例,于关闭切口前随机硬膜外导管注药,吗啡组注射吗啡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mL.结果:吗啡组的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膀胱造瘘管拔出时间,导尿管拔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持续天数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9.  相似文献   

12.
索利那新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赵积晔  尹鹏  田兵 《当代医学》2010,16(32):16-1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USB)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于手术当日起口服索利那新,5mg/次,口服1~2周。对照组不应用任何药物。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生USB2例(10.0%);对照组发生9例(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对于预防和治疗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感觉神经阻滞剂预防前列腺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拟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3 d向膀胱灌注生理盐水104 mL并停留0.5 h的患者14例为对照组,术前3 d向膀胱灌感觉神经阻滞剂原液4 mL和生理盐水100 mL并停留0.5 h的患者14例为观察组,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并给予4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冲洗液的转清时间、导尿管的留置时间、造瘘管的留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后前列腺症状评分于拔管1周、拔管2周、拔管4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21.4%)明显低于对照组(6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膀胱灌注感觉神经阻滞剂可有效预防前列腺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规范化操作膀胱灌注、患者病情的严密监控、术后膀胱的冲洗通畅是保证膀胱灌注感觉神经阻滞剂发挥最佳疗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快速膀胱冲洗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兰英  薛玲  刘芳英  董英  唐春玲 《四川医学》2009,30(7):1167-1169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膀胱冲洗对改善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发作效果。方法随机纳入58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随机入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室温生理盐水冲洗,其中实验组在术后2h完全开放冲洗管路,持续冲洗,2h后减慢速度,随冲洗液颜色调整速度。对照组滴速维持80~120滴/min。观察膀胱痉挛发作情况及发作频率。结果患者于术后2h开始发作膀胱痉挛,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痉挛发作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早期快速膀胱冲洗能改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作。  相似文献   

15.
张红芹  熊洪书  张洲 《重庆医学》2007,36(6):516-517
目的 观察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平衡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术毕前3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人负荷量小剂量吗啡1mg加1%利多卡因4ml,B组注人1%利多卡因4ml,之后两组均用芬太尼加局麻药行PCE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h的镇痛效果、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患者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结果 A、B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膀胱痉挛的发生和患者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中可明显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起到了平衡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前列腺切除术中,比较静脉和硬膜下隙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30例择期前列腺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药 ,Kiv组 :氯胺酮0.5mg.kg-1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min内静脉推注 ;Kepi组 :氯胺酮0.5mg.kg-1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min内注入硬膜下隙导管 ;对照组 :生理盐水10ml,1min内静脉推注。结果:各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Kepi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tr组。术后FDAT比较 ,Kiv组和Kepi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48h吗啡用量各实验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吗啡用量 ,有超前镇痛作用。氯胺酮经硬膜下隙途径给药是一种有效的超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们将5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术后采用镇痛泵处理,B组25例术后采用硬膜外间断给药。结果:镇痛效果、病人术后恢复A组均优于B组。结论:镇痛泵的应用是减少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疼痛及合并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采有用不隔离腺窝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0例.结果剜出的腺瘤(65±35)g,保留导尿管时间(5.5±2.5)d,膀胱造瘘时间(9.2±3.3)d.术后排尿正常,无尿失禁.IPSS评分由术前(28.5±2.5)分减至术后(6.5±2.2)分,QOL评分由要术前的(5.6±0.6)分减至(1,0±0.4)分,Qmax术前(6.8±1.5)ml/s升到术后的(21.5±6.5)ml/s,Ru从术前的(120±80)md减少至(10±8)ml.AFR(3.5±1.0)ml/s升至(10.0±2.0)ml/s,手术前后5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进一步证实开放前列腺切除术具有最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应用三腔双囊导尿管及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并发症减少的关系。方法:本组84例病人,均为开放性手术,术中应用三腔双囊导尿管,术后分两组分别应用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术中放置膀胱造瘘管一根,术后第5天予拔除。术后第7天间断拆线出院。结果:全部84例病人术后导尿管尿液清晰,无出血。20例病人术后12~24 h内有可耐受的肛门内坠胀感,硬膜外镇痛组病人膀胱痉挛2例,切口感染2例,无尿漏及谵妄。静脉镇痛组病人膀胱痉挛6例,切口感染4例,谵妄4例,尿漏1例,全部84例病人中尿失禁3例,随访1月后正常,除6例Ⅱ期愈合外,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出院。随访至今病人自觉良好。结论: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应用三腔双囊导尿管及硬膜外镇痛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是巨大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憩室、结石等行开放手术时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时适宜的罗哌卡因浓度。方法选择择期前列腺摘除术患者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随机分成A组(0.10%罗哌卡因浓度组),B组(0.15%罗哌卡因浓度组).C组(0.20%罗哌卡因浓度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术后的血压、SpO2、恶心呕吐、镇痛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和膀胱痉挛次数。结果三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o.05);不良反应:血压、SpO2、恶心呕吐3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在C组较A组、B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痉挛次数比较:C组无1例发生膀胱痉挛,B组1例发生1次膀胱痉挛,而A组有3例次膀胱痉挛。结论0.15%罗哌卡因浓度对下肢的运动阻滞无明显影响,且可有效解除膀胱痉挛,更适合于经腹前列腺摘除的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