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移位骨折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股骨颈移位骨折老年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接受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前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统计手术前、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外侧入路与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显著改善股骨颈移位骨折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伦  张云飞  滕学仁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5):599-600,638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功能康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假体位置良好,无感染、脱位、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7~11cm,平均9cm;手术时间60~105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170~560ml,平均285ml;术后24h引流量140~360ml,平均190ml;Harris标准评价结果:优65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达95.9%。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涛  历强  王润辉  董红  郭启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02-150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本组64髋,手术切口平均9.5cm,平均手术时间为97min,术中平均出血375ml,术后24h引流量260ml,术后12月Harris评分平均91.3分。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的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平均8cm,手术时间均为6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0m L。随访16个月后得知,本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一年后Harris评分平均为(95.1±2.4)分,同时本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神经经脉血栓、切开感染以及神经血管损伤和假体松动以及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瘢痕少、术后功能恢复快,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晟  韦良臣  解笑宸  辛风 《当代医学》2012,18(23):55-56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Harris髋关节评分较高.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的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和传统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研究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所有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入两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2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20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术后骨折、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脱位、术后其他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至11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小切口组病例在术中术后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传统切口组,在术中术后骨折、术后髋关节脱位、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在术后早期阶段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在后期的随访中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有效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93-594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行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拟行THA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而对照组则行常规切口入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假体松动情况。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发生褥疮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无假体松动,对照组有1例假体松动,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改良小切口的疗效优于传统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观察并记录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卧床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10cm(平均9.1cm),手术时间为62~86min(平均72min),术中失血量为180~260ml(平均220ml),术后引流量80~140ml(平均108ml),卧床时间3~4天,未出现皮肤坏死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6个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感染及假体位置移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91.7分,优37例,良6例。结论重建关节囊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8月~2008年12月,对38例80岁以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前外侧小切口入路,18例,B组:后外侧入路,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12h引流量以及并发症。结果随访6~10周,平均8周。手术持续时间相似,A组切口比B组小,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h引流量、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少输血、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共94例98髋,随机分为两组,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A组)和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组(B组)。A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50髋,男26例,女23例,年龄37.0~95.0(平均68.9)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3~29.7(平均25.4)kg/m2。B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48髋,男27例,女18例,年龄45.0~92.0(平均69.7)岁;BMI18.7~34.1(平均26.9)kg/m2。对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6.0~10.5(平均7.4)cm;平均术中出血量387.6(140.0~100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43.1(60.0~375.0)mL,平均输血量77.6(0~4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6(63.0~130.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1.6°(38.0°-57.0°)。B组手术切口长15.0~23.0(平均20.0)cm,平均术中出血513.1(210.0~135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52.3(70.0~520.0)mL,平均输血量142.2(0~8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0(71.0~115.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2.3°(37.0°-54.0°)。术后及随访两组假体位置良好,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在正确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娴熟等情况下,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皮肤瘢痕小等优点,在术后影像学评价、Harris评分等方面与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关节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殷鹏  侯春风  刘雪莲  焦兆德 《医学综述》2012,18(16):2726-2727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改良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需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全髋置换术)和观察组(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术后均随访9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对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单侧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术后不引流A组50例和术后引流B组52例。两组均为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退热时间、输血人数、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P=0.541;P=0.143);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B组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护理工作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21;P=0.035);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0,P=0.027)。结论与传统切口引流相比,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量,加速髋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灿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25-526,529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置入骨水泥型特制人工股骨头.术中、术后观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随访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较顺利,...  相似文献   

17.
罗超  刘芳  李文华  张新明  刘琦 《中外医疗》2014,(16):104-106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水泥型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采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1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25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Harris评分评价其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关节置换组下地负重时间早于内固定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泥型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关节置换能明显提前下地负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外侧小切口微创方式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后外侧切口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A组)THA治疗髋部疾病26例,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B组)THA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外展肌力、住院时间、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 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两组间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2周外展肌力、住院时间及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大致相同,小切口微创方式THA具有损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适用于体形中等及偏瘦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