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在兔眼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滴眼液(TET)在兔角膜和房水中的药动学。方法:将TET滴入大耳白兔双眼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处死家兔,取其房水和角膜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采用计算机拟合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TET在角膜组织及房水中均为一室模型,其中角膜组织中于滴药后0.125h时含量最高为(234.9±21.3)μg.g-1,房水中1.5h时的含量最高为(90.3±8.0)μg.L-1。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浓度半衰期为2.2h,房水中为1.0h。结论:汉防己甲素滴眼后能渗透到角膜组织及房水中,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小鼠肺靶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程国华  罗佳波 《中国药房》2005,16(6):418-420
目的 :研究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的肺靶向性。方法 :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和汉防己甲素注射剂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小鼠各组织中汉防己甲素的浓度。结果 :汉防己甲素在血浆中检测浓度范围为0 .519~17 000μg/ml(r=0. 9996) ,加样回收率为97 .32 % ,相对标准差平均值为4 .46 % ;应用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后汉防己甲素在小鼠各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汉防己甲素注射剂 ;汉防己甲素在小鼠肺中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结论 :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3.
均匀设计法优化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肺部靶向的聚乳酸汉防己甲素微球。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聚乳酸汉防己甲素微球,按均匀设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优化实验条件,筛选汉防己甲素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所制备微球粒径在7~15μm者占80.3%,包封率为61.7%,载药量为46.9%。结论:用优化均匀设计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取TET-PLA微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TET-MC)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TET-MC,对TET-MC进行急性毒性、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过敏性试验。结果:小鼠静脉注射TET-MC的半数致死量为158.9mg·kg-1;未观察到TET-MC对实验动物有血管刺激性、过敏性,但有轻微的肌肉刺激性。结论:汉防己甲素微球化后毒性降低,应用于受试动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孙方迪  郭涛  侯悦  潘昊 《中国药房》2011,(19):1737-173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汉防己甲素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取血浆200μL,以利血平为内标,利用乙醚提取,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进样20μL。色谱柱为Platisisl 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mo·lL-1K2HPO4(30∶40∶30,磷酸调节pH值至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7nm。结果:紫杉醇、汉防己甲素检测浓度分别在0.02~20μg·mL-1和0.02~5μg·mL-1(r分别为0.9990、0.9993)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紫杉醇和汉防己甲素低、中、高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5%~104.0%和101.0%~104.8%,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4.7%~93.8%和70.8%~86.0%;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紫杉醇和汉防己甲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汉防己甲素在家兔血浆中的浓度。方法 :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按不同时间间隔颈动脉取血 ,采用HypersilODS C18柱 ,以甲醇 水 ( 4 5∶5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10nm ,以延胡索乙素为内标。结果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0 .5 318X 0 .0 6 88,(γ =0 .996 2 ) ,汉防己甲素在 0 .5 6 2 5~ 18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 88.5 % ,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 3.1%和 4 .7%。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可为汉防己甲素的其他生物样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肺靶向汉防己甲素(TET)缓释微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常大鼠组,生理盐水组和该微囊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进行试验。将给药后大鼠的体征,血液学生化学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特征等作为指标,进行肺靶向缓释微囊混悬注射液的长期毒性评价。结果:与正常大鼠组,生理盐水组和TET微囊低剂量组的各项指标表明三者均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所产生的异常变化经停药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基本安全,可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防己中汉防己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防己中汉防己甲素的含量,此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该生药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汉防己甲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汉防己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以甲醇-乙醚-三乙胺(100∶1∶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2 nm.结果:汉防己甲素在0.025~0.20 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8%,RSD 2.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而灵敏,可用于不同状态下的汉防己甲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肺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制备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 ,以提高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方法 汉防己甲素用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 ,用UV测定汉防己甲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 ,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鼠体内分布 ,经大鼠肺动脉插管测定其压力。结果 汉防己甲素微囊外观呈圆球形 ,带正电荷 ,载药量 37 88% ,微囊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小鼠肺部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平均滞留时间延长 ,大鼠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从15 7 1h延长到 2 2 3 6h ,体内降压百分数与体外释药百分数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汉防己甲素经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可使其高效、低毒地治疗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成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组和沙美特罗溶液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药(20 μg·kg -1)后不同时间取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沙美特罗溶液和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0.73±0.15)和(3.22±0.20)h,Cmax分别为(1.10±0.19)和(1.25±0.24) μg·ml-1,t1/2ka分别为(0.35±0.05)和(1.58±0.07)h,t1/2ke分别为(2.30±0.85)和(8.21±1.20)h,AUCo→∞分别为(1.55±0.25)和(3.45±0.55) mg·h·L-1.结论:与沙美特罗溶液相比,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甲睾酮聚乳酸微球,研究其体外释药过程。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睾酮聚乳酸微球;以0.25%SDS-5%乙醇(pH3.4)为释放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睾酮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释药量。结果甲睾酮聚乳酸微球开始释药较快,存在一定突释效应,随后以缓慢的方式释药,可用双相动力学方程100-R=35.77e0.1321t+63.91e7.372E-4t描述。结论制成的甲睾酮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甲睾酮聚乳酸缓释微球。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睾酮聚乳酸缓释微球。先设计单因素试验筛选制备微球的处方中的聚乳酸分子量、聚乳酸浓度、投药比(甲睾酮:聚乳酸);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微球的温度、转速、聚乳酸浓度、投药比。考察微球表面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168h体外累积释药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模型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双相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优选结果为聚乳酸分子量11万、温度30℃、转速500r·min-1、聚乳酸浓度0.1g·mL-1、投药比1:5。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2.5±0.2)μm,载药量为6.18%~6.62%,包封率为89.9%~91.3%,168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41.8±0.1)%,微球的体外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r=0.9945)。结论:甲睾酮聚乳酸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口服胸腺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胸腺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血中胸腺肽浓度 ,3P87程序计算参数。结果 :胸腺肽微球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Cmax=2 8.6 0± 9.43μg/ml,tmax=2 10min ,t1/ 2 (β) =144 .40± 19.78min ,AUC0~∞ =76 6 2 .0 3± 70 4.36 μg·min/ml,相对于胶囊剂内容物的生物利用度是 2 38.8%。结论 :大鼠对胸腺肽微球的吸收明显优于胶囊剂内容物。  相似文献   

15.
陈永顺  吴珍  杜士明  董永成 《中国药师》2011,14(8):1090-1093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白蛋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以市售去甲斑蝥素注射液为参比,测定NCTD白蛋白微球在大鼠体内血浆中的药动学模型及药动学参数,用靶向效率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靶向性。结果:NCTD白蛋白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1/2α)=(0.57±0.11)h,t1/2β=(20.69±1.06)h,CL=(0.016±0.002 4)ml·h·kg^-1,AUC0~∞=(63.41±9.08)mg·h·L^-1,其在肝脏,脾脏,心脏及肾脏的靶向效率分别为为2.36,1.78,0.43和0.35。结论:与去甲斑蝥素注射液相比,NCTD白蛋白微球能提高对肝脏,脾脏的趋向性,减少对肾脏及心脏的分布,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