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隔镜检查术1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g K  Zhao F  Wang X  Tian T  Lu X  Wang S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45-47
目的 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及确定手术适应证中的价值。方法 对1979-2000年,有选择性地施行纵隔镜检查术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皆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个别病例加用静脉基础麻醉)下,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查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 有125例诊断符合(11例未能明确诊断和8例肺癌患者虽纵隔镜检查阴性但未经手术证实不计入),21例诊断不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5.6%(125/146)。其中20例纵隔淋巴结阳性的肺癌患者和7例经纵隔镜诊断恶性淋巴瘤者避免了开胸手术。结论 纵隔镜检查术,对累及纵隔淋巴结的疾病或紧邻纵隔的胸部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不明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尤其适合。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瘤者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8年9月施行281例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查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26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95.4%(268/281)。术前诊断不明23例全部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病理符合率56.9%(41/72),良性病变术前诊断病理符合率87.4%(104/119)。结论经颈部纵隔镜检查术对单独或伴有纵隔内肿块的胸部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不明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尤其适合,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瘤者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气管周围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34例不明原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物患者经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对EBUS-TBNA仍未能明确诊断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 经EBUS-TBNA检查后28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0例,良性病变18例,确诊率82.4%。EBUS-TBNA在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100%和97.1%。所有受检者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纵隔气管周围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纵隔或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61例不明性质的纵隔或肺部疾病患者,男43例,女18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7岁。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电视纵隔镜活检术,经颈入路57例,经胸骨旁入路4例。结果术中损伤无名动脉1例,中转开胸止血并活检;另60例均获得满意病理学标本,确切诊断率为10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病理诊断:纵隔原发性恶性肿瘤9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淋巴瘤2例,结核3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4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例;围术期死亡1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创伤小、有效的诊断性检查方法,但对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应重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未发现前列腺癌但存在高分级上皮内瘤(PIN)时则要进行重复穿刺,因为有同时合并前列腺癌的危险。如何合理地进行重复穿刺尚无明确方案。为此,作者对诊断为高分级PIN患者拟定了合理的序贯穿刺方案以检测是否合并前列腺癌。作者对63例在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存在孤立的高分级PIN男性患者中的45例于一年内进行重复穿刺活检,其中8例单纯行肿物部位穿刺,12例行6针穿刺,13例行6针穿刺加双侧移行带穿刺,另12例行11针多部位穿刺(常规的6针穿刺 双侧移行带 双侧外周带前角 外周带中线)。对患者初次穿刺中的高分级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S-CNB)在乳腺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行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病人115例,结合手术后病理切片,对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和切除活检(EP)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15例乳腺疾病病人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组织学诊断浸润性导管癌8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内癌2例,交界性肿瘤1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例,其他良性病变26例。US-CNB与切除活检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9%,kappa=0.891(P<0.01)。US-CNB 病理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假阴性4.39%,无假阳性。结论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乳腺病变诊断方法,对少数特殊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任何可疑病变或不典型增生改变均应做切除活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输尿管镜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法35例患者均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及肿物活检,行手术完整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活检标本和术后大体病理标本按WHO进行病理分级和分期。结果在22例Ⅱ级和Ⅱ级以下的输尿管镜活检病例中有2例Ⅲ级或Ⅲ级以上高分级的病例,在9例Ⅱ级以上的输尿管镜活检病例中有7例Ⅲ级或Ⅲ级以上高分级的病例。在22例Ⅱ级和Ⅱ级以下的输尿管镜活检病例中有1例出现pT2和pT3分期。而在9例Ⅱ级以上的输尿管镜活检病例中有6例术后侵犯肌肉或肾实质的pT2和pT3分期。结论输尿管镜取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标本可以获得准确的分级,并且这个分级与术后大体病理的分级和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纵隔镜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在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标准颈部纵隔镜检查术或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获取可疑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纵隔镜检查本组120例患者中有113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总确诊率为94.2%(113/120);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以结节病(59.2%)、淋巴滤泡增生(16.7%)、淋巴结结核(11.7%)最为多见。手术时间64.2±21.5min,失血量45.6±26.8ml;穿破左侧胸膜1例,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药物性血管内溶血。结论纵隔镜检查术是诊断成人单纯纵隔淋巴结病变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在肺癌诊断和病理学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4年5月,66例肺癌病人实施了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手术,其中常规纵隔镜17例,电视纵隔镜49例;右肺癌47例,左肺癌1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肺癌17例,术前为疑似而术后确诊的肺癌49例。其中纵隔镜检查经颈部62例,胸骨旁1例,颈部加胸骨旁3例。结果 本组66例中,49例R4淋巴结有转移癌,17例R4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在47例右肺癌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中38例阳性,19例左肺癌中ll例R4阳性。49例术前未明确诊断肺癌者,38例通过纵隔镜R4检查明确了诊断,2例经纵隔镜第5、6组淋巴结活检明确了诊断。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R4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2.8%和52.0%。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R4组淋巴结是肺癌最重要的淋巴转移部位,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具有其他检查方法和其他部位淋巴结活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胸部疑难疾病的纵隔镜检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上的作用,1992年10月至1995年9月对35例胸部疑难病例施行全麻下的纵隔镜检查术。经气管间隙人工隧道观察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显示,总确诊率为85.71%。左肺癌判断右侧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敏感性为100%。仅临床诊断的病例检查后的病理确诊率为80%,其中良性病变比率占48%。位于气管前、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拐角区、隆凸下的病变,纵隔镜检查的确诊率大于85%,位于气管后、前纵隔及距气管较远的纵隔其他部位为纵隔检查的盲区。病变直径<3cm者病理确诊率92.31%,>3cm的确诊率66.67%。1例并发颈部切口感染,发生率2.86%。总之,纵隔镜检查阳性率与病变部位有关(P=0.0129),而与病变大小无关(P=0.1661)。胸部疑难病例最常见的误诊病种是结核病和结节病,故试验性放、化疗的习惯作法需慎重。  相似文献   

11.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3年7月全麻下共行电视纵隔镜手术80例,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65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联合颈部与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4例. 结果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纵隔疑难疾病36例,除1例因术前放化疗未能明确诊断外,其余35例均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97.2%(35/36).高度怀疑或病理已确诊为肺癌但CT提示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1.0 cm)44例,电视纵隔镜检查病理证实30例,阴性14例,阴性者行手术探查,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可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诊断、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纵隔疑难疾病的纵隔镜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纵隔镜手术在纵隔疑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 1999年 11月至2 0 0 2年 2月为 35例纵隔疑难疾病患者进行了纵隔镜手术 ,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纵隔病变进行活检 ,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检。 结果 本组除 1例外全部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确诊率 97% (34/ 35 )。其中恶性病变 18例 (5 2 9% ) ,良性病变 16例 (47 1%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 4 7 1% (16 / 34) ,术前误诊率 5 2 9%。术前误诊的病例中以良性病变多见 ,本组 16例良性病变中 ,有 6 2 5 % (10 / 16 )的病人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纵隔镜手术后发生声音嘶哑 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 (1/ 35 )。无围手术期死亡。 结论 纵隔镜手术 ,可使一般方法难以确诊的纵隔疾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且具有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等优点 ,因此应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纵隔镜手术诊治胸部疾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VM)在肺癌术前分期、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我们采用电视纵隔镜对36例拟诊为肺癌、纵隔肿物患者进行检查,33例经颈部行纵隔镜术,采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内插管;3例经肋间行纵隔镜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结果除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4例外,余30例均经电视纵隔镜术检查后确诊;2例诊断不明或可能误诊,其中1例转院失访,另1例经开胸活检证实为肺大B细胞淋巴瘤。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出血量40ml,术后无死亡患者,无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2例,1例出血,经止血纱布填压止血;1例喉返神经麻痹,经中医针灸治疗后好转。结论电视纵隔镜术是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纵隔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VM)在肺癌术前分期、纵隔肿物诊断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麻单腔螺纹气管插管,48例行颈部纵隔镜术,33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47例行经肋间纵隔镜术。结果125例经电视纵隔镜术后确诊:肺腺癌38例,肺转移性低分化鳞癌33例,结核9例,淋巴结炎症8例,肺小细胞癌7例,胸腺鳞状细胞癌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4例,胸腺瘤4例,胸膜间皮瘤3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后纵隔神经鞘瘤2例,结节病1例,胸腺增生1例,类癌1例,中纵隔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1例电视纵隔镜检查纵隔淋巴结为反应性增生,行左下肺叶切除,病理为鳞癌。2例术前纤维支气管镜病理确诊左下肺鳞癌,电视纵隔镜检查右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术中发生气胸1例、出血1例、喉返神经麻痹和切口感染各2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术不但是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纵隔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而且也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Yang J  Tan JJ  Wang J  Ye GL  Gu WQ  Ye J  Zhu LW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24-1526
目的探讨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在纵隔肿物、恶性胸腔积液和手汗症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701例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肿物患者48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行纵隔肿物或胸膜活检,39例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手汗症患者607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48例纵隔肿物、46例临床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全部获得明确病理诊断。3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成功率100%。607例手汗症患者术后手汗症状均完全消失,手掌温度上升1.5~3.0℃,温暖干燥,随访尚无患者复发。结论经肋间单一切口电视纵隔镜手术对于纵隔肿物、恶性胸腔积液和手汗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超声内镜引导下针吸活检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g J  Sun Y  Wang Z  W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43-74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针吸活检术(EUS-FNA)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Pentax FG32-UA超声内镜及直径为0.8mm的GIP穿刺针(Medi-Globe),对10例患者(6例肺部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右肺肿块,1例食管旁肿块,2例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行EUS-FNA。结果:1例患者未能取得足够的标本;US-FNA诊断为恶性肿瘤者7例(小细胞癌5例,鳞癌、腺癌各1例,均经随诊确诊),良性病变者2例(分别经胸腔镜或纵隔镜及随诊确诊)。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结论:EUS-FNA在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是一准确、安全、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及肺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及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71例患者行纵隔镜手术 ,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 5 5例 ,胸骨旁纵隔镜手术 12例 ,颈部加胸骨旁纵隔镜手术 4例。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 2 6例 ,高度怀疑或已明确诊断肺癌且影象学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 (≥ 1.0 cm) 4 5例。 结果  2 6例纵隔疑难疾病患者 ,经纵隔镜检查后 2 5例获得明确诊断 ,确诊率为 96 .2 % (2 5 / 2 6 )。高度怀疑或病理诊断已确诊为肺癌的 4 5例 ,纵隔镜检查阳性 2 9例 ,阴性 16例。阳性者放弃手术 ,予以化疗 ;阴性者中 8例经开胸探查证实为肺癌 ,手术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 ,特异性、敏感性均为 10 0 %。纵隔镜手术后发生声音嘶哑 1例 ,气胸 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 ,是诊断纵隔疾病和明确肺癌术前分期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穿刺器在肺占位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肺占位性病变采用分体式切割活检枪与友谊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器连接穿刺——改良穿刺活检法取样(改良组),并与传统活检枪穿刺方法(传统组)26例进行对照。结果改良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5.24%(20/21),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100.00%(5/5),改良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6.15%(25/26)。传统组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5.71%(18/21),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60.00%(3/5),总诊断准确率为80.77%(21/26)。改良组穿刺活检次针(改良法)与首针(常规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细针穿刺器用于肺穿刺活检,能获得满意的组织学及细胞学标本.具有一针两用的优点.提高了肺占位病变的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5-06间113例接受EBUS-TBNA检查的单纯纵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诊断结果需经手术活检、纵隔镜检查或长期随访确诊。EBUS-TBNA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者,定义为阳性;无明确病理结果或取材不满意者定义为阴性。所有统计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113例入选患者经EBUS-TBNA检查,其中98例明确诊断、15例未能明确诊断,确诊率为86.7%(98/113)。明确诊断病例中,恶性病变41例,良性病变57例。15例未能明确诊病例中,取材不满意6例,诊断非特异性炎症9例。接受进一步外科活检(纵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随访验证,确诊为结节病4例、纵隔结核病3例、淋巴瘤3例、小细胞肺癌1例、炎性反应4例。EBUS-TBN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40/44)、98.6%(68/69)、97.6%(40/41)和94.4%(68/72)。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微创检测手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纵隔镜术诊治胸部疾病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的术前分期、纵隔肿物、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76例患者中行颈部纵隔镜术38例,胸骨旁纵隔镜术16例,经肋间纵隔镜术22例。结果经纵隔镜检查确诊为腺癌21例,转移性低分化鳞癌18例,结核6例,胸腺鳞状细胞癌5例,非何杰金淋巴瘤5例,肺小细胞癌4例,胸腺瘤3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3例,何杰金淋巴瘤2例,胸膜间皮瘤2例,神经鞘瘤1例,胸腺增生1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淋巴结炎症1例,反应性增生1例。2例术前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诊断为左肺下叶鳞癌,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确诊为右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结论电视纵隔镜术不但是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还可作为纵隔疾病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治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