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对我所诊治的1800例行药物流产的患者根据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有无剖宫产史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流产失败率。结果本组入选的18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发生药物流产失败者共142例,流产失败率为7.89%。其中年龄≥35岁,孕龄〉42d,孕囊直径≥20mm,子宫处于后倾、前倾及后屈位以及有剖宫产史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指标组(P〈0.05)。结论重视孕妇的年龄、孕龄、既往分娩方式、子宫位置、孕囊大小等相关影响药物流产失败的因素,才更有利于降低药物流产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率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妇女453例,根据子宫体与子宫颈轴与阴道纵轴角度不同。分为子宫水平位、子宫前倾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前屈位、子宫后屈位5组,各组给药方法相同,观察药物流产效果。结果:5种子宫位置流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屈位及前屈位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明显延长,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从整体上反映出子宫位置与流产成功率是有直接关系的。在药物流产后特别是前屈位及后屈位,在8、15d和首次转经时的3次随诊中,对药物流产失败及不全流产者及时进行干预.可缩短出血时间.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囊大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75例药物流产的患者,依据孕囊大小分为A组(孕囊最大径〈2.0cm),B组(孕囊最大径≥2.0cm),在超声下观察分析其流产效果。结果:A组完全流产率91.2%、B组完全流产率81.3%,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有效率、失败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囊较小者流产效果较好,完全流产率高;药物流产时机选择孕囊〈2.0cm时较好。  相似文献   

4.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几个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720例孕龄在49天以内的健康正常妇女,也用米非司酮序贯并用卡孕栓终止早孕。结果药物流产失败率随孕龄、孕产次增加而增加,有剖宫产史者较有自然分娩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增加。子宫前倾前屈位、后倾位、后倾后屈位较子宫平卧位、前倾位药物流产失败率增加。孕囊直径〈1cm及1~2.34cm者较孕囊直径〉2.34cm者药物完全流产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药物流产与孕龄、孕产次、既往分娩方式、子宫位置、孕囊平均直径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医生除了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要根据以上几种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药物流产)成功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孕80天以内药物流产病例,计算流产成功率与Х^2检验。结果:不同年龄组药物流产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经≤49天药物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孕与复孕组间药物流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多次妊娠史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孕囊直径〈23mm组药物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年龄无关,与妊娠天数及孕囊直径大小有关,初孕与复孕药物流产成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多次妊娠药物流产成功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无相关性。方法:对750例早孕健康女性行药流术,所有患者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各口服米非司酮75mg,服药前后空腹2h,第3天上午到门诊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子宫前倾位、后倾位与正常子宫位药物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子宫前屈位、后屈位及正常子宫位与前倾位、后倾位流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结论:研究证明后屈位不全和子宫前屈位的妇女流产率高。为了确保流产的成功率我们建议对子宫前倾前屈位和子宫后倾后屈的妇女应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7.
药物流产不全2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6年药物流产不全209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0岁的早孕妇女发生药物流产不全的生发率显著高于≤29岁的早孕妇女(X2=6.39,P〈0.01);停经≥50d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停经≤49d者(X2=17.33,P〈0.01);初次妊娠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高于2次以上妊娠者(X2=6.68,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和孕妇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妊娠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8.
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选择2034例行药物流产的病例,分析流产失败的有关因素。结果,2034例药物流产中失败165例,失败率为8.11%。年龄≥35岁者药物流产失败率(14.80%)高于<35岁者(4.48%),有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史者,流产次数的增多,药物流产的失败率增高,孕囊直径1~3cm者药物流产的失败率(5.22%)明显低于孕囊直径>3cm者(17.43%),经期>5d者药物流产率(12.29%)高于<5d者(5.46%),后倾及后倾后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卧位子宫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年龄、药物流产失败率随年龄增大、有无剖宫产史、孕产次数、子宫位置、行经天数是影响药物流产效果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汪连荣 《中原医刊》2014,(2):109-110
目的探讨终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早孕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剖宫产术后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瘢痕子宫人工流产与正常子宫人工流产相比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P〈0.05),术后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两组完全流产率、胎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瘢痕子宫组阴道出血时间长于正常子宫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终止妊娠人工流产为高危手术,手术本身风险大,术后恢复同正常子宫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安全,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左馨  黄燕  钟洁 《当代医学》2009,15(32):31-32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药物流产不全的54例患者的相关因素和处理情况。结果初次妊娠、妊娠49d以下、孕囊〈2cm、子宫位置前倾及水平位者,药物流产不全率均明显低于孕3次以上、孕囊直径≥2cm和子宫位置为后倾后屈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流产不全处理:给缩官素、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部分患者进行清官术,流产失败进行人工流产。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为降低计划外妊娠给广大妇女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在临床工作中在加强育龄妇女避孕意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减少由药物流产引起的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药物流产的剖宫产育龄妇女4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40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服药方法终止妊娠。结果:比较两组的瘢痕子宫完全流产率,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米索前列醇用药剂量及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瘢痕子宫完全流产率,药物流产率出血量、出血时间明显减少,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阎臻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61-62
目的通过与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天数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两组自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因非意愿怀孕自愿终止妊娠的2 145例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子宫前屈、后屈位与水平位、前倾、后倾位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前倾、后倾位与水平位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前倾与后倾位,前屈与后屈位药物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4.
药物流产类型与B超观察子宫位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子宫位置对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798例早孕患者用B超记录子宫位置,并服用药物进行流产。依据不同位置作子宫流产疗效率的比较。结果子宫正常位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高达96.49%,子宫前倾位、前屈位、后倾位、后屈位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3.61%、79.78%、92.55%、63.89%,前屈位、后屈位与正常位、前倾位、后倾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不同子宫位置对药物流产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前屈位、后屈位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娄凤一 《当代医学》2010,16(22):66-67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对389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妇女的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屈、后倾后屈位、孕产次数增多、停经大于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的影响,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人工流产高危因素者首选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失败及时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孕龄≤49天,年龄≤39岁,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术的健康妇女,按子宫位置不同,分为5组,即子宫前倾位,子宫前倾前屈位,子宫水平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后倾后屈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法行药物流产术,计算5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320例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水平位组96.5%;子宫前倾位组90.8%;子宫后倾组87.5%;子宫前倾前屈组70%;子宫后倾后屈组61.3%。结论:子宫水平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最高,子宫后倾后屈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最低,因此药物流产术成功率与子宫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75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既往分娩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35岁、孕囊直径≥20mm、子宫后倾后屈位、孕产次数多、停经大于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的影响,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中,医生除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要根据以上几种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室外紧急气管插管使用肌松药或不使用肌松药对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95例紧急气管插管,前瞻性收集有关资料,包括病人年龄、性别、诊断、插管适应证、插管前SpO2和BP、使用药物、插管次数、既定的各种气道和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病人均完成气管插管,其中33例(34.7%)在肌松药(琥珀胆碱)辅佐下完成。使用琥珀胆碱组有87.9%例、未使用琥珀胆碱组58.1%例插管次数不超过2次(P〈0.01)。使用琥珀胆碱组发生并发症例数(42.4%VS91.9%,P〈0.01)、及低氧血症(18.2%VS74.2%,P〈0.01)、心动过速(6.1%VS22.6%,P=0.04)、心动过缓(9.1%VS54.8%,P〈0.01)、高血压(3.0%VS25.8%,P〈0.01)、返流(6.1%VS50.0%.P〈0.01)、食道插管(0.0%VS30.6%,P〈0.01)、误吸(0.0%VS12.9%,P=0.04)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使用琥珀胆碱组。结论 肌松药能提高手术室外紧急气管插管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药物流产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30例孕妇药物流产的效果与子宫位置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前屈位、后屈位者的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子宫正常位、前倾位、后倾位者;结论:药物流产要严格掌握适应征,充分了解子宫的位置,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张娟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2):17-18
目的: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的各种因素,寻找药物流产的最适合条件,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10月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1768例早孕妇女进行分析,从年龄、停经天数、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体重、子宫宫颈手术史与流产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总的药物流产失败率为12.6%,药流失败因素为年龄≥35岁,肥胖、停经≥45天,孕囊径线≥20mm,子宫后倾后屈,剖腹产手术史,宫颈物理治疗史。结论:对存在上述因素的早孕妇女慎用药物流产,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