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工肝技术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指血液净化和血液吸附技术,溶解在血液中的炎性物质和毒素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从而将血液中的炎性物质和毒素清除。人工肝技术是通过血液排毒换血的方式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换成健康的血浆,每次约换掉全身50%左右的血浆。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有效手段,它是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肝病患者的血浆进行交换或处理,清除体内毒素、胆红素等有害物质,并通过输入新鲜冷冻血浆各种凝血因子,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凝血机制。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更小的血浆分离器将分子量大的蛋白除去,留下分子量小的蛋白,加上血浆等补充液输回体内,能暂时替代肝脏的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为严重肝病患者提供体外功能支持,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根据病情选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用。伴有肝性脑病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浆灌流;伴有肾功能衰竭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时,选用血浆特异性胆红素吸附;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1~2次/周,血浆置换3000~5000 ml/次。治疗前据病情常规用地塞米松、肝素。治疗中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跨膜压和动静脉压监测。人工肝的护理是整个人工肝质量中最重要的部分,做好人工肝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才能使人工肝治疗得以顺利进行,使患者获得成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血液滤过是血液净化技术中的一种新技术。它模仿正常人肾小球的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及水份,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于正常肾小球滤过原理的血液净化方法。其置换液的成份应与细胞外液一致,这样才能避免电解质的负平衡。我院于  相似文献   

3.
刘颖  刘晓莉  李晓玲  张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53-3555
1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1.1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广泛应用,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0HD),因其固有的间歇性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的缺陷,不能满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重患者治疗的临床需要.1977年Kramer首先将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用于临床,很大程度上克服了IHD的缺点,并衍生出多种方式,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血液灌流是用特殊吸附材料吸附患者血液中的特殊代谢产物,连续性血液滤过(CVVP)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经血液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儿童血液净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包括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及其他的衍生技术[1]。在儿科疾病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血液净化的主要适应证,此外,血液净化的应用也扩展到肾脏以外的疾病,如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常见的过敏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脓毒血症、中  相似文献   

6.
血液净化疗法是小儿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抢救措施。按其所应用的原理、装置和技术的不同,又可分为血液透析(血透)、单纯体外超滤、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腹透)等。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于1978年开始血透,1981开展腹  相似文献   

7.
王碧成  刘荣 《云南医药》2014,(3):372-376
脓毒血症所致的MODS是ICU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近几十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新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血液吸附、血浆分离吸附、血浆置换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血液透析(IHD)组、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观察治疗前后血乳酸、p H值、血色素情况。结果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较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的血乳酸下降明显、p H值改善更迅速(12 h即达正常),但CVVH+HP组较IHD组和CVVH组24 h时血色素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血液净化模式中,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血液透析(IHD)组、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观察治疗前后血乳酸、p H值、血色素情况。结果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较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的血乳酸下降明显、p H值改善更迅速(12 h即达正常),但CVVH+HP组较IHD组和CVVH组24 h时血色素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血液净化模式中,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血液透析(IHD)组、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观察治疗前后血乳酸、p H值、血色素情况。结果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组较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的血乳酸下降明显、p H值改善更迅速(12 h即达正常),但CVVH+HP组较IHD组和CVVH组24 h时血色素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血液净化模式中,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迅猛发展,其中Baxteraccura机是先进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由于具有4个泵,除可进行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还可进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治疗模式.应用广泛,但是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滤过(HDF),是近年在血液净化领域开展的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治疗技术,它完全模拟肾脏的工作原理,是一种更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脏替代疗法.集合了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的优点,具有弥散、对流及吸附作用,不仅提高对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而且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清除炎症介质等中分子物质、持续稳定的控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优点,即使在低血压状态下也能使用,尤其适合液体超载伴低血压患者应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11年至2013年重症医学科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净化方法治疗12例重症胰腺炎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死亡2例,好转10例,疗效显著。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除去疗法”是随人工肾脏的进步而开展的新疗法。它的作用是排除体内潴留的废物,即代谢、免疫反应乃至排泄异常而潴留在人体的物质,使体液的量和质的异常得到纠正。“除去疗法”必须根据除去物质对象的不同,变换其手段和使用的人工脏器,处理的原理、膜的电荷和孔的大小等。它可以分为透析、滤过、吸附、免疫反应、离子交换、化学结合和分解,而且作为应除去对象在分子量上可分为:500以下的小分子,500~5,000的中分子,500~50,000的大分子,50,000~100,000的白蛋白程度的物质,500,000~1,000,000的球蛋白程度的物质。还要根据水和电解质的特性,将要除去的物质分解出来。下面是各种除去法的特点和使用对象。  相似文献   

15.
黄毅  胡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17-3718
连续性血液滤过是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中的一种,它除了用于肾脏疾病外,还广泛用于肾脏以外的疾病,如难治性心力衰竭[1].现将我院2006年2月~2008年1月,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旭东  储虹  徐向君 《江苏医药》2013,39(2):232-233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临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1].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根据原理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PP)、免疫吸附、人工肝、腹膜透析(PD)等,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标[2].如何减少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血液透析的研究重点.本文比较我院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5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抗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患者,53例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等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结果: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本组53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平均康复率均达70%以上。结论: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血液净化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未来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逐步强化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以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免受疾病困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对AFLP并发MODS的8例患者在护肝、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和终止妊娠的基础上,应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检测血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血糖、血小板等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的8例AFLP并发MODS患者血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血小板、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AFLP并发MODS患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滤过除菌     
本文综述滤过除菌的条件、滤过系统和滤材的选择、控制以及滤过除菌法的应用。一、简介十九世纪中叶,人们认识了微生物的危害后,逐渐产生了滤过除菌法,并发明和使用了瓷滤器、硅藻土滤器、膜滤器、石棉板(或纤维板)滤器、滤盘、滤简、垂熔玻璃滤器等。上述滤器各有利弊,如:瓷滤器主要的缺点是需要较高的滤过压(40~50标准大气压表压);石棉纤维滤器具有吸附作用,故用于胰岛素、血浆等天然产品除去热原,其缺点是掉絮;滤筒可反复使用,但净化过程及确定滤筒完整  相似文献   

20.
<正>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由于体外抗凝确切,无体内抗凝作用,能有效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逐渐成为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最理想的抗凝技术。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近年来被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能耐受普通透析患者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并日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和耐受性,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间歇性血液透析明显延长,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