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疑难病杂志》2017,(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AECOPD组)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29例,测定其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残气量/肺总量(RV/TLC)及气道阻力(sRAW)]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FEV_1、FEV_1/FVC和MMEF数值显著降低(t=4.52、4.22、3.80,P=0.039、0.027、0.021),sRAW和RV/TLC数值明显增大(t=6.31、1.73,P=0.041、0.008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患者PaCO_2、ADCO_2明显升高(t=2.11、3.10,P=0.034、0.019),PetCO_2明显降低(t=1.83,P=0.029)。AECOPD患者PetCO_2与PaCO_2呈负相关(r=-0.63,P<0.01),与FEV_1、MMEF、SRAW、RV/TLC呈正相关(r=0.70、0.72、0.72、0.61,P<0.05)。结论 PetCO_2与PaCO_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由PetCO_2来判断AECOPD患者呼吸功能状态,ADCO_2可作为评价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方法 60例择期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气腹开始的同时调整呼吸参数,将呼吸频率由12次/分钟增加至16次/分钟,其余参数不变,气腹放气时频率减少至12次/分钟,对照组参数不变。于气腹前10 min和气腹后15、3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分别采取桡动脉血,同时记录此时PeTCO2的值,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等。结果放气后30 min,所有患者都拔除气管导管,所以没有PeTCO2值。放气后30 min两组的PaO2显著低于气腹前10 min(P<0.05)。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对照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高于气腹前10 min(P<0.05)。组间比较,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实验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腔镜手术的患者可以做血气分析对照,根据动脉血气和PeTCO2的变化及时调整分钟通气量和吸呼比,以控制高碳酸血症的发展。气腹后增加呼吸频率有利于减轻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失血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例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失血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PaCO2及PetCO2,其中估计失血量〈30%的为实验Ⅰ组(18例),失血量〉30%为实验Ⅱ(12例)。结果:对照组及实验Ⅰ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Ⅱ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上对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PetCO2能反映PaCO2,而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PetCO2与PaCO2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差值[P(a-et)CO_2]的变化.方法 104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后,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 min,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同时记录PetCO_2,计算P(a-et)CO_2.结果 与麻醉后相比,无肝前期、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显著增快(P值均<0.01),pH值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前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1),无肝期30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MAP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a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下腔静脉开放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et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无肝期30、60 min及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P(a-et)CO_2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前期P(a-et)CO_2维持稳定,无肝期P(a-et)CO_2显著增大,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30 min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在急诊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需紧急行人工通气、气管插管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急危重症患者74例,记录患者予人工或机械通气0 min、10 min、30 min内的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数值及波形的变化,并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两组患者PetC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PetCO2水平与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相关。PetCO2作为一种快速、连续的无创监测指标能够提示急诊医护人员判断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有效性,有助于及时指导或调整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作为无创伤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被广泛用于麻醉及术中、术后监测。但目前对于PetCO2能否准确反映PaCO2有许多争议,因为PetCO2常与Pa-CO2不一致,而且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0差值的稳定性各家报道也颇不一致〔1~2〕。为了证实这一问题,我们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观察了PaCO2与PetCO2的关系及Pa-etCO2的稳定性,现报告如下:11 对象与方法30例伴有颅内压增高,拟在平卧位下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诊断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证实(表1)。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 相似文献
7.
8.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常生理状态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反映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肺排出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良好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PaCO2,加之它具备连续性和无创性的优点,能较迅速地、敏感地反映PaCO2动态变...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呼气末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和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PaCO2与PaCO2差值(ADcu2)的变化。方法 20例需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参数稳定后,于机械通气后1、12、24、48、72h调节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同时测定PaCO2。和PaCO2。结果 机械通气1h、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PaCO2与PetCO2间均显著相关(分别是r=0.69,P〈0.05;r=0.48,P〈0.05;r=0.54,P〈0.05;r=0.59,P〈0.05);机械通气12h、PEEP为5cmH2O时,PaCO2与PaCO2间最著相关(r=0.69,P〈0.05);PEEP为5cmH2O时PaCO2-PetCO2值最小(除12h外)。结论 PetCO2只能作为机械通气开始时的参考;5cmH2O可能是此类患者机械通气的最佳PEE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成年颅内手术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ml/(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 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开颅后调节呼吸频率,使PETCO2分别为25 mmHg(T1)、30 mmHg(T2)、38 mmHg(T3),并维持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结果三个时相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BE以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N2O-O2静吸复合全麻时急性低通气恢复正常后I-EO2和ETCO2变化规律的比较。方法20例N2O-O2静吸复合全麻病人,术中机械通气,FiO2=0.35。观察由正常VT(10ml.kg-1)调至4 ml.kg-1后15min和迅速调回至正常后15min内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低通气后I-EO2、ETCO2、BP和HR均明显增加。恢复正常通气后HR、BP和ETCO2于15min内先后恢复正常,而I-EO2仍高出低通气前17.2%.而且,各观察时点I-EO2的变化率均高于ETCO2的变化率(P<0.01)。结论与ETCO2相比,I-EO2虽能更早地反映通气量降低,但却不能及时反映通气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观察20例风心和先心患者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各时期的PaCO2和相应的PETCO2。结果表明:1.各时期的PaCO2与PETCO2均显著相关(P<0.05),r值为0.686~0.995;2.体外转停后风心组Pa-ETCO2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提示ETCO2监测可减少检测动脉血气的频率,但不能完全替代PaCO2;长时间的体外转流加大Pa-ETCO2差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 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h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h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34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6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死亡,4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血清IL-32和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3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采用双抗体 ELISA法测定 IL-32,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32为(126.44±86.69) pg/mL,CRP水平为(40.8±21.1) mg/L,明显高于治疗后(均P〈0.05);且治疗前血清IL-32、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血清IL-32、CRP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IL-32、CRP变化对于评价AECOPD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2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测定作出评价(年龄75±8岁)。除了痰细菌培养外,都作了CRP、Hp、ESR、Fg、周围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气分析、体温和胸片检查。26例CRP全部升高,(25.58±15.37μg/ml),经治疗后CRP下降(5.34±2.96pg/ml)(P<0.01),且与白细胞下降之问有一定相互关系(r=0.60,P<0.01)。24例Hp增高(>372mg/dl),16例ESR增高(>12mm/h)。Hp增高例数明显多于ESR增高例数(x~2=6.93 P<0.01)。ESR增高者Hp全部增高,二者增高值间有一定相互关系(r=0.54,P<0.05)。老年COPD急性加重时,CRP是敏感和可靠的早期客观炎症指标。Hp是稳定和敏感的活动性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前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其与撤机是否成功的关系。方法将155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原发病因不同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44例)、脑血管意外组(43例)、中毒组(33例)和创伤组(35例),再按照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和撤机失败2个亚组。各组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营养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各组撤机前1 d测定的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撤机失败的COPD和脑血管意外患者的T3和FT3水平明显低于撤机成功者(P〈0.05),而在创伤和中毒患者中,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的T3和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4、FT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OPD和脑血管意外的机械通气患者中,T3和FT3水平低可预测撤机成功性较小;而在创伤和中毒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中,T3和FT3水平尚无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3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价稳定期COPD 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认知功能差异,并观察 COPD 患者不同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135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97例(71.85%)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COPD 组MoCA量表总分为(21.55±3.63)分,对照组MoCA总分为(26.7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PaO2水平及PaCO2水平分别分组,肺功能良好组、PaO2≥60mmHg组、PaCO2<50mmHg组较肺功能差组、PaO2<60mmHg 组、PaCO2≥50mmHg组MoCA评分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延迟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定向各分项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稳定期COPD 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肺功能越差、PaO2水平越低、PCO2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稳定期COPD 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肺功能越差、PaO2水平越低、PCO2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ET25%-75%正常值及在COPD临床应用。方法对222例健康成人和86例健康吸烟者及196例COPD患者进行了FET25%-75%测定。结果健康人FET25%-75%与年龄密切相关(P〈0.01),计算出其预计回归方程式,COPD和健康吸烟组与健康成人进行比较,FET25%-75%明显延长(P〈0.01)。结论FET25%-75%测定是一项相对独立于容量的阻塞性功能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观用力呼吸困难不宜作为限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的标准。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 2 6例 ,进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运动终止后立即用血气分析仪监测此状态下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max)。BorgScale(BS)被用于判定患者运动时主观出现用力呼吸困难的程度。结果 :BS与PaO2 max负相关 (r=- 0 .6 73,P<0 .0 1) ,15例患者因感到呼吸困难而终止试验 ,其中 9例发生血氧分压下降 ,但只有 4例PaO2 max <6 0mmHg。 2、BS与 ΔPaO2 负相关 (r=- 0 .4 4 ,P <0 .0 5 ) ,即BS与患者运动时发生的氧分压降成正相关。结论 :单凭主观出现用力呼吸困难不宜限制患者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6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结果62例患者经无创通气好转出院54例(87·1%),无创通气4h及无创通气治疗结束时较通气前的血气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另外8例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后好转。结论BiPAP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减少有创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