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行纵隔子宫切开术的术后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14例不孕症合并纵隔子宫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切开子宫纵隔术的患者的术后护理特点和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后不适护理及病情监测,可减少其术后痛苦,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手术方法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在腹腔镜监视下,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9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镜下纵隔切开术。结果:9例中均为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0min,出血少,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2例合并粘膜下肌瘤及内膜息肉一并切除,腹腔镜监视下手术能检查腹腔情况,并对腹腔病变予以处理,(1例浆膜下肌瘤,4例盆腔粘连,2例多囊卵巢,2条输卵管伞端阻塞),术后月经恢复正常。4例已妊娠,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尤洁芳  胡婉笑  莫燕章  钟慧卿 《全科护理》2012,10(20):1842-1843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行子宫纵隔电切术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完全子宫纵隔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恰当、精心的护理配合下,病人恢复快、无子宫穿孔,未发生水中毒及大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降低手术的风险,而且对于病人在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控制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双宏 《临床医学》2005,25(6):89-90
子宫畸形发生率常因地区或医院不同而异,一般为1:600~1:1500[1]。Grimbizis等[2]报告子宫畸形发生率为4.3%,其中以纵隔子宫最常见,约占畸形子宫的35%。纵隔子宫也是妊娠结局最差的子宫畸形类型,由于纵隔血供差,子宫腔变形或伴发宫颈功能不全造成胚胎着床和发育障碍,导致不孕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子宫纵隔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行官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对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4例有自然流产或不孕病史,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纵隔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并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术后随访追踪患者妊娠和分娩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作出讨论。结果:44例患者中,自然流产患者31人,原发不孕患者13人,术前自然流产发生率为94.6%,早产2例,足月妊娠2例。全部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44例术中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1例自然流产患者失访3例,追踪28例中,总怀孕次数41次,计划内妊娠33次,自然流产发生率21.2%,足月妊娠率66.7%,早产12.1%;13例不孕患者中失访3例,随访10例中,有4例足月妊娠,1例现妊娠4个月。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官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纵隔的方法,术后患者足月妊娠率明显升高,自然流产率下降,对于原发不孕患者则可以提高怀孕率。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纵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宫腹腔镜联合或宫腔镜/B超联合诊治,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及监护方式。结果97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单纯宫腔镜手术者术后平均住院日3d,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者平均住院日5d。术中B超监护6例(6.2%);单纯腹腔镜监护3例(3.1%);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6例(26.8%);未行腹腔镜或B超监护62例(63.9%)。单纯宫腔镜手术3~12min,平均时间(7.5±4.1)min,术中出血极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诊治子宫纵隔安全、有效的的最佳方法,按照子宫畸形情况、纵隔类型和有无盆腔合并症选择合适的手术及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缵冲  於亢笛 《内镜》1995,12(3):174-175
  相似文献   

8.
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纵隔引起的流产与不孕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切开子宫纵隔术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方法追踪在该院行该术治疗的患者6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活产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结果成功随访51例,流产组28例和不孕组23,两组术后的活产率分别是85.7%和69.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从手术至分娩时间的中住数是22.53和23.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纵隔切开术后妇女妊娠、先兆流产发生率、臀位发生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一般妇女。有1例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相似;子宫纵隔患者术后妊娠的并发症包括先兆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等的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的几率较大。且术后妊娠有子宫破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能辉  张怡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6):14-15,18
目的评估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子宫纵隔患者的诊断及在超声或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效果。结果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92.0%,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诊断符合率为23.0%。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中采用B超监视21例,腹腔镜监视4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4例,B组失访1例。术后A组妊娠6例,妊娠率40.0%。B组妊娠6例,妊娠率66.7%,其中有5例已足月妊娠分娩,足月活产率为55.6%(5/9)。结论宫腔镜检术是诊断子宫纵隔的最准确方法,目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见并发症。随访1~6年,失访12例,全程随访56例。术后妊娠34例,其中早孕自然流产18例(分娩22例(39.29%),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谢熙  林元  陈捷  陈秀娟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06-107,10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子宫纵隔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结果手术颇利,无并发症发生。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91.95%下降至术后的31.82%,分娩率由术前的3.45%上升至术后的54.55%。术后使用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与术后无任何措施者,两者的自然流产率厦分娩率无差别。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可靠,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监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方法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6例不同监护方法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孕症患者110例,不良孕产史患者196例。分析术中发现和术后二次手术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超声监护二次手术率为3.6%,腹腔镜监护二次手术率为2.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不良孕产史患者,流产率由术前97.7%下降到术后25.5%,足月分娩率由术前0.5%上升到术后63.4%。两种监护方法术前、术后流产率,术前、术后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诊断明确的子宫纵隔患者,排除盆腔疾患,子宫纵隔电切术可选择无创、费用低的超声监护进行。不孕症合并子宫纵隔的患者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5年开展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总结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子宫纵隔患者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注意穿刺孔出血、阴道流血、腹胀及肩背胀痛的观察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子宫纵隔畸形不孕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纵隔畸形不孕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及预后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子宫纵隔畸形不孕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且预后妊娠率与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子宫纵隔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在诊治子宫纵隔中的作用。方法 对 4 8例子宫纵隔患者应用不同诊断方法及B超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 (TCRS)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符合率 :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 5 2 .17% ;B超 78.5 7% ;宫腔镜联合B超 97.92 % ;术中情况 :B超监视下行TCRS术 4 5例 ,其中完全纵隔 9例 ,合并阴道纵隔 7例 ;不完全纵隔 36例。平均手术时间 (33.35± 11.76 )min ,出血 (14 .5 6± 5 .82 )ml。手术均一次完成 ,无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 :自然流产率由术前 87.36 %下降至术后 6 .2 5 % ,足月分娩率由术前 3.4 5 %上升至术后 5 0 .0 0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无分娩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纵隔的诊断符合率 ;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目前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佩燕  陈忠东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209-1209,12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38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0.8±5.6)min,术中出血(10.8±3.8)mL,其中无1例发生并发症,无术后病率发生,术后无1例宫腔粘连,21例已成功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预后好,可作为治疗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106例子宫纵隔患者,82例予局部麻醉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门诊治疗),24例予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脊膜外组织麻醉联合蛛网膜外麻醉(腰麻)麻醉下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住院治疗).结果 手术均1次成功,无并发症.两组间在子宫纵隔类型、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  相似文献   

19.
子宫纵隔的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时,两侧副中肾管汇合后纵隔未被吸收而形成,可分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子宫纵隔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经阴道切开或开腹手术治疗,但有纵隔组织切除不完全,术后并发症多,术后短时间内不能妊娠等缺点。作者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病例]24岁.因停经48天,外院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6+周,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稍滑,子宫前位如孕40天大小,双附件无异常.查β-hCG阳性.行人工流产术.术前探宫腔深8.5 cm,子宫前位,遂放入Hegar氏棒,用7号吸管吸宫至宫壁有粗糙感为止,术毕检查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