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模式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应贯彻互动、参与原则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施"问题为本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建设"能力课程";构建充满活力的实训课堂,探索并实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采用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方法;探索并采用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其必具的能力之一.笔者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探讨"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 "的培养模式,体现"以能力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核心,将"问题意识"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使学生通过自学质疑、问题提炼、课后自学、讨论引导和总结反思等环节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5,(4):692-694
"以教师为中心"及"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技能教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其指导下的《临床护理技能》课程改革,革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护生全面的专业能力及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护理士官是部队卫生岗位的一支主力军,按照训练与考核大纲中"士官组训"的要求,护理士官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组训能力,即"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近年来,我校按照"教管结合、训养一致、强化技能、综合育人"的组训能力培训模式,对护理士官进行组训能力培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军医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并挂靠基础部以来,牢牢把握这一契机,以造就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知识广、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根本,以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研究型、高质量的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实验针灸学实验课程为依托,在基于"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情境下,探讨引入"开题式结合自主设计性试验"教学法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创新思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当今衡量教学质员和办学水平,必须以培养受教育对象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中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把类同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学院型"改变为"实用型"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为农村培养基层所具备的各项能力。我校大胆地提出了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能力阶梯递进型教改方案(简称ASS方案),就是以乡医工作描述做为指导,以农村"乡卫生院常见疾病谱"为培养目标,设制相应能力,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l$等医学教育能力培养和"实用型"人才的技术特征能力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下,探究中医骨伤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从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骨科临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目的与手段,选择"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医骨伤科学规培研究生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结果]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作用由"传授"转向"引导",教学模式由"重教"转向"重学",培养过程中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研究生临床科研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3年的实践,共培养中医骨伤科学研究生3名,发表SCI论文7篇,研究生科研素养快速提升,科研临床协同发展。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毕业就业竞争力。[结论]以骨科临床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目的与手段,有效实施"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使中医骨伤科学规培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守华  周世伟 《西北医学教育》2004,12(3):199-200,205
研究生课题阶段是学生能力形成与达标的关键阶段 ,根据多年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研究 ,采用以"互 (双 )动 0 110模式"为基础的研究生管理模式 ,取得了较好成效。"互 (双 )动 0 110模式"的核心是以X管理思想为指导 ,导师与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发挥双边 (教与学 )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理论上从"0"开始 ,不断提高 ,达到"1"(学习到完整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 ,博士生要有所创新 ) ;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率先垂范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倾其全部知识、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 ,实现导师的知识、能力、理论等从"1"到"0"的转化和延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以提高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方法研究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查阅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内科护理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制订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结果初步形成包括内科护理学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方法、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实训方案。结论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应以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方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障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索科学、真实、可操作的技能训练方案,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准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生的角色,提高临床适应能力,从2004年以来,探索如何设计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案,经过连续三届准实习生的技能训练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临床问题"为线索,以"临床路径"为指导,以"疾病阶段"为背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案。该技能训练方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课程体系是针对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全面构建与国内著名高校实验课程体系接轨、符合现代化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口腔修复学课间实习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提出"以临床实战为核心,以PBL教学法为辅助,以CLINSIM临床牙科教学培训系统为支持"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技能培养、理论与思辨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立体式"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医院牢固树立"以兵为本、官兵至上"服务理念,正确把握提升为兵服务能力与加速医院全面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把增强为部队服务能力作为医院快速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沉着应对"市场"与"战场"双重考验,争创海军官兵满意医院。  相似文献   

16.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综合技能训练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科学、真实、可操作的技能训练方案,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准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生的角色,提高临床适应能力,从2004年以来,探索如何设计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案,经过连续三届准实习生的技能训练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临床问题"为线索,以"临床路径"为指导,以"疾病阶段"为背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案。该技能训练方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机能实验中心的建设体会,通过建立"一主线、二平台、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凸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化基本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改革思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医卫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中药药理学课程中开展多形式的讨论式教学,提出"基于自主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顾晔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255-255
在经历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实践后,我们发现医院图书馆还缺少一种"能本管理".所谓"能本管理",就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对象和管理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强调人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以人的能力、智力为管理重点,来实现人和组织的共同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校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提升护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将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力提升了护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