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风始发态证候与血浆脑肠肽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风始发态中医证候与血浆脑肠肽CCK(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72h)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证候辨证,分析不同证候间血浆CCK-8水平的差异。结果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CCK-8水平较非肝阳上亢证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中风始发态中医证候与血浆CCK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证型与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关系,以期为中风急性期胃肠并发症的预测及证型判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卒中急性期中经络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者100例纳入病例组,未并发胃肠功能紊乱者3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入院24 h内完成中医辨证分型。入院次日清晨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MTL、GAS。结果 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其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阳暴亢证23例、痰热腑实证29例、风痰阻络证13例、气虚血瘀证19例,阴虚风动证16例。胃肠症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便秘(46.00%)、呕吐(40.00%)、恶心(31.00%)、腹胀纳差(12.00%)、腹泻腹痛(5.00%)、烧心(4.00%)、呃逆泛酸(3.00%)。病例组MTL、GAS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病例组各证型MTL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其中痰热腑实证和肝阳暴亢证MTL含量均高于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均P <0.01)。各证型GAS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胆囊收缩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脑肠肽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72 h)的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采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辨证,分析不同证候间血浆CCK-8水平的差异。结果:阳类证患者血浆CCK-8水平显著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结论: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CCK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急性期治疗关系到病情的转化和预后,因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就近10年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证治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病机及治法研究近年来对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治法研究颇多。普遍认为,此期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损证候较少显现。标实为风、火、痰、瘀、滞,本虚为气虚、阴虚,但具体认识则各有侧重。许氏等犤1犦认为中风病急性期一般以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多见,其中尤以痰湿为主,故治疗宜以除痰为主。崔氏等犤2犦认为颅脑水瘀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理改变,气机是否逆乱是决定本病病情转化的主要环节,因此中风病急性期治疗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入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检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研究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的为风91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次,占7.9%;火、痰、血瘀、气虚四种证素出现次数分别为73次、86次、83次、48次,分别占44.2%、52.1%、50.3%、29.1%。急性期、恢复期不同证素间血糖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风、火、痰、血瘀、气虚血糖降低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血糖水平较前升高。急性期不同证素积分与NIHSS分值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证素血糖水平与NIHSS分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素均可促进机体血糖升高,对血糖水平程度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9.
中风病急性期证型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中风病患者证型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 192 例中风病发病 1 周内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大面积脑梗死组、中面积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采用脑血管临床辨证规范化量表统计每组各种证型出现率。结果 脑出血组、大面积脑梗死组风证、火热证、痰证出现率高;中、小面积脑梗死组阴虚阳亢证、痰证、瘀证出现率高。结论 中风病证型根据病灶大小、病性不同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中风病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琼中县(中部)、琼海市(东部)、儋州市(西部)、乐东县(南部)中医院近年来神经内科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例300例,所有病例患者在72 h内入院并自入院当天至发病14 d。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六大基本证候因素,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加以辨证,同时进行单证及复证的分布分析。结果:海南地区300例中风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以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为主,其中3种证候组合表达为常见,复合证中以风痰瘀、风瘀虚证为多。结论:海南地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以单证为主,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主要以3种证候要素组合表达的例数最为多见,发病主要以风痰瘀、风瘀虚所占比例为最高,火热证的出现多伴随有痰湿,阴虚阳亢证在急性期较为少见。证候体现了中风病传统病机,可以使复杂证候简单化,可以灵活准确的反映证候的动态、复杂、多变的特性,为证候的规范化和辨证的灵活性之间构筑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733例经CT或MRT确诊的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2)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判断病势转归,指导辨证治疗,防止向恶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计量诊断学的角度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构建IBS-D中医证候的判别函数,以降低IBS-D中医证候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主观因素干扰。方法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对439例IBS-D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聚类分析获取初始证候,以四诊信息和患者血清脑肠肽为变量,运用逐步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聚类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多,有效百分比为34.2%,寒湿困脾证最少,有效百分比为5.5%;逐步法所得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及脾胃湿热证5个判别函数,回顾性误判概率4.1%(16/390),交叉验证误判率为15.4%(60/390)。结论建立的判别函数,对ISB-D的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中医不同证型血浆脑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WD患者37例为WD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痰湿阻络型18名、肝肾阴虚型10例、湿热内蕴型9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18例作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及胃动素(MTL)水平. 结果 WD组痰湿阻络型患者血浆CCK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组肝肾阴虚型、湿热内蕴型患者血浆VIP、SS水平与对照组和痰湿阻络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WD组肝肾阴虚型、痰湿阻络型患者血浆MTL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WD组湿热内蕴型与痰湿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D患者脑肠肽水平高于正常人,且中医不同证型WD患者血浆脑肠肽有变化,其中SS、MTL变化有证型特异性,而CCK、VIP无证候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胆囊收缩素的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胃泌素变化,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证型与胃泌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痰热腑实证型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最高,痰湿蒙神证型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血浆胆囊收缩素升高,可能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所在;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不影响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血浆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99分、200~399分、400~599分及≥600分5个等级;比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8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钙化,各证型患者所占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湿蒙神证。各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分布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较多;各中医证型颈内动脉钙化积分存在一定差异,以气虚血瘀证积分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此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找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昼夜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结果:24小时血压变化呈双峰双谷线。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均值下降〉10%者为杓型组,中医辨证多为肝火亢盛,阳虚阳亢型;夜间血压均值下降〈=白天的10%为非杓型组。中医辨证多为痰浊壅盛型;血压变化曲线为“长柄勺”形态,甚至呈昼低夜高的规律性,中医辨证多为阴阳两虚型。结论:离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变化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6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西医综合治疗,分析两组证型,比较两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实证有脑气不通证、瘀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热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虚证有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9%和27.12%,治疗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OS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有4个实证与3个虚证;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0例,于入院后第1天、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测定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MTL、GAS、CCK水平高于无糖尿病组,但仅病程第14天2组血浆CCK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升高可能是中风急性期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病(EH)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用循环酶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各中医证型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键康对照组(P<0.01)。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阳亢型及气虚痰浊型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