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窒息儿智力发育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26例窒息儿于出生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6个月、1岁、1岁半时用0-6岁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随访患儿发育情况。同时教会父母婴儿抚触手法,提供自制的小儿生长各阶段应达到的发育水平评定表和科学育儿资料,并要求家长每日对小儿进行训练。结果 26例窒息儿智能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早期干预对窒息儿智力恢复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10例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常规外周血肝素抗凝,染色体培养、制片、核型分析。结果210例智力低下儿中发现73例异常染色体,染色体异常率34.7%。结论异常染色体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期干预效果的因素。方法:将538例围产期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69例)和对照组(269例)。另设正常儿组106例。干预组从出生起开始接受干预。干预以家庭为中心,研制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早期干预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根据小儿不同年龄、不同智能发育指数,给家长打印出文、图并茂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有目的的具体训练方案及营养指导建议。并对影响小儿发育及干预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危儿干预组没有1例发生智力低下的,边缘智力3例占1.1%,而对照组智力低下有36例占13.3%,边缘智力38例占14.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高智商中(MDI≥110)干预组32例占17.6%,对照组2例占1.3%(P<0.01)。对影响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因素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a=0.05水平时显示孕期营养、母亲文化、喂养方式、家庭经济收入、母亲职业在高危儿发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结论:早期干预延伸至胎儿期,高度重视孕期养营养,生后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对于母亲文化低、家庭经济收入差的高危儿应家庭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连市启智学校学生智力低下的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结果 智力低下致病原因不明者占37.82%,可能与性别及发现智力问题的时间有关;明确致病因素中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脑部疾病(占17.66%)、先天愚型与新生儿窒息(各占7.14%).结论 提高预防水平,减少导致智力低下的高危因素,降低智力低下儿童的出生率;对于已被确诊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尽早实施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围产儿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低体重儿、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等高危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它主要损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脑神经永久性损害[1],引起智力低下,脑瘫等后遗症,甚至脑死亡[2].因为葡萄糖是新生儿脑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3].  相似文献   

6.
太原地区504例脑瘫患儿智力测试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04例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脑瘫患儿伴有智力低下:年龄越小,智力低下的程度越重。病例分析结果显示:脑瘫的病因以产时窒息占第一位,其次是早产和孕产期的因素等。病例中大部分患儿未能及时就诊或者就诊后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提示:加强孕产期的保健可减少脑瘫的发生,对家长宣传小儿的正常发育过程,培养基层医务人员普及脑瘫疾病的常识,对脑瘫患儿进行智力测验有助于脑瘫的早期发现,对降低智力低下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市病残儿鉴定中智力低下儿童的智力测试结果和可能病因,为其父母再生育提供优生优育指导。方法参加病残儿鉴定的儿童需进行智力测试,并提供其他临床资料(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调查其父母的职业接触、母亲妊娠年龄、围生史、围产史、家族史等。结果 1参加鉴定的智力低下儿童243例(轻度智力低下91例(37.45%),中度智力低下55例(22.63%),重度智力低下70例(28.81%),极重度智力低下27例(11.11%),占所有参加病残儿鉴定的比例为21.45%;2申请鉴定的智力低下患儿母亲年龄构成比最高的是25岁~30岁组;申请鉴定的智力低下患儿的父、母亲职业前三位为自由职业、农民、职员;3患儿母亲中产检异常比例为7.82%,孕期合并疾病比例为3.70%,孕期曾使用药物比例为8.23%;4243患儿中早产13例,有缺氧/窒息病18例,有感染史9例。常见合并的疾病是运动发育迟滞、染色体异常、脑瘫、癫痫、儿童孤独症等。结论智力低下是广州市儿童的最常见致残原因,对智力低下患儿家庭进行优生咨询和再生育指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德州市200例智力低下儿童细胞遗传学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00例智力低下儿童抽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细胞遗传学原因研究。结果在200例智力低下儿童中,检测出24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核型20例,发生率83.3%(20/24),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17例),其中标准型(15例)最为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4例;同时检测出18例染色体多态核型,以46,X,Yqh+为主(5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智力低下儿童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明确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病因的重要途径,是对儿童进一步康复治疗起重要指导作用;孕前优生检查及孕期产前诊断是防止缺陷儿出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智力低下儿115例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无锡市区二所弱智学校的150例智力低下儿进行调查,追溯分析其中115例在本院分娩的儿的有关产科因素,以评价产科因素对智低儿发生的影响。资料结果显示智低儿与分娩方式、Apgar评分具有相关性。115例智低儿中胎吸、产钳助娩60例,新生儿窒息55.3%(32/60);自娩36例,新生儿窒息16.6%(6/36)。115例智低儿提供的有关产前、产时因素分别为:早产、胎儿人发育迟缓、娠高血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不但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缺氧所致的脑损伤常能导致日后智能发育障碍.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复苏技术和窒息后并发症诊治水平的提高及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人们更关心其存活儿的远期生存质量.我院从1 992年11月起对部分窒息新生儿通过早期干预,促进受损脑功能代偿,防治窒息所致的智力低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宁德地区206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不良生育,习惯性流产,智力低下,发育异常和先天畸形等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取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206例病人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0例,异常检出率9.71%.结论结果表明染色体异常,多伴有多发畸形及智力低下,也是引起流产、死胎的重要原因.做好遗传咨询,将有助于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智力低下儿童病因及细胞遗传学分析,以探求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智力测验、体格检查和遗传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智力低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追溯围产期和出生后的种种异常。探讨造成智力低下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①105例智力低下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2例;检出率20.95%(22/10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占染色体异常的54.55%(12/22);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占16.67%(2/22);性染色体异常8例,占36.36%(8/22)。②按病因的作用时间分析,出生前因素占首位;出生窒息、出生低体重、在婴幼儿期患过与脑发育有关的疾病是智力低下发生的生物相关致病因素。③母亲生育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结论儿童智力低下的预防应以细胞遗传学、围产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为主,提高产前筛查水平,减少导致智力低下的高危因素,降低智力低下儿童的出生率;对于已被确诊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尽早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3.
遗传咨询中出生缺陷的病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8例智力低下儿进行优生咨询和染色体检查,对先天畸形儿进行分类,并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数年来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和产科出生的先天畸形儿。其中智力低下儿88例和各种畸形儿71例。  相似文献   

14.
1772例小儿智力低下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1982年至1998年以智力低下为主诉进行遗传咨询的患儿1772例进行病因分析,其中生物医学因素占65.7%,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占1.3%,原因不明占33%。在已知病因中遗传性和产时窒息占重要地位,为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复苏成功与否,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病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近年对窒息新生儿采用新生儿呼吸复苏气囊 纳络酮进行复苏,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智力低下的出生率远较发达国家为高。据统计报道,我国智低人数达800多万人。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非正常分娩所致颅脑损伤的后遗症是导致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1991年第七○一研究所研制出透明婴儿氧舱后,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中,神经系统疾病占很大比例. 为了解造成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病残儿的病因,作好防治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方法统计1999年~2001年东港区经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诊断的143例病残儿中,对其中6 8例脑瘫、脑发育不全和智力低下儿的病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0~2岁持续高热、惊厥16 例,占23.53%,为首位原因,其次是孕期有不良因素刺激12例,占17.65%,第三位是难产、窒息8例,占11.76%.结论应作好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科学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作好婴幼儿的护理、保健和教育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智力低下、先天畸形或发育异常患儿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取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500例发育异常儿童中,发现染色体异常271例,检出率54.2%。21-三体综合征核型249例,占总检出率的91.8%,此外还检出其他染色体异常核型22例,占总检出率的8.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畸形或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对此类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和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很有必要。做好遗传咨询,将有助于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9.
智力低下儿童的体格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智力低下儿童的体格生长情况,对326名患儿进行了智力、身高、体重、头围和骨龄的测试,结果表明智力低下儿童平均体格生长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虽然智力与生长间未显示出明显的线性关系,但生长迟缓和小头畸形见于严重的智力低下儿。骨龄与智力水平未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852例有反复流产、畸胎、不孕症、先天智力低下等疑染色体异常患者做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应用G、C等显带技术。结果共检出异常核型239例(不含多态变异),异常率2.9%。其中40例为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智力低下、闭经及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高危孕妇应进行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将有助于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