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15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随访9~12个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掌倾角背伸是否10°、尺倾角是否15°、短缩畸形是否5 mm、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固定后1周内是否复查、有无进行功能锻炼共11个因素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Gartland及Werley腕关节评分89例患者评定为优,32例患者评定为良,21例患者评定为可,8例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80.67%。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5.73%、91.49%;56例男患者与9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71.42%、86.17%;短缩畸形5 mm组与≤5 mm组优良率分别为46.81%、96.11%;CooneyⅠ、Ⅱ组(关节外骨折组)与CooneyⅢ、Ⅳ(关节外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96.26%、41.86%;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优良率分别为78.72%、83.93%;粉碎性骨折组与非粉碎性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25.00%、93.44%;1周内复查组和1周无复查组优良率分别为98.31%、12.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类型、严重粉碎、复查3个因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除了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受伤的程度有关外,人为可控因素应受到重视,门诊一定要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一周的来院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影响肱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肱骨远端骨折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12个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固定程度、肢体肿胀、运动康复及镇痛治疗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独立因素依次为:骨折类型、固定程度、运动康复、肢体肿胀.[结论]骨折类型、固定程度、肢体肿胀及运动康复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独立因素.运动康复治疗前合理评定骨折、固定及软组织情况有助于更好发挥运动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以便有效的治疗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的问题 ,并期望降低后继性再发生骨折的危险。方法 将 112例桡骨远端骨折分为 4组 ,女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组 (简称女性疏松组n =74 ) ,男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组 (n =10 ) ,女性非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 (n =16 )和男性非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 (n =12 )。在对所有患者施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同时 ,给前两组患者口服抗骨质疏松性中成药(GSHK)和钙剂以辅助治疗。分别于伤后 4周 ,6周 ,8周观察比较 4组骨折愈合的情况 ,功能情况。结果 4组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女性疏松组股骨颈部位的DEXA测定结果与男性疏松组的结果一致 (P >0 0 5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 (P <0 0 1)。腰椎正位的DEXA结果 4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伤后 4周 ,6周 ,8周 4组的平均功能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所有骨折的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时 ,口服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GSHK和钙剂 ,有助于加快愈合慢的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以及骨折后功能的恢复 ,预防骨折病的发生。是否有助于减少后继性再发生骨折 ,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手的握力及Michigan手功能评分,作为表征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应变量。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该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P0.05的自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在术后的12个月的随访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钉道感染,2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出现轻度螺纹松动,1例患者后期发展为腕管综合征。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握力、活动度、Michigan得分持续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节点:创伤能量、骨折类型、年龄、骨密度、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6个月节点:骨折类型、创伤能量、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12个月节点: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克氏针的固定时间长短与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关联不密切。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目的 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手的握力及Michigan手功能评分,作为表征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应变量。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该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P<0.05的自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 在术后的12个月的随访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钉道感染,2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出现轻度螺纹松动,1例患者后期发展为腕管综合征。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握力、活动度、Michigan得分持续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节点:创伤能量、骨折类型、年龄、骨密度、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6个月节点:骨折类型、创伤能量、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12个月节点: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克氏针的固定时间长短与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关联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姜保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3):236-239
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对桡骨远端的解剖、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术、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以及植骨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A型(AO分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对B型和C1型骨折在手法复位不满意的情况下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无法进行钛板内固定时,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具体视骨折的骨缺损情况及骨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骨移植。 相似文献
9.
10.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传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2):190-193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 1/ 6 ,传统的闭合复位外固定 ,已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治疗要求。不良复位带来的无力、畸形、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并不少见 ,只有良好的复位才是获得腕关节更好功能的关键。目前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 ,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解 剖[1]桡骨的远端膨大 ,其掌侧面较平 ,背面稍突起 ,有许多纵行凹沟 ,为伸肌腱经过处 ,共有 6个肌腱室 ,肌腱均在伸肌支持带的束缚下 ,与骨面紧贴 ,因此当桡骨远端骨折时容易引起伸肌腱的损伤。桡骨远端关节面被分成 3部分 :舟骨凹、月骨凹和位于月骨… 相似文献
1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1],其治疗仍存在争议。对这类骨折的处理许多学者强调了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2],如果治疗不当将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以往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52 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52 例患者均先采用手法复位前臂石膏夹固定治疗,20 例复位良好,维持石膏固定4~6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14 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11 例用经皮穿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7 例不愿再次复位和手术,最终骨折畸形愈合.结果 按贾氏疗效标准,优34 例,良12 例,中4 例,差2 例.优良率88.46%.结论 对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经济状况及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估方法及预测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近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学者〔1~3〕报道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多种治疗方法; 国外Simic〔4〕总结了过去 20年中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变化。总体上其疗效有一定提高, 但应注意目前对疗效的评估标准不统一, 常出现同一组病例用不同评分标准评定后优良率差异显著的现象〔5〕。同时对于能预测或影响疗效的因素也存在争议, 有些学者认为好的解剖结构或影像学评分也可能导致较差的功能〔6〕。本文目的是通过文献综述探讨目前疗效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及可影响或预测疗效的因素。1 桡… 相似文献
14.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5%,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正因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性、骨折形态的多样性,以及腕关节是全身最重要、活动频率高、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之一,治疗不当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所以良好的复位才能获得腕关节更好的功能,也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国内外学者早有论述。1814年英国人克雷氏曾系统报道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以后史密斯又报道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再后又报道背侧缘劈裂型骨折,又称巴尔通骨折和掌侧缘劈裂骨折,又称反巴尔通骨折。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骨科急诊骨折的1/6~1/4。人类对此种骨折的认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Pouteau在1783年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1814年Abraham Colles详细描述了这种骨折的特点,并以Colles骨折命名。1838年Barton、1854年Smith、1887年Dupuytren等又分别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不同骨折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5(1):67-68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进展张抒综述侯春林审校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由于其骨折类型复杂,常合并桡腕关节,下桡尺关节及腕周围软组织损伤,目前仍然是腕部损伤中的难题之一。传统的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很难维持关节面复位的均匀力量,易导致畸形愈合,进而产生桡腕、桡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治疗.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11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男8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2岁.通过术前X线片和CT确诊,并根据骨折块位置采崩掌侧入路(7例)或背侧入路(4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于关节面塌陷>5 cm或有明显骨质疏松的2例患者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无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1例因术后发现下尺桡关节损伤分离再次手术.随访期间无骨折的复位丢失和内固定松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骨折,必须通过术前充分的检查及合理的治疗,使腕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固定,处理困难,预后差。自1999年4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6.7岁。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单纯石膏外固定与经皮克氏针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手法复位后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随访6~18个月,再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疼痛缓解及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石膏托外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再移位发生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