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刘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372-374
目的从处方点评对处方质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12月59676份门诊处方抽取7200份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并对处方质量进行分类和统计,记录和统计其中的不合理处方,并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合格处方4831份,处方合格率仅为67.10%,处方质量较差。不合格处方2369份,根据处方点评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有:处方前记、后记缺项,用药与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经过处方点评及处方质量分析,医院需要加强处方管理;临床医师要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药师要严格把关,发挥处方监督审核职能,做到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点评门急诊处方,分析门急诊处方常见问题,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2013年1-10月442 513张门急诊处方(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中,抽取每月1号的全部处方,共计15 326张(3.4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15 326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 394张(22.15%),包括书写不规范处方2 583张(16.85%),用药不适宜处方601张(3.92%),超常处方210张(1.37%)。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比例偏高,需加强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规范处方管理,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处方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观察处方点评在改进处方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住院等各科室用药处方进行随机抽取,共抽取8600张,对抽取的处方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对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善措施,比较处方点评前后临床处方质量.结果:临床处方不合理中用药不合理占58.19%,处方不规范占29.44%,超常规处方占12.37%;处方点评前医院处方不合理率为6.67%,进行处方点评管理后,临床处方不合理率为1.32%.结论:处方点评对处方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医院通过处方点评,能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医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份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医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份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4月份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史云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77-2078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处方中(除去电子处方),每月随机抽取某一天的处方,共2 148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共101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4.70%,主要问题为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结论 该院处方基本规范,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以规范临床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6月门急诊处方90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评价管理规范(试行)》评价处方质量。结果不合理处方33张,处方不合格率为3.67%,其中不规范处方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5张,超常处方12张。结论该院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无适应证用药,不规范处方主要为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医院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了解门诊处方书写质量现状,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加强推行全院处方书写标准化。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条例,处方标准,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院发〔2007〕41号文件,对不符合处方标准的处方进行审核、分析并整改。抽取2007年9月门诊中成药处方与推行整改后2008年1月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调查。结果不合格处方书写主要反映在处方内容上,包括前记、正文和后记。经过整改,处方合格率由70.26%上升到95.83%,提高了处方书写质量。结论强调处方书写的重要性;加强新药信息的沟通和药师处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处方管理制度,是提高处方书写标准化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处方质量监控流程,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该院每月1个工作日的非中草药处方,周一至周五轮流抽取,针对纸质处方,初步筛选出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利用合理用药系统,统计各类指标数据,并根据系统提示的用药问题逐一审查电子处方,评价用药的合理性。结果:2013年该院点评处方共67 992张,不合理处方6 241张,占总处方数的9.18%;其中,不规范处方5 730张(占总处方数的8.43%),不适宜处方266张(占总处方数0.39%),超常处方245张(占总处方数的0.36%),处方合理率逐月稳步提高。结论:经过处方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该院处方合理率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该院创二甲过程中门诊医师处方特点,并采取持续干预措施降低不合理用药。方法处方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门诊处方120000张,每月随机抽取10000张门诊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时进行处方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处方的基本要素,包括处方用药剂量、使用疗程、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结果12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29张,占1.11%,包括不规范处方1158张,不适宜处方20张,超常处方151张。结论处方点评和干预措施明显的改善了处方质量加强临床药师的药学专业和临床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不合理处方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0.
李彩云  陈刚  江翊国  王诚  韩松 《安徽医药》2021,25(7):1471-1473
目的 评价与分析门、急诊处方前置性审核的质量监测指标.方法 统计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门、急诊处方的处方审核率、处方干预率及处方合理率,并比较推行处方前置性审核前后的处方合理率.结果 门诊处方审核率为100%,处方干预率为7.35%,处方合理率为99.20%;急诊处方审核率为37.04%,处方干预率为13.93%,处方合理率为97.67%.与未推行处方前置性审核时相比较,门、急诊处方合理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处方前置性审核工作的开展使得门、急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保障病人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草药处方书写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为加强中草药处方管理和提高处方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每月第2周任意1d的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处方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共抽查处方2 149张,不合理处方1 021张,处方不合格率为47.51%;其中不规范处方99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97.36%;用药不适宜处方2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84%.结论 医院中草药处方不合格率较高,应重视中草药处方的规范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覃燕玲  梁桂才  王芬 《海峡药学》2010,22(9):182-185
目的随机抽查2009年1~5月份门诊西药处方(麻醉药品处方除外),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对不规范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5000张,合格处方4509张,不合格处方有491张,处方合格率为90.18%。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与实施处方质量考评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处方质量考评标准,考核和评价处方质量,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和提高处方合格率.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定出考评项目,定期抽查处方,量化考评处方质量,及时反馈各科处方存在问题.结果:建立和实施处方质量考评标准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得到纠正,处方合格率得到提高.结论:处方质量考评标准简单、易操作,可作为处方质量管理的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份门诊处方1 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对照点评和综合分析,通过点评实例处方了解门诊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合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开具更为规范,处方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合理用药情况也得到改善。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规范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错误,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计6 000张,将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553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9.22%.其中不规范处方37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8.35%;用药不适宜处方16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0.38%;超常处方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27%.结论 门诊电子处方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医生和药师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开具和审核处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6月份门诊处方4000张,依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以及《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处方书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上半年门诊不合格处方582张,不合格率为14.55%。结论门诊处方书写还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书写,不断提高处方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电子处方质量的措施。方法对该院门诊电子处方中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审核的5128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49张占总处方数的0.96%。其中不规范处方14张,用药不适宜处方25张,超常处方10张。结论增强处方医师的责任心,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加强审方药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电子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处方点评,对处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为门急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2月门急诊1200张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200张中不合理处方398张,占抽查处方33.17%。其中不规范处方304张,占不合理处方76.38%,用药不适宜处方93张,占不合理处方23.37%,超常处方1张,占不合理处方0.25%。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医生处方过种中的不足,对规范处方的开具、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雪  林平  赵怀全  甄健存 《中国药房》2012,(40):3753-375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16家二、三级医院处方规范情况,促进处方规范化管理。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6家医院2011年现用普通处方、麻醉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儿童处方、急诊处方等各类纸质处方各1份。参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标准及北京市卫生局标准处方格式,对处方颜色、前记、正文、后记、标注等规范性相关内容进行逐项对照,将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处方115张,其中普通处方56张、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16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4张、儿童处方14张、急诊处方15张。不同项目规范比率分别为前记93.75%~100.00%,正文50.00%~100.00%,后记56.25%~93.75%。处方颜色、标注等一般格式规范比率为12.50%~93.75%。结论:处方格式及内容不规范情况普遍存在,亟待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印制处方,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儿科有关胃肠道疾病治疗的处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门诊部所开出的儿科处方,对其中有关治疗小儿胃肠道疾病的960张处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960张处方合计金额为83001.6元,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为86.46元。在960张处方中,注射剂处方为355张,占处方总数的36.98%,口服药处方为602张,占处方总数的62.71%,外用药处方为3张,占处方总数的0.31%。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591张,占处方总数的61.56%。每张处方平均用药3.26种。不合理处方有46张,占处方总数的4.79%。结论对于儿科处方的不合理现象,药剂科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认真进行处方审核,临床医师应更新业务知识,并接受监督和指导,只有相互协作,才能使我院儿科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