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手术老年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拟行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ASAⅡ~Ⅳ级,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n=20)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均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 375%的罗哌卡因(R组)或左旋布比卡因(L组).记录麻醉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术中及术后2、4 hVAS评分)、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中辅助用药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L组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R组(P<0.05),R组术后3 h疼痛评分高于L组(P<0.05).MAP或HR在两组各时间点的总体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均可用于行下肢手术的老年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具有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循环稳定、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ASA Ⅰ~Ⅱ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30例.A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腰丛阻滞剂量为0.5%罗哌卡因20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为0.5%罗哌卡因15 mL;B组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试验量无异常后,给予0.5%罗哌卡因10~15 mL,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同时记录舒芬太尼使用率及术后不良事件(恶心、瘙痒、低血压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0的HR、MAP、RR和SpO2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1、T2、T3和T4的H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4的MAP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芬太尼使用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恶心、瘙痒、尿潴留及低血压)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下肢手术中,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相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好,起效快,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镇痛,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行外周神经阻滞,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神经损伤小,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我们发现,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可以减轻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尤以年老有心血管病患或低血容量的患者选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喉罩,优势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相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LBUP)和罗哌卡因(ROP)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观察LBUP和ROP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不同效果.方法:100例需行上肢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R组(0.375%ROP),L组(0.375%LBUP),用药量均为0.4 ml/kg,采用相同麻醉方法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感觉阻滞消退时间R组显著长于L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消退时间R组显著短于L组;II级以上运动阻滞R组60%,L组80%.结论:LBUP和ROP都是安全的长效局麻药,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针对不同的手术需要,可选择不同的麻醉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0.2%罗比卡因行CSEA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老年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组(R组)50例,腰麻用药0.2%罗比卡因8~10mg,硬膜外用药0.2%罗比卡因;布比卡因组(B组)40例,腰麻用药0.5%布比卡因8~10mg,硬膜外用药0.375%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术中连续监测NIBP、HR、ECG和SpO2,以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程度并记录。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R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1)。R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结论0.2%罗比卡因行CSEA用于老年患者是有效、安全的,其循环、呼吸稳定,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肢所能耐受止血带的时间,探讨止血带反应与罗哌卡因浓度及神经阻滞效果间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Ⅰ组、Ⅱ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75%和0.5%;容量均为50ml,其中腰丛阻滞点注药30ml,坐骨神经阻滞点注药20ml。结果止血带反应Ⅱ组较Ⅰ组发生例数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起效时间和麻醉完善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0.375%罗哌卡因可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但0.5%罗哌卡因麻醉下患者对止血带反应有更好的耐受。  相似文献   

7.
王樱  王瑛  王俊华 《中外医疗》2014,(35):136-13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吗啡对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时效的影响。方法将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3—10月收治的90例单侧下肢骨折拟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0.375%罗哌卡因组;Ⅱ组:0.375%罗哌卡因+吗啡1.5 mg组;Ⅲ组:0.375%罗哌卡因+吗啡3 mg组。结果Ⅱ、Ⅲ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Ⅰ组(P〈0.05),且Ⅲ组长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阻滞后12 h、18 h、24 h的NRS评分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 1.5 mg和3mg吗啡均能延长罗哌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作用时间,且3 mg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中常用的布比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虽然维持时效长,价廉,但有较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左旋布比卡因作为去掉了R型的纯S型对映异构体,其神经、心脏毒性作用明显降低,近年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笔者将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进行比较并讨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中常用的布比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虽然维持时效长,价廉,但有较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左旋布比卡因作为去掉了R型的纯S型对映异构体,其神经、心脏毒性作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观察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糖尿病老年患者截肢术中的应用.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0.3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截肢手术中安全有效,是糖尿病老年患者截肢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1%利多卡因联合0.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青年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膝关节镜手术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异同.[方法]ASA-级择期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按年龄分60岁以上为Ⅰ组(老年组,n=30),年龄15~42岁为Ⅱ组(青年组,n=20).1%利多卡因联合0.5%盐酸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无改变及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Ⅰ组病人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14.79±6.78)h明显长于Ⅱ组的(8.54±4.42)h, P<0.01;Ⅰ组病人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为(10.25±4.38)h,明显长于Ⅱ组的(5.59±3.46)h,P<0.01.[结论]老年、青年病人都适用1%利多卡因联合0.5%盐酸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膝关节镜手术,老年病人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较青年病人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下肢手术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5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儿,入室后浅麻醉,患侧在上侧卧,通过髂后上棘作棘突连线的垂线,此线外1/4与内3/4交点做棘突连线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髂骨边缘向头端1 cm处为腰丛穿刺点;分别作股骨大转子与髂后上棘的连线(股髂线)和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的连线(股骶线),通过股髂线的中点作垂线,此线与股骶线的交点为坐骨神经穿刺点,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分别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结果:25例患儿均成功诱导出相应的肌肉运动,均成功在浅全麻复合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术后镇痛平均时间为(4.8±1.6)h,术中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术后无尿潴留、呼吸抑制、躁动和呕吐等并发症.腰丛穿刺位置与患儿年龄和体重显著相关.结论:小儿腰丛和坐骨神经的穿刺位点在体表有固定的解剖关系,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好,可应用于小儿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骶丛阻滞应用于高危病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38例临床合并各种高危疾病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施行单侧腰骶丛神经阻滞。腰丛阻滞分腰肌间隙入路和腹股沟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为臀区入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刺激器电流频率1Hz,起始强度1mA,麻醉总量为1%利多卡因20ml,0.5%罗哌卡因30ml。结果 38例病人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骶丛阻滞定位准确,客观指征明显,效果可靠,对患者各系统干扰小,对有严重合并症病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髋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5)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两点分别给予0.45%罗哌卡因30ml(腰丛)、20ml(坐骨神经);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B组平稳;A组用麻黄碱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B组围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93-95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而试验组采用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拔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瑞芬太尼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及拔管时间缩短,疼痛、躁动发生率减少(P0.05);试验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结论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用药少,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章蔚  方才  谢言虎  疏树华 《安徽医学》2011,32(7):918-921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两组,每组30例。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腔置管,腰麻药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 ml,不足者酌情硬膜外腔追加0.75%罗哌卡因;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股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补液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C组麻醉后10 min(T10)、麻醉后20 min(T20)MAP下降(P〈0.05),T20HR下降(P〈0.05),C组T20MAP、HR低于N组(P〈0.05);C组麻醉准备及操作时间(Tr)、感觉完全阻滞时间(T1)、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C组。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相对长时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章蔚  疏树华  方才  邵春晓 《安徽医学》2011,32(12):2006-2009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6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n=21)两组.E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给予1%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10~14 ml;N组行神经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5%、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1~2级拟行单侧下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以0.5%和0.75%的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30分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自觉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0.75%罗哌卡因组比0.5%罗哌卡因组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患者满意率高。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比0.5%罗哌因作用更完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下肢深部手术和术后镇痛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拟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Ⅳ级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 例随机分为3 组(n =20),联合组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超声组、神经刺激仪组分别于超声、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后缓慢推注0.5% 盐酸罗哌卡因25 ml。记录3 组不同时刻血液动力学指标、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 组患者同时点比较及与同组T0 时刻比较,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神经刺激仪组比较,联合组及超声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降低,且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均增加(P <0.05);与超声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均降低,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增加(P <0.05)。与神经刺激仪组比较,联合组及超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P <0.05);与超声组比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ASA Ⅲ - Ⅳ级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效果较佳,可缩短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