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不留行炒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1988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王不留行炒制方法为:取净王不留行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大多数爆裂成白花时,取出放凉。此种炒法爆花率一般为60—70%。笔者据实践认为,要提高王不留行爆花率,关键在于提高药材的干燥程度(种子潮湿容易爆僵)和控制受热时间(集中快速受热,爆花率高)。为此,我们对王不留行采用如下炒制方法,效果颇佳。炒前除去杂质,并将待炒王不留行晒干,除去种子内水湿之气,炒时用中火先将锅烧热,并使火力集  相似文献   

2.
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耀翠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25-725
先将净王不留行置于大的容器内,均匀喷洒清水,每100kg王不留行用清水3kg~4kg,拌匀,闷润2h。然后用中火将锅加热至手离锅底10cm处有炽热感,约160℃,投入王不留行,中速拌炒,每分钟约拌60余次,2min后爆烈声大起时,再快速拌炒约25s,每分钟大约拌80余次,立即改用文火,并迅速出锅,放凉即可。其润炒爆花率可达95%,比传统清炒炮制法提高38%左右。且爆花粒大,色白均匀又美观,无焦化或僵化现象。润炒爆花率高,使药物易粉碎或煎出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正> 王不留行按《中国药典》七七年版和《中药炮制学》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用文火或微火炒至大多数爆成白花。《中药饮片炮制述要》的方法用微火加热翻炒至鼓起,爆裂(约60~70%爆白花)时,取出,摊晾凉。笔者经操作认为:用文火、微火炒,种子容易泛潮而会导致种子变僵,大多数难以爆花。为了提高王不留行的爆花率,其临床具体操作是:除去杂质,炒前置炕房炕或晒  相似文献   

4.
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作用。历代王不留行炮制方法很多。现代各地皆炒爆入药 ,旨在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中国药典》1 995年版收载有生王不留行和炒王不留行 ,并在炒王不留行项下要求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用传统炮制方法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笔者几年来从实践中探索用开停间断卧式滚筒炒药机炮制王不留行 ,爆花率符合临床用药要求。具体方法 :取王不留行拣净杂质 ,打开炒药机开关 ,用武火将炒药机加热至 1 60℃时 ,改用文火。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 ,王不留行倒入炒药机锅内 ,数秒钟后把炒药机停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王不留行炮制采用的是清炒爆花的方法,但清炒爆花火候不易掌握,爆花率不高,且易出现焦粒和阴阳粒。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砂炒爆米花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将王不留行的炮制改为砂炒爆花的方法,经反复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肖保国 《四川中医》2008,26(1):55-55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机械炒王不留行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既提高了炒王不留行的爆花率,又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不留行是常用中药 ,为石竹科麦蓝菜的成熟种子 ,主要含王不留行皂甙、王不留行黄酮甙及生物碱等成分 ,具有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的功用。本品炒制后爆裂起泡 ,易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从而增强中医临床疗效。炒王不留行时 ,1 99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中药大辞典》要求“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 ( 60 %~ 70 % )。”因现行炒药机在大多数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笔者根据多年的饮片加工经验 ,感觉到用炒药机炒王不留行时 ,火候难以掌握 ,成品爆花率较低 ,多者 4 0 %~ 50 % ,少则 1 0 %左右 ,达不到《中国…  相似文献   

8.
王不留行炮制新工艺-湿炒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古至今王不留行炮制均采用清炒法。该法炮制出来的王不留行爆花率有时不高,难达到药品标准规定.而且还会出现僵化、焦化等现象。既影响外观.又影响临床疗效。笔者根据多年工作总结,试用湿炒法。经多年实践证明,此法炮制的王不留行爆花率高,可达95%以上,比传统清炒法提高40%以上,且爆花粒大,色白,均匀,美观,无焦化、僵化等现象。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临床疗效。现将该新法简介如下,供制定新的炮制规范参考,同时供同行炮制王不留行借鉴。方法:取净王不留行置纱布袋中用清水冲洗后,用中火将锅加热至160℃左右,将…  相似文献   

9.
王不留行,是一味治疗产后乳络不通、乳汁不下,血滞经闭、痛经,以及痛肿、恶疮的良药。但其黑种皮坚硬,在干品炒爆时易焦化,或难以爆花,从而影响疗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王不留行的炮制方法加以改进。笔者的炮制方法是:炒王不留行时先用武火将锅加热至稍现热焰,再将王不留行放入锅内,并且速用中药炮制专用条帚蘸水撒  相似文献   

10.
王不留行炮制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多炒爆用,但是历来的清炒方法火候不易掌握,且爆花率低.笔者及同事在多次的实践中,发现在炒制前将净药材表面喷淋少许清水,手感略潮湿,再中火炉制.此种方法经多次应用,爆花率达到95%以上,简便易行.特撰此文,以供同仁参考。王不留行炮制方法改进@谷洪燕$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张庆红$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张焕英$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  相似文献   

11.
王不留行现代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军  禹庆  李光才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628-629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主含王不留行苷、棉根皂苷元、多种单糖等成分 ,具有抗早孕、抗肿瘤、兴奋子宫、促进乳汁分泌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 ,王不留行炒爆花后入药 ,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且走散力较强 ,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1 炮制工艺研究刘灿坤 [11] 报道 ,王不留行全国均以清炒为主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煎出效果 ,炒制的质量要求是多数爆花。为了提高王不留行的爆花率 ,黄庆亮 [1]用膨化法 (爆米花机类 )炮制王不留行 ,成品外观色泽美 ,爆花率高 ,无焦粒和阴阳粒等。曹子文 [2 ] 利…  相似文献   

12.
刘丽宁  牟晓红 《陕西中医》2009,30(9):1232-1233
目的:探讨中药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的实验室教学改革方法,为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分别把100g的王不留行用传统炒制方法与浸润处理后炒制进行实验室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爆花时所用炒制时间与爆花率。结果:浸润处理后炒制法炒制时间少于传统方法,且爆花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结论:采用浸润处理后炒制法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可以在生产中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不留炒制程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炒王不留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执行药典炒爆标准中,爆花程度及爆花率变化很大。根据王不留炒爆的目的主要是利于煎出,笔者作了王不留不同炒制程度和不同爆花率水溶性浸出物的比较。初步证实了传统炮制的合理性,认为王不留的炒爆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80%以上为宜。并提出了炒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王不留行子机器爆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不留行子的爆花工艺要求甚严,技术性强。笔者经将炒药机改装后,可以用机器爆花,而且还能连续操作。设备:卧式滚筒型炒药机,机口直径56cm,长121cm,转速14d/min,槽管长150cm,燃料用煤。操作:倒开炒药机,用中火将滚筒烧至180℃左右,先用少量王不留行子试锅,以能在10~15s内开花为宜,保持锅温。将王不留行子沿槽管滑至滚筒底,此时王不留行子随炒药机的转动而边爆花边退出,整个过程需时15s左右。当进料速度为10g  相似文献   

15.
初探王不留行炮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王不留行爆花率为质控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初步探讨其炒制工艺。结果以A2B2C2D1为王不留行较为合理的炒制方法,即在中小型铁锅中炒制,以每次投药量250~500g,用文武火,温度控制在120~130℃,炒制5~7min,其爆花率达95%以上的炮制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 炒黄法是中药炮制单炒法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是“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开裂并透出固有气味”的一种方法。象发泡鼓起、种皮开裂还较容易观察,唯独颜色加深最不易观察,具程度也不易掌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判定其炒制程度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一、看表面 1.看表面颜色及种皮开裂程度:一些表面变化明显的药如薏苡仁、火麻仁、白果仁等,炒至表面黄色即可;炒时种皮开裂的如王不留行、水红花子看其大部分爆花,且花大,色白,王不留行达到80%以上,水红花子达到60%以上即可。当然质量好的可达到100%爆花,关键在锅温适当,操作要迅速。 2.生、炒品对比看:有些药材本身颜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王不留行的二种炮制方法,(机器爆花法和手工操作法)及其炮制方法的改进,即在炒王不留行前将净药材表面喷淋少许清水,再用中火炒制。  相似文献   

18.
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将净王不留行置于大的容器内,均匀喷洒清水,每100kg王不留行用清水3kg~4kg,拌匀,闷润2h。然后用中火将锅加热至手离锅底10cm处有炽热感,约160℃,投入王不留行,中速拌炒,每分钟约拌60余次,2min后爆烈声大起时,再快速拌炒约25s,...  相似文献   

19.
漫话王不留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不留行,又名奶米、留行之,为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李时珍日:“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我国除华南外各地均产,生于山地、路旁及田间。种子圆球形,表面黑色,质坚硬,内部白色,有粉质,无臭,味微涩苦。现发现其伪品有白菜子、芸台子等,其外观形态与王不留行相类似,极易混淆。用火炒之可区别;正口越炒越爆花,伪品用火炒不爆花,越炒越黑直至焦黑发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炒王不留行爆花和僵子饮片中浸出物、主要指标成分王不留行黄酮苷和刺桐碱含量及特征图谱的差异性。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样品中刺桐碱的含量及特征图谱,采用YMC C_(18)色谱柱(2.1mm×100mm,1.9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19nm。同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测定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及浸出物。结果:王不留行生品、爆花和僵子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9.24%、15.73%、12.05%,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均值分别为0.535%、0.265%、0.357%,刺桐碱含量均值分别为0.116%、0.082%、0.103%,UPLC特征图谱中分别有5个共有特征峰,其峰面积大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僵化现象会降低炒王不留行的水溶出率,减少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在炮制过程的损失,同时对特征图谱中各特征峰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