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对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对照组行单纯PCIA镇痛。记录2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T_0)、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各时间点的Prince-Henry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穿刺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各时段镇痛装置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_0、T_1、T_2时点Prince-Henry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6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可降低腹部手术后6 h内Prince-Henry评分,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及并发症,术后镇痛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侧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成功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多点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组患者分别注入0.5%罗派卡因40ml(研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手术结束患者清醒拔管后被推入PACU,患者离开PACU之前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拔管后2、6、12、24和48h的疼痛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总用量。结果术后6、12、24h,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总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舒芬太尼的总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通过阻滞前腹壁腹横肌平面的周围神经,为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于术后2、4、6、8、24h时行静息、运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术后24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4、6hT组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T组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1/D2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减少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在完成手术后拔管前期,均在超声引导下双侧TAP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并注入酒石酸布托啡诺1mg(T组)及空白对照组(D组)。术后两组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拔管后心率血压变化,利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小时和48小时疼痛情况,利用医院自制的表格统计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记录术后各类并发症。结果正确的超声引导下,T组患者顺利完成TAP阻滞;T组切皮时血压、脉率变化小于D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T组患者术后2、6、12小时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术后24及48小时VAS评分差异不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具有实际意义(P0.05);T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T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少静脉阵痛类药物在术中以及术后的用量,阵痛效果显著,操作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g/kg(R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所有产妇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6、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后路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应用于下腹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ASA分级Ⅰ、Ⅱ级产妇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待手术结束之后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AP阻滞,A组产妇采用后路TAP阻滞,B组产妇采用肋缘下TAP阻滞,两侧腹壁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6、12、24 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及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镇痛满意度,同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产妇术后2、6、12h运动VAS评分[(0.8±1.0)、(2.1±0.9)、(2.0±0.9)分]明显低于B组[(1.8±1.4)、(4.3±1.9)、(4.6±2.2)分](P<0.05);A组产妇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也明显少于B组(P<0.05);满意度高于B组(P<0.05).在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方面,A组瘙痒、呕吐发生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局部血肿及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结论 与肋缘下TAP阻滞比较,经后路TAP阻滞结合PCIA对下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更为有效,术后阿片药使用剂量更小、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比较2组患儿手术应激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情况及自控镇痛情况,并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儿切皮后2 min及10 min 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10 min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明显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和手术应激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儿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技术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n=25),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TAP组患者在全麻插管后实施B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者不行阻滞,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相同静脉自控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TAP组患者术毕清醒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TAP)技术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中能使患者早期苏醒,减少术后疼痛,提早下床活动及减少住院时间等作用,有益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CTAP)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腹部外科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连续腹横筋膜阻滞,病人自控镇痛,continuous/modified,transversus/transverse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 block,pa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CTAPB)与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拟行LC患者90例,分成对照组、S组和C组,每组30例,S组和C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分别行STAPB和CTAPB,术毕三组患者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6,12,24,48,72 h切口部位及腹部深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72 h内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S组和C组患者术后1、6和1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72 h内S组和C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术后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S组患者(P0.05)。S组和C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S组和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S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APB可有效增强LC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可作为LC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28例四肢骨折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行全麻条件下的骨折手术治疗,研究组麻醉诱导及维持阶段增加艾司氯胺酮静脉滴注。记录手术及麻醉恢复指标,术后进行FPS-R和Ramsay评分,检测血清NE和Co含量,统计自控泵镇痛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FPS-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E和Co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控泵有效按压次数和地佐辛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补救镇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疼痛反应,提高镇静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自控泵镇痛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择期进行胃癌根治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术后均进行自控泵镇痛,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统计两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观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研究组术中麻醉药物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自控泵有效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点静息和咳嗽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4.28%)(χ~2=6.295,P=0.012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降低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腰椎手术全身麻醉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超声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PCIA组(竖脊肌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T_1)、切皮时(T_2)和手术结束时(T_3)的HR和MAP;以及术后1、6、12、18、24小时时的咳嗽与静息的VAS评分;术后0~12小时、12~24小时时的镇痛泵输注总量、按压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T2、T3时点竖脊肌组HR、MAP明显降低(P0.05)。术后1、6、12、18、24小时竖脊肌组患者静息与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竖脊肌组镇痛泵输注总量、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25/30)、90.0%(27/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定位准确,成功率高,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PCIA组(竖脊肌组)镇痛效果优于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给予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ml可为腰椎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全麻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人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40 ml(R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NS组).术后均行PCIA,维持VAS评分≤3分.于术后2、6、8、12、24 h时行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舒芬太尼术中、术后24 h内PCIA中的用量及术后24 h内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SP、DP、HR、SpO2和RR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R组BCS舒适度评分升高,舒芬太尼术中及术后24 h内PCIA用量减少,D1/D2升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血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TAP阻滞减少了全麻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布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联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纳布啡PCIA,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前后不同时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h、8h和12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在麻醉前和麻醉后不同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PCIA联合TAP阻滞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2019年1月拟于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62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BMI)18.5~27.9kg/m~2。患者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group,T组)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各81例。T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患者不进行其他干预。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使用BCS舒适评分评价患者术后舒适度。记录患者出PACU即刻、术后2、4、12、24小时的NRS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PONV)、结果 T组患者出PACU即刻、术后2、4、12、24小时NR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出PACU即刻、术后2、4、12、24小时BCS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以及PONV、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血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姚富  税云华  向继林  杨波 《中国骨伤》2024,37(5):482-487
目的:比较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84例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以PCIA镇痛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60~78(70.43±3.67)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14例;另42例以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镇痛作为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61~76(69.68±3.74)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坏死17例。分别于术后2、6、12、24、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总消耗量、PCIA总按压次数、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满意度等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随访9~24(13.85±2.6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24、48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6、12 h的Rame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48 h的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PIC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显著,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及PCIA总按压次数,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14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羟考酮术后镇痛,研究组予以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结合盐酸羟考酮+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记录手术指标,比较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差异,统计术后48小时内自控泵镇痛按压次数,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后48小时内自控泵镇痛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静息及咳嗽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6小时水平(P0.05),且研究组术后各时点静息及咳嗽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12.86%)低于对照组水平(28.57%)(χ2=5.263,P=0.022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给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25%、0.20%、0.15%罗哌卡因1.5mg/kg,并使用PCIA。观察和记录术后4、8、12、24和48h产妇VAS评分。并记录产妇镇痛满意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发生TAP相关并发症(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A组和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组和B两组产妇对镇痛满意率明显增加、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产妇未发生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等TAP相关并发症。结论 0.20%以上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