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减方治疗肝衰竭引起的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或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以茵陈术附汤为主方加减的中药,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TA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试验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较前下降,第4周、第8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是中医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复方茵陈加减方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加用复方茵陈加减方治疗,8周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生化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4、8周的临床症状积分较前下降,尤其试验组4、8周在食欲、恶心、腹胀、胃脘痞满等消化道症状评分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较治疗前水平降低,同期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茵陈加减方可以改善ACLF患者短期临床疗效,控制炎症进展,利于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内毒素(LPS)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变化、治疗后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降低ALT、AST、TBil、PT、LPS和升高Alb、PTA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I-D)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46%,对照组为61.53%;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纳入对象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和内科综合治疗。结果经χ2检验,在治疗第8周、第12周、第24周和第48周,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表明试验组的生存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经Log-rank检验,2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周、第6周、第7周及第24周4个时间点试验组腹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48周试验组的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乏力、腹胀、水肿等中医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在降低慢性肝衰竭病死率方面未显示出优势,但在控制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高黄疸属中医阴黄证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单盲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的降低、白蛋白(A)的提高及球蛋白(G)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的首选药物,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60.0%,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查,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兼有药物和穴位双重治疗的特点,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无创无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联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4周)和中药辨证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的肝功能、凝血功能、NH3以及治疗期和随访期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2%,对照组为4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ALT、TBil、PT、P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后ALT、TBil、Alb、PT、P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48周HBV DNA阴转、病毒耐药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灌肠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良好,远期HBV DNA病毒阴转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分别按2:1的比例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病死率。结果: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中期死亡率较低;晚期死亡率较高,两组患者生存曲线间齐性检验,p=0.0525,提示加用中药可能改善患者预后。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尤其对晚期患者在缺乏肝移植等手段时,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进行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肝功能、凝血功能、HBV DNA阴转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1)所有患者随访至治疗后12周,试验组患者生存率(71.6%)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8d和4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和12周后,除了Alb外,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AF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和12周后,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PTA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PT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2周后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44.0%)(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65.7%)明显大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痰瘀互结证)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稳斑汤加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60 min,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OD、MDA变化,评定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SOD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稳斑汤联合EECP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升高血清中SOD水平、抑制血清MD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退黄方对阴黄证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阴黄模型对照组、阳黄对照组、温阳活血退黄方高剂量组、温阳活血退黄方低剂量组、茵陈术附汤组。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温阳活血退黄方(高、低剂量)和茵陈术附汤治疗后,ALT、AST、TBil、ALP、TBA均较阴黄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且温阳活血退黄方能明显改善阴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温阳活血退黄方对阴黄证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FD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以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MTL的水平。[结果]经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7%,对照组的75.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治疗前后MT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MT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FD可升高血清MTL水平,促进胃肠道蠕动,能有效改善症状,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清肝汤加味与西医结合在治疗甲亢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案,实验组采用清肝汤加味与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液中FT3、FT4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液中FT3、FT4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应用清肝汤加味与西医进行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A(风寒阻络证)病人130例,按病人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口服葛根汤加味,对照组静脉输注尼莫地平。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体征、眩晕积分,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病人症状体征、眩晕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病人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病人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加味治疗CSA能缓解病人症状体征,尤其是眩晕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且简便、安全性高、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9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味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失眠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舒肝宁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促肝细胞生长素针、血浆、人血白蛋白等内科综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等的变化,并对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4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ALT、TBil、PTA、Alb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肝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调肝理脾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试验设计,将28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4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Gerd-Q)评分、中医单项症状疗效评分、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价,分别随访1个月、3个月。记录2组患者未再服药、维持服药、间歇服药、按需服药的人数并计算维持缓解的比例。[结果]研究共计脱落42例,试验组完成研究116例、对照组130例。试验组及对照组Gerd-Q评分在治疗2周、治疗4周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2组间Gerd-Q评分在治疗2周、治疗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单项症状:烧心、反酸、上腹胀、情绪变化则加重、吐稀水、大便不成形、喜长出气、呃逆、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方面治疗4周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在治疗喜长出气、呃逆、食欲不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个月、3个月2组间未再服药人数比例试验组分别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短期疗效相当于奥美拉唑,在缓解患者喜长出气、呃逆、食欲不振方面优于西药,根据随访1个月及3个月的数据,调肝理脾方维持缓解更好,更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冬胃颗粒与良附丸治疗寒凝血瘀型胃脘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寒凝血瘀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给予冬胃颗粒6g,2次/d,对照组(40例)给予良附丸6g,2次/d,均于两餐间服用,疗程为1周,观察各组第1、3、7天腹痛腹胀、泛酸、嗳气与纳差症状缓解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冬胃颗粒治疗后在第1、3天两个时间点,在腹痛症状疗效指标的评价均优于良附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7天,2组腹痛症状指标相似(P0.05),以有序logistic模型重复测量GEE分析方法,多点综合重复评价,冬胃颗粒对腹痛症状疗效指标总的评价优于良附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3、7天三个时间点,泛酸效指标的评价均优于良附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在第1、3、7天,在嗳气、纳差症状疗效指标显示冬胃颗粒略优于良附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冬胃颗粒与良附丸均可有效缓解寒凝血瘀型胃脘痛及相关症状,但前者可更快速缓解疼痛并有效控制泛酸症状,2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9月到2013年3月住院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衰竭患者73例,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与中晚期、AFP正常组与升高组、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组的病死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肝衰竭病死率低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低于中晚期,AFP升高组的病死率低于 AFP正常组,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短期抗病毒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存活的3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中,治疗6个月后17例肝功能由Child-Pugh C级恢复至 A级,8例肝功能由 Child-Pugh C级恢复至B级,5例仍为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结论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优于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早期患者优于中晚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葛酮通络胶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头晕、失眠、认知功能及安全性指标评定及检测。结果 (1)治疗12周后,试验组头晕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试验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12周后,试验组失眠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试验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葛酮通络胶囊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失眠及认知功能下降方面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症状,提高病人认知功能水平,改善睡眠,具备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