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原因,探讨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方法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并总结分析近期4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手术治疗,1例经DSA定位TEA治疗,1例保守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病因复杂,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或血管栓塞,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恢复快,与开腹胃癌根治手术相比,近、远期效果无差异~([1-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目前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与其他腹腔镜手术一样,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亦面临术中出血影响操作及预后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97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术中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计对3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10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均成功救治。现总结这组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也日渐受到关注。评价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相关并发症和中转开腹是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的有效指标。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难度更大,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腔内出血、吻合口并发症、腹内疝、肠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胰瘘与腹腔内感染等,中转开腹原因包括主动中转开腹和被动中转开腹。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由具有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外科医生仔细操作,并不增加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27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20例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4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对比分析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LADG组、LATG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但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肯定,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平均23.5枚,两切端无癌细胞残留。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更符合微创的要求,但其术后消化道重建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吻合不确切容易引发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完全腹腔镜胃癌手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其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也已得到广泛证实,现结合我科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同一手术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胃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0例(3D组),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6例(2D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与2D组相比,3D组病人手术时间更短[(232.9±95.8)min vs.(202.4±89.7)min,P=0.044],术中出血更少[(152.8±41.0)m L vs.(138.9±42.0)m L,P=0.039]。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获得与2D腹腔镜手术相近的临床短期疗效,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减少了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9.
坚持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根治性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第一准则。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断规范、推广和普及的当今,重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牛,是胃肠外科医师们所追寻的目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见的腹部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脏器损伤、胰漏等。本文主要探讨腹岁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见腹部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3月-2010年12月施行的15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术后共14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为9.33%(14/150),包括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腹腔内出血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胃排空障碍3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手术的精细化操作、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残胃癌一般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位癌。因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切除率低故操作仍困难。虽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趋于成熟,但关于腹腔镜残胃癌的报道仍较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在完成700余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成功施行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18例,其结果显示: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已掌握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外科医师可实施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效果,以期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的1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6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7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腹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较传统胃癌手术具备了切口小、出血量小,胃肠道恢复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例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胰体尾脾切除,另4例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结果1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2.1±41.3) min,术中出血为(366.4±153.2) ml,住院时间为(13.3±2.6) d。全组病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41.9%(90/215)。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5.45%,5/11),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Et本、韩国等国家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成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随着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的不断成熟,腹腔镜技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已逐步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学习曲线的缩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甚至低于开腹手术,其在操作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证实。近年来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报道逐渐增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当前胃癌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评价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3月西京消化病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的2966例病人的资料。并发症按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病人按1∶1比例行倾向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共有2966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687例,开腹组2279例。匹配后共1354例病人纳入研究(两组各677例),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7.0%比24.2%,P=0.001),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比6.1%,P=0.818)。按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TNM分期、体质量指数、分化程度、胃切除范围、肿瘤长径、手术时间、送检淋巴结数目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大多数层内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为术后并发症减少的保护性因素,年龄≥60岁、ASA分级Ⅲ级、术中出血≥200 ml为胃癌根治术后总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T分期为T 2~T 4a期、术中出血≥200 ml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7例患者行改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05min(180—250min),平均出血120ml(80—170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51h(41—60h),平均排气时间74h(58~90h),平均住院时间9d(7-16d)。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改良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在保留腹腔镜手术微创优点的同时减少了腹腔镜下的操作步骤,降低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难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选择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150例有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有手术史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无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无手术史腹腔镜组)及有腹部手术史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有手术史开腹组)各150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与无手术史腹腔镜组比较,有手术史腹腔镜组的腹腔粘连严重(P0.05),但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手术史开腹组比较,有手术史腹腔镜组腹腔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P0.05)。有腹部手术史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安全可行;只要术者术前对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合理选择病例,重视术中操作要点,仍能使患者受益于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为362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出血19例,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腹部手术史、体重指数、肿瘤TNMⅢ期、淋巴结切除超过40枚、腹腔内感染及术后消化道瘘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Ⅲ期、淋巴结切除超过40枚、腹腔内感染、术后消化道瘘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腹腔镜下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的患者,如果肿瘤为TNMⅢ期、淋巴结切除超过40枚,存在术后消化道瘘、腹腔内感染,术者应提高风险意识,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6例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与同期62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pTNM分期、切除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20±25 ml VS 165±42 ml,P< 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分别为(75±9hVS 101±12h,P< 0.05)和(8.2±2.5 d VS 10.5±2.9 d,P< 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患者近期康复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4年,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了开展。1997年,Goh等^[2]首次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好,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可行性得到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也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展至今已有10多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国内外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日益增多。本文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