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临床工作中所常见的重要疾病。其发病机理,经苏联医学家们的研究,建立了高血压病脑皮层关系的学说。确定了高血压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疾病。从而给本病治疗和预防方面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祖国医学记载有“肝气”、“肝风”、“中风”等一类的病症,根据其症状与高血压病极其类似,说明中医早有诊治高血压病的丰富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理论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体现了中医在预防及治疗疾病等方面的特色以及明显优势。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高血压病的防治将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疾病的致死、致残率以及发病率。“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具体体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即未病先防;提前干预以防止高血压病的进展即有病早治;进行合理治疗以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即既病防变;进行综合调理以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即瘥后防复。探究运用耳穴压籽、穴位针刺及贴敷、太极拳及中药内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将高血压病防治的阵线前移,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高血压病通常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中医书籍无高血压病名称,但有关本病的临床症状,记载很多。如“头痛”、“眩晕”“厥证”、“肝阳”、“肝火”、“肝风”等与肝经病证关系密切。见证复杂者,可合并有“不寐”“心悸”“中风”“旨亏”等,涉及心、肾两经证候。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临证中,常见把高血压病片面地一概责之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治法上则常墨守“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诸法。而肝气郁结在高血压病辨证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多被忽略。也有不少人认为柴胡能“劫阴”、“升阳”,因而看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禁忌药。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病症的范围,其病因病理是出于长期精神紧张和饮食过于肥甘等内、外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体肝肾的阴阳动态平衡失调,出现以“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继则“阴阳两虚”的各种病理变化。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探索高血压病的临床辨症特点及治疗规律,以开展对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及综合治疗。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临床上有“病变在肝,根源在肾”,“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病理特点。我们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治疗并发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霞云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96-196
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而且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做好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调养和家庭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该病也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综合征”,其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在我国高血压病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丁爱娟  苏佩清 《河北医学》2005,11(11):1048-1050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继而可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祖国医学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头痛、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辨证属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疾病的范畴.高血压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肥胖、职业、季节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高血压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首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患者如果能坚持按标准服药,大部分血压能有效控制,但降压药的副作用亦较大.中医治病求本,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轻,药价便宜,有一定优势,本文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味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还会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病程的转归以及并发症等,此病归人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阳上亢”、“中风”等范畴。目前在临床工作中,高血压病多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亏损、痰浊内阻四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目前对高血压病治疗时进行辨证分型有多种,卫生部1993年关于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指导原则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四型;有学者提出了“四型三证”的辨证分型,即在以上四型基础上提出“内风、血瘀、痰阻”三大兼证;此外也有学者  相似文献   

12.
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DMT)是神经心理学单项测验,是测查记忆、反应速度等“液态智力”的良好指标。本文采用SDMT对50名高血压病患者,70名正常人进行了测验,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液态智力”较正常人减退,病程在5年以上者减退明显。说明SDMT对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测查和制定康复计划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封面人物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F0002-F0002
刘建一 副主任医师河北省秦皇岛市港口医院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项目负责人。1988年始,改变国际传统的高血压病“阶梯方案治疗”模式,率先应用国产降压药物,采用小剂量、阶梯式、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病收到良好的效果。1990年10月通过河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4.
红木 《健康之路》2006,(6):22-22
高血压病经常没有症状,如果长期没有进行治疗能够造成许多严重的疾病,所以我们称高血压病是“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压病进程中肾图的变化。方法:对49例不同期高血压病患者作131I-OIH肾图检查。结果:高血压病时常出现“慢性梗阻”型肾图(837%)。分期越高“慢性梗阻”及损伤型改变越明显(P<001);131I-OIH肾图正常-轻损型与中损—重损型患者的病程、BUN、Cr和平均血压(MAP)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和P<005)。结论:高血压病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造成“肾实质梗阻”逐渐加重是出现“慢性梗阻”型肾图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分期越高、病程越长、MAP越高,肾图表现出梗阻及受损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开江县防治高血压病中草药实验组用马鞭草科海州常山属植物大臭牡丹Cleroden.dron foetidum Bunge(又名臭牡丹、矮桐子)治疗高血压病121例,疗效较好。一、治疗观察方法: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期、降压疗效评定按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座谈会”制定的“高血压病分期标准”(试行草案)和“高血压病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草案),症状疗效评定按1964年在兰州召开的“高血压及心血管学术会议”高血压小组制定的症状疗效标准。全部病例均进行了胸部X光透视,尿常规检查,眼底检查。治疗前一月停用有降压作用的中西药和物理疗法。不改变患者原有的生活习惯,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疗程治疗前连测两次非同日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血压值。治疗时每次换膏药均测量血压,记录症状改变。疗程  相似文献   

17.
江阴市小河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工作模式,解决目前高血压病防治中存在的“三高、三低”和“三个误区”,我们在一个3.8万人口的社区人群中开展了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根据《内经》“天人相应”的理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因时施护”取得较好效果。因时施护 ,首先强调因时摄生。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其治疗是长期的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自我调节 ,故而根据季节的不同因时摄生 ,对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病有着重要意义。《内经》指出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 ,形成了与自然节律同步的各种不同的生命节奏。因此 ,只有根据季节的不同、时辰的变化 ,修心养身 ,调节自我 ,才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春天 ,由于天地之间生气发动 ,万物欣欣向荣 ,…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目前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20.
高一兵 《甘肃医药》2009,28(2):100-101
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病危害认识不足,是高血压病呈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病人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控制率低。即所谓“三高”“三低”现象。在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超过1.6亿人,但服药率只有24.8%,这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文就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