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辩证的基本要求是审证求机,包括求病因、病位、病理因素(第二病因)、脏腑病机、八纲属性、标本缓急、证(病)势转归和预后等.审证求机的核心是求病理因素,文章着重对求病因、求病理因素和脏腑病机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发.在审证求机中做到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辨证的实质和灵魂,周仲瑛教授总结出中医的辨证有"五性",临床能熟练掌握证的"五性",就能做到知常达变."五性"即证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初期性证、过渡性证、隐伏性证和轻型性证).文章对中医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的关系、"内生六淫"说对内伤杂病辨证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与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在病理改变上尚有一定的差异,与中医证侯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应努力研制符合人类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特别是符合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研究动物模型与中医证侯的相关性,为肝纤维化的临床辩证论治打下基础;肝纤维化临床研究中应加强无创伤性、特异性强的检测指标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血清学检查需进一步提高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合慢肝和肝硬化的辩证规律,研究确立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型,建立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合理兼顾抗纤维化治疗和祛除病因治疗两大环节,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是为获得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特征,以为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抑郁症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在5个临床点同时以同样方式对48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调查人员依据调查表充分收集辨证信息,进行临床初步辨证,最后由专人对调查表集中进行流调后辨证。【结果】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位于前10位的是:肝郁脾虚证(25.7%),肝郁气滞证(22.8%),心脾两虚证(12、5%),肾阳不足证(9.1%),肝肾阴虚证(5、5%),心胆气虚证(5.1%),气滞血瘀证(4.7%),心肾不交证(3、5%),胆郁痰扰证(3.3%)和阴阳两虚证(2.9%);以前10位证型为基准气机失调出现的频率为56.5%。【结论】从脏腑辨证而言抑郁症病位涉及心、肝、脾、肾,病性可见实证、虚证或虚实并见;其基本病机特点为气机失调表现充分。  相似文献   

4.
证素辨证是依据证候、辨别病位和病性证素、确定证名的三阶网络结构,其中证素是辨证关键,是具体诊断单元和证候病理本质。当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中医诊断缺乏客观标准和规范,"肾虚"主导的病机辨证限制了诊断思路。将传统中医理论与证素辨证学结合,认为PMOP病机主要在肾,与肝、脾、气滞、血瘀、寒痰湿证素相关,即PMOP证素以肾为主,也存在脾、肝和血瘀、气滞、寒痰湿证素。除药物治疗外,绝经后的女性应加强身体锻炼和饮食调养,增加激素的分泌,避免感受风寒邪气,注意调护身体,提高免疫。  相似文献   

5.
寒饮内停咳喘证治体会顾杰,黄海红江苏省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26121)咳喘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其病性或虚或实,或寒或热。因其病机不同,治法亦不相同。如同属寒饮内停之咳喘,因其病位不同而选方用药不同。饮停于上者从防治;饮停...  相似文献   

6.
胃癌中医病机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案,探讨胃癌中医发病机制。方法: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临床54例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频率和积分,探讨胃癌的中医发病机制。结果:54例胃癌患者中,病位证素积分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胃、脾、肝、肾、心、肺,其中脾、胃与其他病位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病性证素中排在前4位的是气虚、痰、瘀、毒,与其他13种病性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的病位主要在脾胃,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毒相互搏结是胃癌发生的最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7.
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学所面对的临床问题已有显著变化,应重视在传承和临床实践基础上谋求新的理论创新。辨证体系的形成肇始于张仲景《伤寒论》,不同的辨证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但其共性在于把握病机。周仲瑛教授认为辨证应首重病机分析,以病机为核心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融多元辨证为一体,提炼形成更为实用、灵活、综合性强的辨证方法,能够活化辨证,执简驭繁。病机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病理因素、病性、病位、病势,并由此构成辨证诊断的病机证素。病机辨证的应用要把握病机的层次性,明析病机复合、兼夹的复杂性,区别病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病机辨证以疾病病机为主体制定辨治方案,其内容以病机证素为条目,列有辨证、病性、病位、病势演变、治法、方药范例、加减、临证备要诸项。   相似文献   

8.
中医五行辨证是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识别脏腑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侯的辨证思维方法。其模式有母子相及辨证、乘侮太过不及辨证、胜己兼化辨证等,这些均可丰富中医辨证学,进而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9.
戊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及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方面探讨了戊型肝炎的中医证治,提出本病病机为湿热相交、瘀阻血脉;主要病理为肝胆失疏、脾胃失调;临床可分为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型、肝脾轿瘀型;治疗大法为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与疗效。16例患在诊断方面以中医四诊和西医检查予确诊和辨证分型;在治疗方面除均服用熊去氧胆酸外。进行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结果:中医证型的发生依次为:肝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和肝胆湿热型;经中西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该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为本虚标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 规范采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胞宫、脾、肾和肌肤,肝和胞宫证素分布最多;②多囊卵巢综合征虚性证素主要为阴虚,阴虚证素积分明显高于血虚、气虚和阳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囊卵巢综合征实性证素积分主要为热、气滞、血瘀、痰、湿、阳亢和血热,其中热和气滞证素积分显著高于血瘀、痰、湿、阳亢和血热(P<0.01)。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位主要在肝和胞宫,肝郁气滞是本病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妇科知名专家王成荣主任医师总结5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独特的辨证思路。主张从具体个案着手积累辨证论治经验,并以不同病种为单位分别统计分析,在一定病例数量基础上,归纳其病因病机和证侯类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述"头部汗病"病位、病因、病机之源,总结"但头汗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方法]以"标本中气"理论体会《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相关条文,求证于临床医案,总结出辨"头部汗病"的特异性病位、病因、病机和方药。[结果]"但头汗出"其病位涉及十二经表、阳明里、少阳里、厥阴里;病因包括寒风、风热、湿、饮、燥;病机有十二经表湿里郁热证、阳明湿化太过证、少阳寒饮郁火和结胸、少阳伤寒兼厥阴里证、阳明热郁胸膈证、厥阴热极伤阴证;方药以"病证、病因、病位"之逆化裁茵陈蒿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豉汤等经方。[结论]辨"头部汗病"需谨守"辨证四要素"及鉴别诊断,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方药,结合标本中气理论应用于六经辨证之中,方可见病识源,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4.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和特色是灵活、多变,缺陷是难以规范统一.基于审证求机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它是某种疾病范围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该病证的病机特征.病机证素源自病理因素,因其数量有限,内容相对清晰,故建立其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是完全可行的.研制病机证素诊断量表是规范化辨证诊断的前提.以出血性中风为例,探讨病机证素诊断量表研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证候辨证诊断方法.结果体现了辨证灵活性与证候规范化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中医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局面,为构建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统一的中医辨证模式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15.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10,(10):40-41
前面介绍的八纲辨证,是针对所有证候的共性,抽象出的四对纲领性证候,虽然包括了疾病现阶段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证候的类别(阴阳两大类),但并不具体,属于纲领证;而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推求,虽然可以判断证候的具体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诊治观察,探讨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疗效评价。结果:发现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证属中医"震颤""痴呆"疾病范畴,与现代医学"脑萎缩"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为酒毒损伤肝脾,脾胃运化失司,化湿化热,风阳内动,髓海失养所至;临床证型主要肝胆湿热、痰浊中阻、肝肾阴虚、瘀血内阻、气血亏虚等五种;治疗上以祛除病因、辨证施治为主,收到理想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志瑛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多年,从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典型病例等方面出发,临证分析其辨治慢性咳嗽的经验.[结果]徐志瑛教授分病因和病位论治慢性咳嗽,病因有风、热、寒、燥;病位有鼻窍、咽喉、肺、肝、脾,病邪在各病位之间亦互相传变,病位病因不同,其相应的症状、治则、治法亦不同[结论]徐老从病因病位论治慢性咳嗽,方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近10年期刊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中医临床研究常见的病、证(含证型、证素)和证候频数分布情况,为中医的术语标准化建设及中医诊断规则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2007年1月-2016年6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经中医病名、西医病名、证型名称规范化及证素拆解后,统计其频数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中医临床研究文献9730篇。按照降序统计,中医临床研究常见中医病名依次为胸痹、水肿、眩晕等;西医病名依次为高血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心病等。中医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等;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热等;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等;中医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热等。中医证候依次为脉细、苔白、脉弦等。结论 中医临床证型以复杂证型多见,单一证型较少;《证素辨证学》所列证素能较好地覆盖中医临床研究,而证素辨证能避开中医证型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对中医临床辨证起到删繁就简的作用;中医临床辨证多会诊察舌脉。  相似文献   

19.
针灸临床上,要在明辨病位、病因、病性、病机、证候等基础上,才能依据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的原则确定腧穴;要在辨明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针灸方法和刺灸技术。而各种不同的辨证方法对这些辨证要素的辨别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因此从"治"谈"辨",各种辨证方法均适宜于针灸临床。在各种辨证方法中,经络辨证至关重要,辨病位是核心,并可以兼辨病性。经络辨证适合于几乎所有的病症甚至是一些疑难病、复杂病的辨治,尤其对肢节、官窍、皮外科病等病位较明显、局限的疾患最为适宜。脏腑辨证不可或缺,在确定脏腑病位基础上辨证候是关键,脏腑辨证适合于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脏腑病、无明显局限病变部位的疑难病,以及一些官窍病等。八纲辨证执简驭繁,辨病性是根本,对于表里、寒热、虚实证错综复杂者,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使用范围较广。另外,病因辨证在针灸临床中对于辨病位、辨病性、选穴和选择刺灸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气血津液辨证常与辨经络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指导针灸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因此,从"辨"谈"治",诸种辨证方法各有所长,针灸临床要择宜而用,针灸临床中虽然以经络辨证为基本辨证施治的方法,但应与其他多种辨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揭示女性冠心病辨证构成特征,为中医防治女性冠心病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近15年具有明确诊疗记录的冠心病病例报道,提取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和病性进行整理。分别统计分析男性、女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病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居首位,其次为胸阳不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病性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气滞;其中49岁以下患者中居前列的是气滞血瘀、气滞心胸、胸阳不振和心血瘀阻,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49~60岁中肝肾阴虚出现最多,病性以阴虚为首;60岁以上患者中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首,病性主要为血瘀、气虚。男性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血瘀、气滞居病性前2位。结论 冠心病中医辨证构成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辨证构成存在自身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辨证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